農曆二月初五,是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玄奘法師是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他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他是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覺悟号特編發此文,深切緬懷玄奘法師。
真實的玄奘法師
公元七世紀,一個大唐的僧人踏上了絲綢之路,他要前往遙遠的西方,尋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懸一線,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懷着堅定的信念,他終于抵達了心中的聖地。十九年時間,一百一十個國家,五萬裡行程。在異國土地上,他被奉為先知,在佛陀的故鄉,他成為智慧的化身。因為他的緣故,大唐的聲譽遠播萬裡。然而,他放棄了一切榮耀,依然返回故土。
他翻譯的佛經,達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就。他離世的時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萬人哭送。
幾百年後,曆史傳奇變為神話故事,一隻可以上天入地、72變的猴子,一個豬八戒和一個沙和尚,再加上一匹馬,保護着斯文懦弱的師父去西天取經。在《西遊記》成為文學經典的同時,人們漸漸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實的玄奘越走越遠,隻剩下一個輪廓模糊的背影。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經典的力量是勿庸置疑的。但曆史上,真實的玄奘法師卻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脊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确定的《世界文化名人錄》裡,隻有兩位中國人,一位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法師。
著名學者周國平曾評論,“忘記玄奘大師是可恥的”。
值此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恭錄法師生平一二,追思大德風骨,緬懷先輩遺範。
傳奇從這裡開啟
公元600年,隋帝國創建二十年,在都城長安于東的洛陽附近,一個嬰兒悄然誕生了,他就是玄奘。然而,童年的快樂轉瞬即逝。玄奘五歲的時候,母親去逝,十歲的時候,辭官隐居的父親又撒手人寰,顯貴一時的陳家遭遇巨大的變故。
父親去世之後,無依無靠的玄奘跟随兄長來到洛陽的一座佛寺,從此踏入佛門。
公元612年,隋帝國選拔僧人,這是一次由皇帝親自發動的宗教活動,考試很嚴格。隻有那些禀賦超凡的人才能被錄取,但是,十三歲的玄奘以非同一般的聰慧打動了主考官,最終被破格剃度。
當玄奘成為一名僧人的時候,佛教已傳入中國近六百年,少年玄奘在洛陽濃厚的佛學氛圍中逐漸長大,由于良好的儒學根底,僅僅五、六年時間,他的才華就傳遍了整個洛陽。他不僅對佛教經典有驚人的記憶力,而且見解獨到。
公元618年,癡迷于佛法的玄奘選擇了南下,從此開始了長達七年的遊學生涯。在七年的時間裡,玄奘的足迹踏遍了大半個中國。
公元625年,玄奘結束了遊學生涯。第二次來到大唐都城——長安。一個偶然的機會,玄奘在長安碰到了一個來自異邦的高僧,這次的遭遇改變了玄奘的一生。
這個高僧告訴玄奘,印度有一個叫那爛陀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學府,那爛陀有一個叫戒賢的高僧通曉一切佛法經論,是當時的佛學大師。
印度僧人的出現,像一盞黑夜中的明燈,照亮了玄奘迷惘的心靈,玄奘決定前往印度,在佛教的發源地尋求佛法的真谛。
一代大師滅謝前奇異征兆
自從踏入佛門以來,玄奘一直追随佛的腳步,片刻也不敢懈怠。
十歲踏入佛門,十三歲正式剃度,二十七歲時為尋求佛法而西行,十九年孜孜不倦的學習,十九年嘔心瀝血的翻譯,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問心無愧。
公元664年正月初八,有弟子夢見一座巨大的佛塔倒塌,“浮圖崩塌,這是我滅謝的征兆。”正月初九,玄奘法師在屋子後邊跨越一道細小的水溝時,不慎跌倒,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自己的禅房。
“我眼前有白蓮花,大於盤,鮮淨可愛。” 彌留之際,玄奘做了一個美麗的夢,成百上千的人,穿着錦肅的衣服,攜帶者華蓋珍寶,在音樂的伴奏下,玄奘似乎聽到了佛的聲音,西天在召喚。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玄奘法師相信,他能夠成佛。
公元664年農曆二月初五夜晚,玄奘法師安詳地離開人世。
最後的時光:彌留之際
在生命彌留之際,玄奘下令弟子把已經翻譯完成的佛經編一個目錄,看看翻譯了多少。玄奘又吩咐衆僧為他造像寫經,廣為施舍,同時他按照佛教的戒律,把自己用的東西全部施舍給寺裡的僧衆。
那麼玄奘在人世間的最後時刻留下的遺言是什麼?玄奘又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态圓寂的呢?
從文獻記載上來看,之後玄奘的病情穩定了一段時間,或者是所謂的“回光返照”。
在正月二十四日那天,玄奘讓一個叫宋法智的塑像工人在玉華寺的嘉壽殿豎起一個菩提像,把骨架搭好。
他召集了所有身邊的翻譯佛經的弟子,留下了在人世間最後的話:“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做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彌勒内眷屬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随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
玄奘意思是說自己的俗身是不淨的,已經厭惡了,在這個世間所要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不必要再待着。我不是為個人修福慧,我修的這一切願意把它回報給人世間仍然活着的人。我祈願,我能跟大家一起上生到彌勒菩薩身邊,去奉侍彌勒菩薩。我發願,當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我願意跟着他下來“廣作佛事”,去追求無上菩提,追求最高的智慧。
在接下來的日子,玄奘幾乎不說話,隻是不停地念誦佛經,皈敬彌勒、如來,願往生彌勒淨土。
二月初四夜開始,玄奘右手支撐着頭部,左手舒放在左腿之上,非常平緩地,右脅而卧,不動半分。這是玄奘圓寂前肉身的最後姿态,我們看見卧佛就能想到這個姿勢。
二月初五夜半時分,他的弟子問玄奘:“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内衆不?”即弟子問玄奘,和上(“和尚”在佛經中是個尊稱,但自己不能稱自己為“和尚”,隻能稱“貧僧”或者“小僧”,而最尊敬的寫法應該是作“和上”),您是不是已經決定可以生到彌勒佛淨土呢?
玄奘回答:“得生”。
這是玄奘法師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後兩個字。
玄奘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公元664年四月十四日,玄奘下葬。但是,他的葬禮既不簡單,也不安靜,史料記載,從皇室到百姓,從佛門到俗世,長安附近五百裡内送葬者一百多萬人。
斯人已逝,留給世人的是綿綿不絕的懷念。
大唐的皇帝這樣表達自己的心情 ——苦海方闊,舟楫遽沉,暗室猶昏,燈炬斯掩。
在中國佛教史上,玄奘是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他不僅翻譯了規模龐大的經書,而且創立了著名的法相宗。
玄奘的影響遠遠超出宗教之外,他以堅定的意志和獨一無二的智慧征服了絲綢之路,他是古代世界首屈一指的旅行者,現代探險家的先驅。在人類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是空前絕後的,他是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
陝西省西安市的慈恩寺,這是玄奘翻譯佛經的地方,也是他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座寺院,在大雁塔的地下室,精心保存着幾片古代的佛經,1300多年前,玄奘從印度帶回了657部佛教典籍,漫長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事情,龐大的經卷大都被毀。現在,玄奘帶回的梵文經卷,隻剩下這寥寥不足的十頁殘片。
在這個玲珑剔透的寶塔中,盛放一小塊玄奘的頂骨。對于佛教徒而言,它是無比珍貴的聖物。
玄奘的墳墓曾經遭到劫掠,頂骨幾經輾轉,分布在中國各地,1942年,日本侵略軍從南京搶走一部分玄奘的頂骨舍利,1957年,中國政府贈送給印度一小塊玄奘的頂骨舍利,現在,舍利被保存在玄奘曾經留學的那爛陀。
玄奘留給中華民族的或許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作家魯迅這樣寫道,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
玄奘留給我們的是一種精神,對理想永不放棄,對信念始終堅持。這就是玄奘的精神,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圖片來源:十願百科
攝影:李保華、王子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