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朝很長的七律

唐朝很長的七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7 05:15:27
前言

唐朝人做官,最重要的途徑是科舉考試。 唐朝的科舉考試可沒有後來那麼嚴格,沒有人舉薦的話去“裸考”很難取得好的成績。因此唐朝讀書人都需要做一件事:“幹谒(行卷)”。因為科舉中最重要的一門課是靠格律詩,因此專門幹谒時送給權貴的詩被稱為幹谒詩。

例如今天所說的孟浩然,就有 一首著名的五言律《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可惜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唐朝很長的七律(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1

一、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最直白的幹谒

作為介紹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幹谒詩類似于咱們今天的自薦信。孟浩然的這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幹谒詩中的上品: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據說這首詩寫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45歲)西遊長安,以此詩投贈張九齡,希望得到他的引薦。然有人說733年張九齡在家鄉韶關丁母憂, 孟浩然此次未見到張九齡。 又有人考據,應該是在開元四年(716,孟浩然28歲)左右,張丞相當指張說 。至于到底是誰,與詩無關,就不探讨了。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八月正是夏季雨水多的時候,所以洞庭湖水漲平堤,水天混為一色。平,指水多,混,顯示水面寬闊遙遠,所以遙望遠方混為一體 ,這種感覺在我們青島的海邊常常見到。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湖上霧氣蒸騰,籠罩着雲夢澤(在我們這裡的海邊遙望,越是霧霾天越是 有”混“的柑橘)。寬廣遼闊的湖水,未必有多大的風,其波湧也會有撼動之感。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前一句是比體(比喻),後一句是賦體(直說),想渡江卻沒有船隻,想出仕卻沒人引薦 ,在盛世之下不出來效力是讀書人恥辱的事情,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又是比喻,我就像一個坐觀别人垂釣的人,好羨慕呀。言外之意,麻煩您多看我一眼,我也不錯呀,多給推薦推薦吧。說不定也能成為姜子牙一樣的人呢。

唐朝很長的七律(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2

二、王維抓住了機會,孟浩然搞砸了最重要的面試

孟浩然(689—740)詩寫得不錯,但是考場上屢戰屢敗,可見他的幹谒從來也沒有起到過作用。與他齊名的王維(701年-761年)可算少年得意,很早就科舉中第,不過王維當年也幹谒過張九齡。

珥筆趨丹陛,垂珰上玉除。步檐青瑣闼,方幰畫輪車。

市閱千金字,朝聞五色書。緻君光帝典,薦士滿公車。

伏奏回金駕,橫經重石渠。從茲罷角牴,且複幸儲胥。

天統知堯後,王章笑魯初。匈奴遙俯伏,漢相俨簪裾。

賈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學易思求我,言詩或起予。

當從大夫後,何惜隸人馀。《上張令公》

王維發現這個張丞相好像收詩不辦事,自己不能一根繩上吊死,所以又找到岐王,就是“岐王宅裡尋常見”那個岐王李範。唐玄宗的弟弟李範自認為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于是又引薦了玉真公主。

在玉真公主的宴會上,王維演奏了一曲琵琶後,引起了公主的注意。

即令獨奉新曲,聲調哀切,滿坐動容。.......維則出獻懷中詩卷呈公主........公主乃曰:何不遣其應舉?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薦,義不就試,然已承貴主論托張九臬矣。

公主笑曰:何預兒事,本為他人所托。顧謂維曰:子誠取,當為子力緻焉。維起謙謝。公主則召試官至第,遣宮婢傳教,維遂作解頭,而一舉登第矣。 (唐薛用弱 《集異記》)

王維參加的這次考試,有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張九臬。這個人據說已經内定了第一名。公主見到王維後,輕描淡寫地說,這個張九臬也是别人托付于我,我也不認識他,就把第一名換成王維吧。于是這次科舉王維就以第一名的身份“登第矣”。

最後,親王和丞相沒有辦成的事情,皇帝的妹妹公主辦成了。

據說王維很欣賞自己這個大哥孟浩然,宋吳處厚撰《青箱雜記》記載,為了每天見到偶像,王維把孟浩然畫了下來:

昔王維愛孟浩然吟哦風度,則繪為圖以玩之。《青箱雜記》

為幫助自己的這位大哥,王維也在給孟浩然想辦法,據說還真地撞到一個天賜良機。《新唐書·文藝傳下》:

(王)維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喜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何懼而匿?”诏浩然出。帝問其詩,浩然再拜,自誦所為,至“不才明主棄”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新唐書·文藝傳下》

在翰林院中,孟浩然竟然有機會遇到唐玄宗,不知道皇帝為何沒有治罪失職的宮廷衛士(小說中都是如此寫吧?),反而開心地讓孟浩然讀一首新作,于是孟浩然獻上了這首《歲暮歸南山》:

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沒想到皇帝聽到第三句“不才明主棄”地時候,就不高興了,說你不來求仕,又不是我放棄了你,幹嘛冤枉我呢?面試地時候對主考官進行婉轉地批評,這可是犯了大忌。

于是這次重要地面試被搞砸了。

幾年後,張九齡罷相被貶為荊州長史時,邀請孟浩然做過短期幕府。可見張九齡還是比較欣賞孟浩然的,隻是張九齡雖然貴為宰相,似乎影響力真得有限,不能給王維和孟浩然更好得機會。

多說一句,被王維擠掉第一名(解頭)的張九臬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沒錯,他就是張九齡的親弟弟。玉真公主毫不在意地說“何預兒事,本為他人所托”,原來張丞相的弟弟也有走公主的門路,而且因為沒有及時跟進,公主很随意地就把張九齡的弟弟換掉了。

唐朝很長的七律(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3

三、孟浩然五律第一句常用拗句

說完孟浩然的故事,我們再來看看孟浩然詩中的一個特點。孟浩然的五律第一句常見出律的句式,例如上面提到的兩首詩都是如此。

1、沒有救拗或者無法救拗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第一句,”八月湖水平“,仄仄平仄平。這句的句式本應該是仄仄仄平平,可以看到孟浩然把第四字和第五字的平仄颠倒了。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歲暮歸南山》第一句,“北阙休上書”, 仄仄平仄平,和上一句完全一樣。但是這一句的句式應該是仄仄平平仄,孟浩然把第五個字的平聲搞成的仄聲:上。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又例如三平調:西上遊江西,中仄平平平。

西上遊江西,臨流恨解攜。千山疊成嶂,萬水瀉為溪。

石淺流難溯,藤長險易跻。誰憐問津者,歲晏此中迷。《遊江西留别富陽裴、劉二少府》

《尋天台山》第一句,中仄仄仄仄,對句沒有救拗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雲宿,揚帆截海行。高高翠微裡,遙見石梁橫。

上面幾首詩第一句都是拗句,第二句沒有救拗(中仄仄仄仄)或者無法救拗(仄仄平仄平和中仄平平平),這種詩可以當作出律看待。

唐朝很長的七律(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4

2、第一句拗句,第二句救拗

《廣陵别薛八》第一句拗句,仄仄仄仄仄,士有不得志,得;對句救拗:平平平仄平,“吳”救拗。

士有不得志,栖栖吳楚間。廣陵相遇罷,彭蠡泛舟還。

樯出江中樹,波連海上山。風帆明日遠,何處更追攀。《廣陵别薛八》

同上,《與諸子登岘山》第一句拗句,人事有代謝,平仄仄仄仄,低;對句救拗: 成。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

在孟浩然時期,雖然格律已經基本定型,科舉也開始把詩賦納入其中,不過詩人的作品中還有不少這些不太标準的格律詩。

唐朝的詩賦取士,有人說從唐玄宗開始,有人說從唐高宗開始,科舉中常常以五言排律為必考科目。本文中提到的這幾類不标準的現象會被視為”詩病“,如有觸犯會影響到進士的錄取。

3、科舉時的五言律

所以詩人在科舉時萬分小心,例如王維參加科舉的詩帖詩就是嚴格的五言排律,《賦得清如玉壺冰》:

玉壺何用好,偏許素冰居。未共銷丹日,還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淨外疑虛。氣似庭霜積,光言砌月馀。

曉淩飛鵲鏡,宵映聚螢書。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孟浩然當然也能做這種标準無瑕疵的五言排律:

薊門天北畔,銅柱日南端。出守聲彌遠,投荒法未寬。

側身聊倚望,攜手莫同歡。白璧無瑕玷,青松有歲寒。

府中丞相閣,江上使君灘。興盡回舟去,方知行路難。

後人學詩,還是要從标準的格律詩學起,和學書法一樣,打基礎最重要。基本格律熟練了再考慮拗救的問題。

唐朝很長的七律(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5

結束語

曆史常常任人打扮,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好多事都令人半信半疑。王維和孟浩然求仕的故事聽起來就真真假假。

據舊唐書記載“維開元九年進士擢第”,新唐書又說他”開元初,擢進士“。初年和九年可差大了。

關于岐王帶王維去見的那個公主到底是玉真公主還是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也說不清楚,玉真公主似乎沒有那麼大的能量,但是又不可能跟岐王說”何預兒事“而太平公主和安樂兩個公主年齡又不對,他們死的時候,王維還是個小孩子。

另外,孟浩然這類半古半律的律詩,在陳子昂、李白、崔颢、王維等初盛唐的詩人作品中常常見到。從他們的詩作中可以看到,他們其實都有标準的格律詩傳世。估計還是喜歡這種拟古的風格吧。

結束時按照慣例,用孟浩然詩韻作五律一首,《五律·讀孟浩然望洞庭湖有感》

千裡水波平,蒼蒼繞古城。重雲收雁迹,孤舸辨魚情。

病裡湖山老,書中燈影明。吟成徒有撼,風冷月華清。

@老街味道

史書記載上官婉兒遭受武則天黥刑 根據野史傳說其中原因難以啟齒

看懂唐朝這3位詩人的3首詠荷詩 就明白怎樣寫出詠物詩的神韻了

幸有陶公五株柳不戀河陽千樹花 厭惡當前工作怎麼用古詩詞表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