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和若鐵路高清圖

和若鐵路高清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5 04:03:11

今天(6月16日)起,和田至若羌鐵路(以下簡稱和若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和若鐵路開通運營後,形成了世界首個沙漠鐵路環線——長達2712公裡的環塔克拉瑪幹沙漠鐵路環線。

塔克拉瑪幹沙漠一年有7個月是風季,火車在沙漠中運行,風沙是最大的威脅。為了抵禦風沙侵襲,和若鐵路在風沙區域修建了“過沙橋”,讓風沙從橋下穿過。為了從根本上防風固沙,鐵路沿線還進行了大量的治沙工程,并應用了智能灌溉技術,确保植被成活率。

和若鐵路高清圖(和若鐵路今日開通)1

6月16日起,和若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國鐵集團供圖

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和若鐵路西起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東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全長825公裡,設計時速120公裡。全線共設和田、玉泉鎮、民豐、若羌等22座車站。

和若鐵路高清圖(和若鐵路今日開通)2

和若鐵路開通運營,策勒縣群衆歡迎第一趟旅客列車開進策勒站。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供圖

今天上午10時53分,随着滿載乘客的5818次列車從新疆和田站駛出,和若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和若鐵路開通運營後,鐵路部門将安排開行旅客列車2列,沿線群衆乘旅客列車可直達若羌、庫爾勒、烏魯木齊等地,和田至若羌、庫爾勒、烏魯木齊最快分别11小時26分、17小時50分、24小時23分可達。同時,作為便捷的物流通道,和若鐵路還将安排開行貨物列車8列,沿線的棉花、核桃、紅棗、礦産等可通過鐵路直通運達内地。

随着和若鐵路的開通運營,中國也完成了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的“最後一塊拼圖”。

據鐵路部門介紹,和若鐵路與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若羌至庫爾勒段、南疆鐵路庫爾勒至喀什段、喀什至和田段共同構成長達2712公裡的環塔克拉瑪幹沙漠鐵路環線,這也是世界首個沙漠鐵路環線。

該環線途經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等5個地州,覆蓋南疆地區上千萬各族群衆。這一鐵路的建成通車,結束了和田地區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等地不通火車的曆史,進一步完善了新疆鐵路網結構,便利沿線各族人民群衆出行和貨物運輸。

和若鐵路高清圖(和若鐵路今日開通)3

和若鐵路民豐站。國鐵集團供圖

亮點一:風沙區域内“以橋代路”,修建“過沙橋”

和若鐵路地處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有534公裡分布在風沙區域,占線路總長65%,是一條典型的沙漠鐵路。

全長825公裡的和若鐵路,全線風沙段落分布長達534.8公裡,受風沙影響的段落長達409.2公裡。在這樣的環境中修建鐵路,堪稱人類鐵路建造史上的奇迹。

塔克拉瑪幹沙漠一年有7個月是風季,火車在沙漠中運行,風沙是最大的威脅,一旦沙子上了道,進入道床就會形成闆結,行車安全沒有保證,甚至可能會出現沙子把鋼軌埋住的情況,火車就無法正常通行。

鐵路部門通過前期的勘察分析發現,塔克拉瑪幹沙漠流動性強,據測算,低矮的沙丘每年平均移動20米,容易掩埋線路。其中,依木拉克特大橋所經地段呈東北向分布,屬于流動性和半固定沙漠地貌,靠近大面積流動沙丘。線路處于風口位置,在大風的作用下,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沙塵天。

針對部分區段風沙大、沙丘動态遷移容易掩埋線路的問題,在風沙特别嚴重的地段,建設者們采取“以橋代路”的方案,即修建“過沙橋”,讓風沙從橋下穿過。全線這樣的“過沙橋”共5座,長度接近50公裡,其中最長的一座達18.6公裡,大幅降低了沿線風沙對線路的威脅。

和若鐵路高清圖(和若鐵路今日開通)4

在風沙區域,和若鐵路通過修建“過沙橋”降低風沙對線路的威脅。國鐵集團供圖

在沙漠中修建鐵路,水資源的缺乏也是必須要克服的難題之一。針對沿線施工及混凝土養護嚴重缺水的實際,和若鐵路上的434座橋墩采用墩身預制拼裝技術,提前在工廠完成預制構件加工,再到現場進行拼裝,就像搭積木一樣拼裝成完整的橋梁,有效克服缺水對建設進度的影響。

和若鐵路作為單線裝配式橋墩科研及推廣的“先行者”,在全國鐵路建設中是第一次,開展了多項工藝試驗,形成了成套的工藝工法,為後續鐵路幹線推廣鐵路預制裝配式技術提供了設計和施工經驗。

亮點二:沿線修建草方格5000萬平方米,種植耐旱植物1300萬株

除了修建“過沙橋”克服風沙影響外,和若鐵路工程還從打造生态屏障入手防風固沙。

據國鐵集團介紹,按照“沙漠修鐵路,治沙要先行”的建設理念,和若鐵路在建設中就同步推進風沙防護工程,共修建草方格5000萬平方米,綿延近260公裡。同時,種植梭梭、紅柳、沙棘等灌木和喬木1300萬株,形成防沙護路的綠色屏障。

蘆葦沙障、蘆葦方格和耐旱植物,被稱為防沙“三件套”。針對鐵路周邊地理環境特殊的實際,建設者采用了“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在鐵路兩側由外向内依次設置蘆葦沙障、蘆葦方格,再種上喬木、灌木組成的植被條帶,防護寬度110米至400餘米不等。在植株未長大前,外側用1.5米高的立式沙障阻擋流沙,内側靠近鐵路設置0.3米高、總面積達5000萬平方米的蘆葦方格固沙,形成擋沙、固沙立體式防沙體系。

在阻沙障與草方格之間,種植了易于在沙漠生長的柽柳、梭梭等灌木和胡楊等喬木共1300萬株,林帶覆蓋面積超過11萬畝。随着風沙侵蝕,幾年後沙障、方格将慢慢失效,長大的植株就會發揮防沙作用,外側高大的喬木能降低風速、攔截來沙,靠近鐵路的灌木則固定流沙。經此設計,梯次型防沙體系便可層層攔截風沙。

亮點三:應用智能灌溉系統,解決沙漠植物缺水問題

作為一條沙漠鐵路,如何保障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使其真正起到防風固沙的效果,同樣是鐵路部門要面對的難題。

和若鐵路應用了智能化農業灌溉系統,這套系統共計打井131口,最大深度280米,覆蓋面積達11.35萬畝,成功解決了沙漠中植物生長缺水問題。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通過手機就可以控制和監測灌溉情況。在遠離滴灌區域的地方,操作員可以快速完成“開”“關”工作,查看灌溉時間,并做到每個分區灌溉均勻。這樣的方式,在保證植物需水量的同時實現節約用水,也免去了維護人員的長途奔波,節省了人力成本。

據了解,和若鐵路全線工程防沙與植物防沙區域達285.7公裡,是國内首次在沙漠鐵路工程中采用自動化智能控制滴灌管網系統,真正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讓防護帶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在大漠戈壁中織起了一道綠色屏障。和若鐵路成為我國首條風沙防護與工程建設同步實施的鐵路,也是我國首條采取植物防沙與工程防沙措施相結合的鐵路。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