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智能化高度集成的垃圾分類“五新”智慧平台亮相深圳、石家莊等各大城市,其通過新服務、新技術、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等“五新”理念,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形成了集垃圾分類宣傳、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監管全智能化的完整閉環,既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又節省了政府在垃圾分類宣傳、督導、監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在各地引起關注。
記者一步入陽光房,人工智能機器人便用标準的普通話“你好,歡迎參與垃圾分類”和記者“熱情”地打起了招呼。“五新”智慧平台從外觀看是一座漂亮的陽光房,内部劃分有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投放區、廚餘和其他垃圾投放區、積分兌換區、廚餘垃圾處理區、居民休閑區等五大功能區,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投放區配備有智能回收箱和專用有害回收箱;廚餘和其他垃圾投放區配備有智能廚餘回收桶和智能其他垃圾回收桶;積分兌換區配備有智能禮品兌換機和觸摸屏消費終端;廚餘垃圾處理區配備有封閉的一噸廚餘垃圾處理設備;休閑區擺有茶桌、象棋、五子棋等休閑設施。
目前,不少城市正在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很多地方都在借鑒上海實行撤桶并點、垃圾集中投放的工作經驗,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全天候集中投放,對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實行定時定點投放。但是,各地在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兩個相同的難題:廚餘垃圾無回收價值,且有異味,居民主動分類投放的積極性不高,分出的廚餘垃圾混有其他垃圾的比例較大,造成廚餘垃圾難于處理;因集中投放點數量多,配備的定點督導員人數也較多,各地政府難以長期承受高昂的人工費用。
“五新智慧平台的功能一是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替代人工進行宣傳,有效降低人工宣傳成本;二是平台内所有的回收設備都具有人臉識别、圖像識别、聲音識别功能,能對居民分類投放的正确性現場測評打分,有效起到了實名監管和糾錯的作用,減少了定時定點督導員的數量,直接降低了政府财政對人工投入的成本;三是利用可回收物回收運營所産生的利潤,反補居民對廚餘垃圾的分類投放,激勵居民參與廚餘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四是廚餘垃圾現場處理,減少了廚餘垃圾因停留在垃圾桶内時間過長而發出的惡臭味,廚餘垃圾處理産生的有機肥免費贈送小區居民養花種草,讓利居民;五是居民投放可回收物和廚餘垃圾獲得的現金積分除可在手機上提取現金、網上商城購物外,還可在現場的禮品兌換機和消費終端上兌換禮品和提現,方便了無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小孩對積分的兌換;六是包括分類運輸等所有環節,平台都能做到實時監管。”現場的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在粵能環保公司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記者申請了一個綠色賬戶,通過人臉識别的方式,記者将手上的紙皮投入紙類智能回收箱,記者的手機和回收箱上的顯示屏馬上顯示賬戶内獲得的現金積分獎勵;記者又接過工作人員手中遞過來的廚餘垃圾,解開垃圾袋,将廚餘垃圾倒入智能廚餘垃圾桶内,将垃圾袋投入邊上的智能其他垃圾桶内,記者的手機和智能廚餘垃圾桶上方的顯示屏上再次顯示賬戶所獲得的現金積分獎勵,顯示屏上同時還顯示了記者獲得了100分的測評。記者體驗完成後在洗手池洗手,感覺整個投放過程十分便利。
已經率先用上這一平台的居民表示,以前小區的垃圾桶擺的亂七八糟,由于清理不及時還會發出惡臭,滋生蒼蠅、蚊子,居民扔垃圾都不願意靠近,而五新智慧平台外觀靓麗,除臭、排污措施良好,居民投放垃圾實現了一站式服務,而且還有獎勵措施,不僅提升了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還改善了小區的居住環境。(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嚴聖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