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佳節之際,是古時的月照今天的人,還是今天的人懷古人的思,說不清,道不明,此時此刻,你是一個人在外拼搏還是與家人團聚呢?希望你,還有你的家人,一切安好!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千古名句,在特殊的日子裡萦繞于每個中華兒女的心頭,可你知道下句是什麼嗎?有情人隻會抱怨月夜漫長,在夜裡思念着親人而無法入眠。熄滅燭火,獨愛這滿屋月光,披着單衣在屋中徘徊,漸覺涼意。不能把這樣的美好的月光贈予你,隻能在夢中與你相見了。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天上的滿月好像飛到了明鏡之中,歸家的思緒紛飛好像心頭有刀子亂割,“我”輾轉各地,離家越來越遠,攀折桂枝看着天空如此渺遠,歸途上霜露像雪一樣,林中栖息的小鳥梳理着羽毛,此時此景,看着天上的月光皎潔,似乎能看見玉兔的毫毛。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以往的八月十五,“我”站在曲江池畔的杏園邊,今年的中秋,“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我”望向西北,何處是故鄉?向着東南方看見了幾次月圓,昨天的風吹過無人理會,今夜的流光就和往年一樣。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夜幕中雲氣收斂,天地充滿了寒意,河漢無聲,月亮升起,每到這一天,月亮總是不能長久出現,今天真是難得,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賞月呢?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今晚的月亮會去向何方呢?它悠悠而去,是另有一個人間嗎?詩人遙想廣闊的宇宙,遙想美麗的月宮,想象它是一面寶鏡,想象嫦娥的處境,繼而想到月亮在海底的情形,那玉兔會不會遊泳呢?如果月宮無恙,又怎麼會是彎鈎的樣子呢?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在日月星河當中,月屬最浪漫,關于月的藝術聯想,月屬第一。看到新月,想到萌芽事物;看到滿月,想到團圓的生活;看到皎月,想到磊落的人格。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詞人蘇轼,這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佳作。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古人中秋節不僅有阖家團圓、飲酒賞月的習俗,還有賞桂花的習俗。中秋之時,正式桂花飄香的季節,而月亮上的陰影曆來也被看做是桂樹,還流傳出了吳剛砍桂的神話。皮日休此時所寫便是中秋賞桂之事。首句變想象大膽浪漫,“玉顆珊珊下月輪”奇峰突出,桂花從天而降,仿佛是從月亮上掉下來一般。次句則描寫詩人撿起的桂花潔白晶瑩。而第三句則突發奇想:到現在還想不明白月宮中吳剛為何要砍這可愛的桂花樹,結尾一句猜想“應是嫦娥擲與人”,這桂花大概是嫦娥仙子抛灑到人間的吧。整首詩語言輕快、想象浪漫,表現出詩人賞桂的愉悅心情核對自然萬事的憐惜熱愛,别有一番風味,讀來令人心清氣爽!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月亮上的桂花,是否也如人間這般芬芳?月亮上的桂花被露水打濕之後,是否一樣潤澤并發出縷縷寒香?我們似乎又想起了廣寒宮中的嫦娥,此刻是否在抱着玉兔,也在俯瞰人間,她的心中是否和我們一樣孤獨而凄涼?詩中短短14個字便讓我們感受到中秋時節寂寥而沉靜之感,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都閑坐在庭院中,仰望着明月,雖然是同樣的月亮,但是每個人的心情卻各不相同。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曆來中秋詠月,大多都是月光普照天下,人人皆望月的觀點,比如張九齡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還有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等等。但李峤此詩卻一反常态。前兩句“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先寫世間常識,圓月當空,四海皆同;但後兩句卻轉而否定這種常識:“安知千裡外,不有雨兼風”,你怎麼就知道千裡之外不是風雨如晦呢?這首詩看似寫中秋月,實則是一首哲理詩,借詠月揭示了一個真理:世間萬物千差萬别,不可能全都一樣。
制圖 長城新媒體 林墨
賞析:司空圖是晚唐詩人,其詩風格多含蓄蘊藉,情韻悠然。但司空圖最大的成就不是作詩,而是論詩,其所著的《二十四詩品》被譽為詩論中的不朽之作,其中的美學思想至今仍被奉為圭臬!這首《中秋》并非司空圖的代表作,但也頗有韻味,雖短短二十個字,卻是意味悠長。一句“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自然優美,令人心生向往。“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似在說理,卻又仿佛有美景蘊于理外,有閑情在字裡行間。一首小詩,情韻兼備,細細品來,言外有不盡之味!
結語:
無論你是在外的遊子,
還是準備歸鄉的旅人,
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
都不要忘記那一顆初心,
願月圓成就一切圓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