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初一還有十五,雖然大家都開工一段時間,但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過了元宵節才算真正地過完年。
元宵節說話就到,作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最早可追溯至東漢。元宵這天,人們通常會進行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這些活動也一直流傳到今天。因此,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元宵節就是觀燈、猜謎、吃湯圓……其實,在古代,元宵節這天更像是一個“情人節”。
因為封建社會,年輕女子平日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隻有在過節時候可以和小姐妹相約出行,而元宵節這日,燈會便是最熱鬧的地方,燈影晃動,男女相逢,成了與情人相會的最好時機。也正因如此,從古至今,元宵節都帶有一絲“浪漫”的色彩。這份情愫在不少文人才子的詩歌中有所體現。
例如大才子歐陽修就寫過一首在元宵節思念舊時佳人而哭暈在床頭的詩。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歐陽修 《清平樂》劇照
這首詩的大緻意思是,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 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詩中一連出現了兩個“去年”,可見那時是有多美好,而今年又到此時,他對佳人是如何念念不忘。
除此之外,把元宵風俗和元宵情愫寫到極緻的,當屬辛棄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上阙的“花千樹”、“星如雨”、“寶馬雕車”、“一夜魚龍舞”幾乎把元宵當晚華燈彩照的盛況寫到了極緻,即使我們今天的煙火更燦爛,燈光更神奇,但面對辛棄疾的詩句,我們也難免詞窮。
下阕寫人,詞人所找尋的人與周圍的“蛾兒雪柳”“笑語盈盈”格格不入,卻能讓詞人千百度地尋覓,則其必也是一個美人,縱使不是外表美貌,也必然有吸引詞人的其他特質,才使這種愛慕之深情在元宵月夜因景突然迸發。
到了明代,朝廷将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這十日也成了全國的法定節假日,衆人出門遊戲。江南才子唐伯虎也曾寫下詩作,來展現這時男男女女出門遊春賽歌的歡快浪漫景象。
《元宵》
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
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在這位大才子的元宵裡,月下花燈,莺莺燕燕,長街上人聲鼎沸,頭戴翠珠女孩出門遊春,小夥子們歌聲嘹亮,笙管悠揚地賽社神,場面好不熱鬧。這也讓他的心情難得大好,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大叔當下端起酒壺,滿面春風地融入了這喧嚣的氛圍中。
周星馳飾演唐伯虎形象 劇照
除了詩歌,在古代有不少愛情傳說和故事也跟元宵節有關。
比如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破鏡重圓”典故的出處就在這時。話說南陳國将要滅亡之時,樂昌公主的丈夫徐德言預料到夫妻将要失散,便把一面鏡子摔成兩半,一半交給公主,一半留給自己,約定來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長安鬧市以出售破鏡子為暗号,互相尋找對方。
果然在南陳滅亡之時,樂昌公主被亂軍押送到長安,被迫在楊素越國公府裡做了樂伎,夫妻失散。
第二年正月十五這天,徐德言在長安街頭尋到一個老頭以十兩黃金的高價拍賣一塊破鏡子,與自己的那半正好吻合。徐德言便在破鏡子上題了一首詩:
鏡與人俱在,鏡歸人未歸。
無複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賣鏡老人把題詩的鏡子送到府中交給樂昌公主,又經過許多周折,才使樂昌公主逃了出來。最終,夫妻二人得以團圓美滿。
另外,明末政治家和戲劇家阮大铖寫的戲劇《春燈謎》,也描寫了影娘與宇文彥在元宵燈會上一見鐘情、繼而定情的故事。
話說正是在元宵燈節那天,美少年宇文彥與韋初平節度使之女影娘相遇,二人共同猜中燈謎,互贈詩歌,互生情愫。不巧船因風起,二人便錯上了對方的船中。于是,影娘被宇文夫婦收為義女,而宇文彥卻陰差陽錯被當做“獺皮軍賊”打入大牢。
《春燈謎》 影娘與宇文彥一見鐘情
後來,宇文彥的弟弟宇文羲考中探花後,審案時開釋已化名于俊的宇文彥。宇文彥又改名盧更生,入京應試,考中狀元,座師正是影娘之父韋節度使。韋節度使知道宇文羲之父有一女未字,又撮合盧更生入贅,不料正是影娘,兩人皆大歡喜。
同為戲劇故事的潮劇《陳三五娘》,也描寫了一個少男少女在元宵燈會相遇後墜入愛河的故事。
話說泉州書生陳三,在元宵節途經潮州,于燈下遇城西黃府閨女五娘而互相傾慕。五娘回府後相思成疾。
一日,五娘與愛婢益春登樓遣悶,正好陳三騎馬而來,五娘喜出望外,折荔枝以羅帕裹之抛贈陳三,以表情意。而當時有舉人林大鼻,也因于元宵夜見五娘貌美,便托媒至黃府求婚,黃父允婚, 五娘聽聞痛苦萬分。
陳三則假扮磨鏡師傅至黃府,故意将五娘寶鏡跌碎,僞說無力賠償,願為仆三年作抵。然黃府戒規森嚴,陳三與五娘咫尺天涯,徒增惆怅。多虧五娘的小婢益春引線,陳三得會五娘,共訂盟誓,沖出樊籠。
潮劇《陳三五娘》
從如此多詩歌和戲劇傳說故事中可以得見,古時的元宵佳節,衆人紛紛出門看燈遊戲,熱鬧歡樂背景下也是愛情極易發生的時候,佳節思佳人,佳人遇才子,共定人生美事,想想都覺浪漫至極!
潮劇《陳三五娘》
所以,元宵節,你打算怎麼過,小編内心OS:一不小心這可能又是一個撒狗糧的節日!
封面新聞綜合 王婉君 資料據央廣網、中國新聞網、國是直通車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