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議十條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議十條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8 21:04:21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議十條(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1

随着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兒童青少年對周圍環境的适應、對人際關系的選擇、學習等方面的壓力都成倍增長。全世界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發病率在20%左右,我國目前雖然略低于這個水平,但近年來,發病率在持續上升。

部分兒童青少年心理障礙,并不是随着他的長大就消失,有些會進入成年期,比如說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到成年的時候,他變成一個成人的多動症,有些孩子會伴有一些品行問題,後來變成有反社會行為問題,有部分會伴有情緒障礙,那這部分病人是從兒童期就已經開始産生的疾病,還有一個我們比較關心的——遊戲成瘾,在最新的診斷标準中,世界衛生組織把它列入精神疾病的範疇。

一、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

其實孩子早期的情緒障礙和心理問題,他們的一些表現就在發出求助的信号。他情緒是不是特别急躁,或特别不開心,特别煩躁,那這一個是情緒問題,然後有些行為,比如說他是不是品行不好,有跟平時不一樣的行為表現,第三,了解的是這個孩子有沒有一些社會适應功能上的問題,比如說他學習上是不是出現了很多困難,人際交往有困難。如果發現這些症狀,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幫助,去篩查評估這個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況。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準

1、具有良好的适應環境能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評價。

3、生活的目标切合實際

4、不脫離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适度地發洩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三、什麼時候該去看心理醫生?

如同我們的身體很難一直保持健康,難免生些小病一樣,心理難免也會“生些小病”。而影響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外部社會環境。比如,當我們因為考試失敗被老師痛罵時,我們的情緒十分低落,自尊感降低,挫敗感強烈。導緻我們在近一段時期内心情糟糕;或是當身邊的親人離世,巨大的悲痛讓我們無法自拔,導緻我們在一段時間内萎靡不振,無法集中注意力。

身體上生了病,我們便自己調養或是尋找醫生。同樣地,心理上的病,我們也應當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對外部社會環境的影響的反應,以及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都不盡相同。有的人在一段時間内便可以通過自我心理調節調整到心理健康的狀态。而有的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都無法回到心理健康狀态。這個時候,便可去尋找心理醫生了。

然而,許多人卻将“看心理醫生”和“精神病”等同,認為隻要去看心理醫生就是得了精神病,因而非常忌諱去進行心理治療。這是大錯特錯。心理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調适,不能合理疏導,久而久之,極有可能演變為精神疾病。早期去看心理醫生,便是為了防止情況惡化,這與身體不适去找醫生看病是一樣的道理。要知道“看心理醫生”≠“患有精神疾病”

四、什麼時候該去看心理醫生?

1.家庭方面:家長要以平等的态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遇事以商量的口吻與他們溝通,避免簡單粗暴的命令。平等、尊重地對待孩子,有助于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對于孩子的一些錯誤,要有技巧地引導其改正,一定不要嘲笑、挖苦,防止孩子産生自卑心理。

2.學校方面:是青少年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所以學校要積極引導青少年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态。學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中,要潤物無聲,多組織課外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參加這些活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也能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通過各種活動,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除了學習之外,同伴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青少年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3.社會層面:要利用并規範大衆傳播媒介,減少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波及到學校,避免影響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

五、青少年自身要如何調節?

青少年要正确認識心理問題,對一些心理上的困擾能夠抵制,出現問題時,積極尋求幫助。在遇到問題時要尋找幫助,要承認它、面對它,保持陽光的心态,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多與積極的、向上的同伴交流,減少顧慮、增加信心,找到合适的途徑和機會宣洩負面情緒。

同時,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比如深呼吸、體育鍛煉、冥想,來減輕自己的焦慮或者增強對壓力的承受,或者對不良困擾的承受能力,這些都是有效的方式。如果有問題自己克服不了,就要尋找專業的幫助。

資料來源:區愛衛辦

編輯:陳思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