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的出現,實現了社會成本的降低、生産效率的提高,同時也起到了整合社會資源的目的。智慧物流解決了傳統物流不能處理的問題,為物流行業和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機遇。
一、智慧物流系統含義
1. 智慧物流的概念
目前關于智慧物流沒有統一的概念,智慧物流最早的概念要追溯到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的地球”這一概念。它的核心觀念是基于信息技術——即對于整個物流的曆程包括運輸、倉儲、包裝、配送以及裝卸等都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
歸納來說,智慧物流是在信息系統的控制之下,操作物流系統的各個環節,實行系統全面感知,這樣就可以及時處理各類問題及進行及時且必要的自我調整。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與物流技術的交叉融合,讓物流自動化、創新化、準确化。[i]它是包含全面分析,及時處理及自我調整功能,實現物流規整智慧、發現智慧、創新智慧和系統智慧的現代綜合性物流系統。
智慧物流集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體現了現代經濟運作特點的需求,即強調信息流與物質流快速、高效、通暢地運轉,從而實現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生産效率,整合社會資源的目的。
2. 智慧物流系統的内涵
智慧物流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傳統物流不能處理的問題,為物流行業和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機遇。
智慧物流系統對産品供需、縮短流通渠道、解決不同經濟的流通規模及實現較低程度的流通成本等方面有較大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連接用戶間的信息、資金等。
智慧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行要求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搭建系統平台,在這個平台中可以對所有物流資産進行智能識别和個性化處理;二是加強建設、發展智慧物流技術,促進智慧物流信息系統不斷向前發展,使智慧物流信息系統能實現功能的最大化,保證其思維、感知、學習和自行解決問題能力的實現和發展;[ii]三是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團隊的構建,保證物流信息系統及其公共信息平台的正常有序進行[iii]。
3. 智慧物流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智慧物流成為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助力。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業、物流業等各行業的成本,實打實地提高企業的利潤,生産商、批發商、零售商三方通過智慧物流相互協作,信息共享,物流企業便能更節省成本。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物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達到了3495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将超過萬億元。
總體來說,智慧物流是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以物聯網、雲計算等先進物流技術為标志的智慧物流将廣泛應用于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可以在信息處理、資源共享、成本控制等多個方面達到标準化、信息化、智能化。
二、智慧物流系統的需求分析
随着互聯網和物流業的不斷融合,物流活動的複雜度也在不斷提高,“如何從繁雜的信息中獲取有效信息?”、“如何進行物流活動的快速準确決策?”“如何提升物流管理活動的效率?”等問題,建立高效的智慧物流信息系統是解決該類問題的有效方法。
1. 實現物流智能化的發展需要
智能物流是物流自動化、網絡化、信息化等方面等高層次上的應用。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物流系統如何适應市場中對其高标準的要求,如何優化整個系統的資源和實現管理效率的最高化是其面臨的主要挑戰。
高技術應用水平不斷發展,物流各環節的運作效率也在不斷提高,雖然獲取信息、數據的技術水平不斷更新,但挖掘大量的可用數據的能力和效率仍較低,此時需要一種全新的最大化挖掘數據的新方法——即智慧物流信息系統,來實現全流程的信息采集和管理,保證物流服務的可控化、信息化和實時化。
[iv]如今,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鍊等技術飛速發展,傳統物流與各類新技術 的融合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通過融合這些新興高技術,對物流重新賦能,實現人與物、物和物實時交互,改善物流系統,實現其審計和優化。
此外,建立物流信息系統能夠促使整個物流過程的智能化,能夠使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充分利用企業内外部的有效資源,提供給用戶更優質的服務,促使企業實現更大程度的發展。因此,實現物流智能化是發展智慧物流信息系統的必然要求。
2.物流供應鍊集成管理的需要
就物流信息系統内部來說,物流數據龐大、包含環節衆多,需要一種技術與理論來集成系統内部的物流設施設備、物流信息數據采集、物流信息處理等,實現整個子系統及使用該系統等企業、組織内外部聯系的各種資源的集成與優化,以實現系統資源最大程度和最大效率的利用和發揮。
另外,對使用物流系統的企業和組織來說,為了保證業務的順利開展,需要實現物流信息系統各個環節的集成及物流系統同其他信息系統的整合,使供應鍊中各個主題能夠準确及時地獲取各個方面的信息,保證供應鍊管理的有序性和透明性。
總體而言,為了使物流各個過程中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保證各個流程的有效管理,使不同供應鍊主體間實現融通,保證彼此間信息和操作的重複共享,需要對物流供應鍊進行系統整合、集合系統資源,實現對整條物流供應鍊的集成管理,形成智慧物流信息系統。[v]
3.電商行業高度發展下的物流需要
電子商務行業的高速發展促使着物流行業的發展和變革,同樣的,物流行業的發展也是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
例如:如今非常紅火的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相結合創造的,用數據驅動的新零售模式就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窗口之一。
為了迎合這新機遇、新挑戰,改革傳統的物流模式刻不容緩。而通過融合智能硬件、大數據、人工智能、提升物流運營和決策的新型智慧物流系統,保證新零售場景下,物流系統滿足去柔性化、去中心化、資源開放化的架構要求。
[vi]總體而言,傳統的電商行業的轉型和發展離不開物流行業的不斷進步和變革。
三、智慧物流系統的功能劃分
對商品或者服務從始端到終端控制是智慧物流系統的本質,其要保證實現流程的智慧管理,以更加精準的方式管理物流活動。
[vii]為了保證智慧物流系統能夠滿足以上羅列的各類需求,發揮智慧技術實現信息系統的功能作用,該系統需要做到以信息處理為主線,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目标,通過集成和優化的手段,提高信息系統的實際作用。
根據以上原則,該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包括的功能應包含必須實現的基本功能和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取舍的擴展功能。[viii]
1.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數據收集和輸入
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統的管理和業務作業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信息,通過智慧技術采集各類信息,系統管理人員、客戶等可以通過系統的應用界面完成各項業務活動數據的輸入。
數據傳輸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快速方便地跨地城、跨時間段的進行數據的傳輸,能極大提高物流管理活動的數據傳輸效率與及時率。
數據處理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通過對收集信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找出數據隐含的實際意義,為物流活動的決策與預測提供參考依據。
除此之外,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利用各種信息技術的集成,進行數據的深度挖掘,加工成數據庫,形成信息資源。
數據存儲
雲平台技術的應用推動了雲儲存功能的實現,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統中擁有各種形式的數據庫,分門别類的儲存數據,以便用戶快捷的調用和為決策提供信息源。
數據輸出
随着智慧技術的應用,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功能的升級,數據的處理結果呈現多樣的變化,諸如3D的圖表等,能更加直觀的反映數據隐含的實際價值。
控制功能
系統的控制并不是簡單地對人和事的管理,智慧物流信息系統的控制是對物流信息的管理,以減少信息的失真,更精确的反映物流活動。
2.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的擴展功能
智能配送功能: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通過分析系統内外部各種資源和各方的需求,采用智慧配送技術,選擇最佳運輸路徑,以降低配送成本,對物流的作業活動進行管理則。
貨物跟蹤功能:
通過智慧物流信息系統這個信息平台資源的整合,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分析曆史數據,考慮客戶的服務水平、運輸成本等因素,以保持最低的庫存水平。
決策分析功能: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利用系統功能建立數學分析模型,将數據導入數學模型,得出物流戰略和策略上的可選方案、物流中心選址、物流經營策略等,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最合理的決策方案。
金融服務功能:
随着國家金融安全政策的完善和金融服務機構的多樣化,智慧物流信息系統融合金融機構的相關服務,為客戶增添金融服務。
四、智慧物流系統的核心技術
智慧信息技術的支持是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建立并運行的有效保證。
目前,随着各類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及裝備開始廣泛的融入物流行業及其應用中,保證智慧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1. 雲計算技術
雲計算是一種計算方式,該技術具有非常強的計算能力和處理能力。
雲計算技術在智慧信息系統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利用分布式儲存和計算的技術,将物流系統中各個流程包含的數據、機械、人力等進行連接整合,使其進行高效的協同合作,完成某一個或者多個特定的任務,并将期間産生的大量數據分布式儲存和分析,根據分析數據進一步調整物流管理過程。
[ix]目前,雲計算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物流活動中,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統中建立的各類平台中,如:雲倉儲平台、雲營銷平台、雲信息平台等。
[x]雲計算技術改變了傳統物流系統的基本運營模式,建立了一個基于雲的完整的供應鍊系統,形成了一種“雲物流”。通過雲物流的建立,形成一種集合社會化、節約化、規範化等标準的物流運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提神物流産業的持續性和良性循環。
2.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在當今的智慧物流行業中應用十分廣泛,其能夠對物品進行智能識别定位、跟蹤和管理。
在物流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運輸的物資和運輸路線的數量不斷增加,為了适應這種變化,物聯網技術不斷的在物流運輸中融合,是相關工作開展更加簡單方便。
通過有線以及無線的信息網絡,處于物流狀态的貨物信息在網絡中實現狀态同步,并在網絡通過可靠實時的信息共享,同步企業、用戶之間的物流信息,有效的實現了物流産業和其他産業的溝通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一體化服務,滿足顧客的多元化需求。
3. 智能化裝備相關技術
根據智能物流信息系統的具體運作流程來說,為了滿足系統的信息化、高效化的要求和适應大數據技術對收集數據的需求,智能物流信息系統同樣還需要一批相适應的智能化裝備,如有智能包裝設備、智能存儲設備、智能搬運設備、智能配送設備、智能分練設備等。
如今較紅火的于物流相關的無人裝備、如順豐、菜鳥緻力研究的無人機和無人車,京東投入研發的無人倉庫等。無人化不僅僅是智能配送設備的發展趨勢,也指引着智慧物流的發展可能方向。
目前這類技術在實際操作中已經展示了其開創性。無人車能夠根據目的地自主規劃和實時調整路徑,在保證自身和貨物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的完成運輸工作,其在倉儲、運輸、分練、配送都有着出色的表現。
4. 系統集成技術
系統集成技術是實現雲物流平台的技術保證之一,而雲物流平台的建立可以保證物流企業隻需使用一台電腦來管理全部的物流業務。
系統集成是将各種彼此分離的設備和功能通過物流集成網絡、數據流集成系統、信息集成系統和物流業務流程集成技術集成到統一、互聯的系統中,[xi]實現資源貢獻,達成高效、統一、便利的管理。
系統集成技術的功能核心的未來給用戶提供更加便利和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圍繞物流流程的業務活動、任務和對象進行信息輸入輸出和服務種類劃分。[xii]
五 、智慧物流系統的建設難題及對策分析
1. 智慧物流系統存在的問題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是一個跨度較大的系統,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離不開合理的管理運作。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杭蓋的行業較多,通過運輸将商業、科學、商務、政府等多個行業聯系到了一起,是一種綜合的智慧物流體系。其涉及的範圍較廣,包含的技術也較多,與傳統過物流相比,在實施的時候存在較大的難度。
此外,智慧物流體系行業處于新興發展階段,技術規範、操作規範、法律法規都還不健全,距離全面深入市場還有一段距離。
2. 相關對策
加強法規政策引導:
我國的物流企業整體規模偏小,存在國家層面上存在物流市場環境開放度不夠、基礎設施結構性矛盾突出及政策法規不成系統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
為了打破政府不同部門、政府與物流企業間、不同企業間的界限,以實現智慧物流的發展水平,就需要借助政府在營造環境、目标引導、産業培育等方面的影響力和執行力,加強法規政策系統化建設,同步實施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形成以戰略企業為示範、中小企業為牽引的格局。
同時,國家要加強物流産業的宏觀調控,抵制惡性競争,依據我國發展進度,統籌謀劃國家物流發展階段規劃。通過其他産業的智慧建設推動智物流慧的産業建設。
完善物流标準體系:
為了實現智慧物流的信息标準化,既需要在系統軟件、功能等上要求實現标準化管理,還要在數據格式、編碼标識、接口安全等方面要求實現标準統一化。
我國當前使用的物流标準體系并不完善,不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政,導緻規範标準不一、信息溝通不暢,嚴重制約了物流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因此,應不斷完善物流标準體系,制定和完善相關物流法規、配套規章,協調跨行業、跨部、跨區域物流,健全物流數據應用的相關标準規範,以此保障物流科技發展的協調統一性,實現我國智慧物流産業的标準規範化。
開發關鍵技術及設備:
智慧物流的核心在于“智慧”。而智慧的關鍵在于技術。
目前我國在智慧物準的關鍵技術上取得了初步的進步和發展,感知識别、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已經在物流行業的衆多領域實現了應用,但在技術的綜合應用、集成管理、無人裝備研發上有待提高。
對于政府和企業,必須高度重視高新技術設備的發展,早日突破技術瓶頸。特别是在适應高速發展的無人化技術方面,政府要鼓勵企業在這些方面的試驗應用,幫助企業實現技術和設備的升級。
同時,物流企業也應當同樣協助政府建設智慧物流管理平台,該平台集成信息服務和信息流通等功能,既可以為跨行業、跨企業提供各種物流信息服務,又可為不同企業間的合作提供管理、監督、共享的平台,滿足政府、企業以及客戶的需求, 整體降低物流成本,實現供應鍊高效運作的目标。
培養輸送智慧物流新型人才:
人才是智慧物流轉型發展的關鍵,必須大力培養物流專業人才,為智慧物流領域輸送高端人才。
政府應制定相關人才政策,鼓勵高校、企業等在人才培養上的深度融合和經費支持。建立高效的人才數勵機制,完善人才服務市場機制,促進人才優化配置,為智慧物流人提供具好的工作相生活環境。
[xiv]同時,政府與企業要加強與高校聯合,在人才培養上不斷開拓創新,帶動教學内容和方法的變革,帶動專業設備的更新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在人才培養上實現物流教育與行業發展的無縫銜接。
[i] 馬軍。智慧物流——打造現代化物流平台[J].數學技術與應用,2012(07)
[ii] 章合傑.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實施框架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11(23)
[iii] Bromley,Daniel W.Economics and Public Decisions: Roles of the State and Issues in Economic Evalu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s Issues,1996,10(4)
[iv] 張建超.我國智慧物流産業發展水平評估及經濟價值分析[D].太原:山西财經大學,2017
[v] 董秋月,張梅青.區域物流系統協調發展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11(13)
[vi] 符炯.透視新零售場景下的城市智慧物流體系[J].視界,2018
[vii] 韓強.企業物流成本的控制策略研究[D].山東财政學院學報,2017(5)
[viii] 王豔.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及其經濟性評價研究.[D].安徽大學,2015
[ix] 徐少甫,耿淼.基于雲平台的智慧物流系統的應用研究.[J].探索與觀察,2017(23)
[x] 範貴生.雲計算發展分析與展望[J].軟件産業與工程,2017
[xi] 姜大立,張巍,王清華.智慧物流關鍵技術及建設對策研究[J].包裝工程,2018(23)
[xii] 李珊珊.大數據時代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物流系統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
[xiii] 符瑜. 我國智慧物流的發展趨勢與提升策略[J]. 對外經貿實務, 2018(1)
[xiv] 張建超. 我國智慧物流産業發展⽔平評估及經濟價值分析[D]. 太原: ⼭⻄财經⼤學, 2017
本文由 @朱凡欣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