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每日一字颦

每日一字颦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8 09:10:42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1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2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3

公元833-835年,杜牧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轉掌書記,居揚州。當時的他三十一、二歲,頗好宴遊。十年後他追憶這段歲月,寫了一首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名。”在追憶之中,更是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4

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十年好像做了一個大夢。覺,這裡用作睡眠意,睡了之後方有夢。一覺揚州夢,一覺黃粱夢,睡一覺醒來,都空空。覺,在甲骨文、金文中尚未見到,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常見。《說文解字》言:“寤也。從見,學省聲。”寤,就是睡醒,《詩經·王風·兔爰》中有“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之句,朱熹解釋這個覺為“寤也”,用的正是本義。引申之後,覺有了覺悟之意,因此在《說文解字》中說“悟,覺也”。再由此引申,覺就有了發覺、察覺、感覺到、覺得等意義。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5

《莊子·齊物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夢見飲酒作樂的人,醒來之後也許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乃至于哭泣;夢見自己傷心痛苦的人,醒來之後也許會去有一場打獵的快樂。我們總說夢是反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可是人在夢中的時候,是不知道自己在做夢的,甚至有時候還會遇上夢中夢的情況,醒來之後方才了悟到,原來那是夢啊。所以隻有非常清醒的人才會知道人的一生就像一場大夢,隻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笑得人生的真谛。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6

這就是“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大覺,字面意思就是大夢覺醒,在這裡用來比喻了悟大道,大夢也就用來比拟人生了。不了悟的時候不知道,因為身在夢中,腳踏紅塵,唯有大徹大悟,了無大道,才曉得人生不過一場夢。所以蘇轼說“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人生的虛幻與短促恰似一場夢,往事不堪回首,人生紛紛擾擾,到底為了什麼。文天祥說的“百年一大夢,所曆皆黃粱”,人生虛幻如夢,經曆過的那些如同一枕黃粱,對于生死已經想通,身世遭遇也都置之腦後。他們大概都是大徹大悟的清醒之人。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7

一場大夢誰先覺,誰能先醒過來呢?李白說“茫茫大夢中,惟我獨先覺”,這一場人生大夢,隻有我一個人獨自先醒過來。白居易說“人生如大夢,夢與覺誰分”,人生如同大夢,做夢和夢醒,誰又能分得清楚呢?蘇轼說“大夢行當覺,百年特未滿”,這場夢,該醒過來了。黃庭堅說“雖然同一大夢,達者先覺”,世事如夢,大家都一樣,隻有達者能先醒。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造訪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三次來,諸葛亮在午睡,醒來以後,他吟了這麼一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漢末亂世,世事茫茫,人人迷惘,這場大夢誰能先覺醒誰能先醒悟,是我啊。看似超然物外,可又心懷天下。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8

人生如夢,了悟大道很難,覺悟自身也并不容易,所以有的時候,先覺者就承擔起了覺後覺的重任。被孟子譽為聖人中最負責任的伊尹曾說:“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将以此道覺此民也。”先知啟發後知,先覺覺悟後覺,身為先知先覺者的伊尹自覺地承擔起了覺後知後覺者的重任,自任以天下之重。

陶淵明說“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世俗與我相違背,既然不能改變本性來适應世俗,那還是辭官隐居吧,誤入迷途不算太遠,覺悟到如今的選擇是正确,而以前那些都是錯。如果說了悟大道太過遙遠,能從繁蕪世事中抽身而出清醒面對自己,做出取舍,也是一種覺。(申屠)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4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5

每日一字颦(每日一字覺)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