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老一輩人讨論孩子是否聰明時,不常用智商和情商這類詞,而是很注重兩個字“開竅”。
沒開竅的孩子教他什麼都學得慢、學不會,開竅的孩子一點就通。孩子開竅了就代表和外界互動增強,對信息的接收和反應能力進步。累積到一個高度時,出現一個跳躍式的發展。
一般情況下,都是等寶寶上幼兒園之後才能加以評判,但很多人認為寶寶笑容和“開竅”時間有關。
寶寶剛出生就喜歡笑,奶奶誇贊他“開竅早”可莉的寶寶出生第一天,就在睡覺時露出笑容,因為婆婆在老家不能趕過來看寶寶,丈夫抓拍了好多照片,給老人發過去。
老人看到照片後非常開心,連忙誇寶寶厲害,感歎這孩子以後肯定特别聰明。孩子笑得早,說明“開竅”早,以後學習肯定差不了。
可莉見婆婆這樣誇自己寶寶很開心,同時也質疑婆婆的說法。寶寶連話都不會說話呢,隻看到笑容就做出這麼高的評價未免太誇張了,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等到寶寶上幼兒園後,果然不像婆婆說的那樣“開竅”早,反而比别的孩子笨一些。
寶寶笑容的“進階”過程有深層意義,許多家長誤解了人們往往以為,剛出生的嬰兒各方面能力都很弱,剛出生就會笑一定很厲害的,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
寶寶的笑容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代表不同的發育水平,但和未來“開竅”早晚沒關系,也不能證明孩子智商高低。
★ 嬰兒剛出生就會笑,是自帶的“技能”
嬰兒在剛出生時的大哭是在轉換呼吸模式,随後便會安靜下來開啟“睡覺模式”,經常在睡夢中就笑出來了。
這并不是什麼“開竅早”的表現,而是嬰兒自帶的“技能”,屬于新生兒先天反射行為之一,在寶寶出生1~40天比較常見。
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笑容,不過剛出生的寶寶表情舒展偶爾露出笑容,說明他身體沒有不适感,情緒也比較好,否則會用哭聲告訴媽媽。
★ 寶寶可以被“逗笑”,與大人的互動增加
寶寶出生一個半月左右時,視力已經變好些了。當家人靠近寶寶逗他笑,或是把他抱在懷裡有目光交流時,他已經可以露出有意識的笑容與大人互動。
一開始寶寶可能隻有笑容沒有笑聲,到了3~4個月才會發出有自己的特色的笑聲。
家長在逗寶寶笑時要注意細節,寶寶喝奶或喝水時候不要逗笑他,避免吸入空氣而嗆到。
★ 寶寶把笑容留給自己喜歡的人
當寶寶學會用笑容和大人互動後,漸漸變得“高冷”,不是性格變了,而是喜歡把笑容留給自己喜歡的人。
寶寶在4個月左右會進入“認生期”,視力也非常好,這期間如果有人逗他笑,寶寶會仔細辨認對方是不是爸爸媽媽,如果感到陌生或害怕反而會被逗哭。
這是寶寶分辨能力和判斷力進步的階段,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家長不要強行把寶寶交給别人抱。
讓寶寶多笑一笑沒啥壞處,但“開竅”還需家長的幫助孩子的笑容很治愈,發自内心的笑容能促進孩子積極的心理發育,同時也能反映孩子的身心健康。
不過,想要孩子“開竅早”更聰明,單靠逗他笑是遠遠不夠的。家長不必在孩子小時候就讓他超前學習有難度的知識,否則隻會讓孩子更抗拒學習。
平時多注意多與孩子做情緒和情感上的溝通,跟随孩子天馬行空的思想聊聊天,與孩子一起探讨他感興趣的問題,孩子在思考中不知不覺就“開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