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和能源革命是“國之大者”,國家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密集性、機遇寶貴性、現實緊迫性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全力構建新能源産業發展新格局。金昌市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認識,努力搶抓用好政策機遇,加快新能源産業發展。
如今,新能源電池産業從無到有,漸成規模。卷繞、檢測、組裝……甘肅金拓锂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産線高速運轉,一節節“金鯉魚”牌電池出“金”入“海”!
投資熱情高漲,項目紮實落地。全省新能源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金昌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5個光伏發電類新能源項目集中開工;新能源锂電産業園開工建設;甘肅金車儲能電池技術有限公司8吉瓦時磷酸鐵锂方形儲能電池項目啟動;甘肅佰利聯化學有限公司七水硫酸亞鐵項目、北方國能锂業電池級碳酸锂項目加速推進……
發展優勢得天獨厚
金昌,祖國的鎳都,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進入新發展階段,金昌市面臨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持續推進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等疊加政策機遇。
一座城市有屬于自身的氣質與禀賦。搶抓政策機遇,要全面、辯證地深化市情認識,找準比較優勢,幹好有基礎、有條件、有特色的事。
——風光資源豐富,全市風光電可開發總規模約1500萬千瓦。
——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原材料優勢,發展電池産業所需的鎳、銅、钴、錳、鐵、锂及磷酸等原材料65%以上,可在本地生産供應。
——鎳钴錳三元锂電池和磷酸鐵锂電池産業體系已初具規模,形成了良好的産業基礎條件。
——交通便利,國家級開發區“一區三園”格局協同互補,污水處理、供熱供氣、電力負荷功能齊備,生産要素保障有力……
這些獨特優勢,讓金昌成為發展新能源産業的理想之地。
察勢者智,順勢者赢。“雙碳”目标下,新能源産業是金昌市緊緊圍繞“三新一高”要求,搶抓政策機遇、投資機遇、趕超機遇,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看家寶貝”。
天時、地利、人和,金昌完全可以在新一輪新能源開發中乘勢而上、力開新局。
市委書記王鈞指出:“黨中央提出的‘三新一高’‘雙碳’目标重大戰略思想、重大戰略部署,是金昌這座資源型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方太強調:“要把新能源産業作為全市重點産業鍊主攻點,打造新能源産業高質量發展‘金昌樣闆’,讓金昌‘風光無限’。”
緊盯目标全力以赴
機遇千載難逢,機遇稍縱即逝,隻有實實抓住,才能不負時代的饋贈。
認識越來越深刻,思路越理越明晰,從高瞻遠矚的安排部署到緊鑼密鼓有序推進,加快發展新能源産業,金昌“心中有數”:把培育壯大新能源電池材料和電池産業作為發展新能源産業、培育新支柱産業和實現“雙碳”目标的主攻點,立足優勢,做強特色,延鍊補鍊,提質增效,努力建設全國一流的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産基地,打造新能源電池材料和電池産業集群。
持續完善電池産業體系。從兩個方向發展新能源電池産業,一方面加快補齊鎳钴錳酸锂電池産業鍊,着力構建“鎳钴資源→鎳钴原料→電池材料前驅體→電池正極材料→車用動力電池→廢舊電池回收”锂電池循環産業鍊;另一方面繼續拓展磷酸鐵锂電池産業鍊,着力構建“五氯化磷→電池級磷酸→七水硫酸亞鐵→磷酸鐵→磷酸鐵锂正極材料→磷酸鐵锂電芯→儲能/新能源汽車電池”産業鍊。
優化産業平台建設。在金昌經開區建設新能源锂電産業園,計劃總投資300億元,預計“十四五”末産值達到1000億元。積極打造低碳綠色産業園區,實施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工程,提高綠色電源自發自用比例、實施能源管控智能改造,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降低用電成本。
加強産業鍊招商引資。深化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支持金川集團公司圍繞高鎳三元前驅體、磷酸鐵锂正極材料、銅箔等關鍵材料,積極與電池産業龍頭企業合作,強化和科研院所協作,擴大新能源锂電産業關鍵配套材料生産規模,提高産品質量,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圍繞兩個電池産業鍊延鍊補鍊項目招商引資,加強與龍蟒佰利聯、山東日照恒橋、天祝宏氟锂業、多氟多等企業合作,加快磷酸鐵锂正極材料、石墨負極、電解液、碳酸亞乙烯酯等項目建設進度。
強化産業鍊服務保障。落實産業鍊鍊長制、專班制、鍊主企業制、項目清單調度管理制、精準招商制、專家咨詢制、督查考核制“七大機制”,協同推進電池産業鍊做大做強。實施引進與培養并舉的人才策略,為産業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以“釘釘子”精神加快培育壯大新能源電池材料和電池産業。金昌新能源産業,一路向前!
産業集聚效應顯現
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一家家企業入駐集聚,新能源産業加速崛起。
龍蟒佰利聯、甘肅金拓锂電新能源、金宏翔新能源、深圳隆訊視通、甘肅金車儲能、甘肅雙一化工、嘉澤源化工、北方國能锂業等優強企業在金昌投資發展新能源産業。
甘肅金拓锂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劍說:“項目從開工建設到首批産品下線隻用了5個多月的時間,之所以建設速度這麼快,主要是因為金昌營商環境好,市委、市政府對企業支持力度大、辦事效率高,竭力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讓企業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
目前,金昌經開區锂電池産業已建成配套産業項目包括:金川集團鎳鹽公司11.5萬噸/年鎳鹽項目,金川集團公司蘭州新材料5000噸/年钴鹽項目、8000噸四氧化三钴項目,甘肅聚創新材料公司2萬噸/年電池級硫酸錳項目,甘肅豐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1萬噸/年氨水項目,金川集團化工新材料公司40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等。
正在建設的配套産業項目包括:甘肅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鎳钴錳酸锂圓柱形電池項目、金昌鑫宇邁新材料有限公司鎳钴錳酸锂圓柱形動力電池和鎳钴錳酸锂軟包電池生産項目、甘肅嘉澤源化工有限公司五氯化磷項目、甘肅佰利聯化學有限公司七水硫酸亞鐵項目、北方國能锂業電池級碳酸锂項目、甘肅金車儲能電池技術有限公司磷酸鐵锂儲能電池項目。
拟計劃建設的配套産業項目包括:甘肅鑫金源時代新材料公司3萬噸石墨負極項目、金昌宏氟锂業3000噸六氟磷酸锂及3萬噸電解液項目、金昌漢星新能源公司電池PACK項目、金昌清陽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集成一體化儲能系統系列産品生産項目。
目标催人奮進!金昌市将以新能源、裝備制造、電池材料為重點,打造“一基地兩區一中心”,促進新能源與多元産業互融互促、協同發展,将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實現建成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和形成千億級新能源電池産業集群“雙千”發展目标。
“一基地”就是打造新能源千萬千瓦級基地。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開發新能源,力争“十四五”建設新能源700萬千瓦,裝機達到千萬千瓦。
“兩區”就是創建新能源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和就地消納示範區。圍繞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引進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打造切片、組件及配套産業為一體的裝備制造産業鍊;加快發展電池材料,推動新能源與裝備制造、電池材料及相關制造業融合發展。圍繞就地消納示範區,積極實施“源網荷儲一體化”與多能互補示範項目,吸引産業落地;建設紫金雲綠色大數據中心,探索園區和企業新能源智慧調度,做大負荷側規模,實現負荷側與電源側良性互動發展。
“一中心”就是建設河西走廊新能源調峰中心。圍繞新能源與新技術新業态融合,積極推進儲能工程,建設一批移動式、固定式儲能電站,統籌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通過火電靈活性改造、儲能、光熱、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建設,以及加強負荷側靈活調節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調峰能力。
風正潮平,金昌新能源産業已揚帆起航,駛向“藍海”。
(金昌日報記者張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