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前後,在很多人的家中,都有一道叫“艾糍”的美食。艾糍就是用艾草 餡料做成的糍。清明艾草是一年中最好的,也是最香嫩的。每到這個時候,田頭水邊就會長出一叢叢艾草,但你對它的了解又有多少?
艾草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産生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艾為純陽正氣之物,陳久者良,揉搗如綿謂之熟艾,可養生、除瘴、避邪,自古流傳,妙用無窮。端午節門上插艾草和菖蒲驅邪過去插艾草、菖蒲是為了避毒蟲,現在是避煞氣,防止傳統位理學上禁忌入内的邪氣。切記:一定要在下午3點前插艾草和菖蒲。
艾草有多牛?
艾草
全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現在台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艾草
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産﹑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内風等,為醫家最常用之藥。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挂艾草,一來用于避邪,二來用于趕走蚊蟲。
艾草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物,且看下文...
艾 姜 煮 蛋
艾葉能暖氣血而溫經脈,專治女性氣血寒滞、腹中冷痛;幹姜能去髒腑之沉寒,最擅治下焦虛寒、胃部冷痛;“艾姜煮蛋”不僅能治常見的寒性痛經,更能掃淨女性體内的諸多惡寒症狀,比如經常怕冷、手腳冰涼、唇舌青紫、小便清長、大便稀而不成形、肚子冷痛、月經紫暗夾血塊等。
艾 糍
艾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元素,其性涼、清熱解毒,具清涼、平抑肝火、祛風濕、消炎、鎮咳等功效。因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而具有獨特風味。其中抗癌微量元素硒是公認抗癌植物蘆荟的10倍。另外,它對降血壓、降血脂、緩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較好的食療作用,是一種典型的保健蔬菜。
艾 草 紅 糖 荷 包 蛋
艾葉是婦科常用中草藥,它有暖宮的功效,中成藥中還有艾葉暖宮丸這樣的藥物,用來治療月經不暢等。在艾中加入雞蛋和紅糖,則能補血活血、扶正祛邪。不僅能清掃體内惡寒,還能美味解饞呢,尤其适合寒性痛經的妹子們。
艾 根 老 雞 湯
艾根有一種獨特的香氣,老的艾葉有一種淡淡的苦味,艾根則不會苦。老母雞去風效果好,故煲艾根湯一般選用它。
艾 草 煎 蛋
産婦在坐月子期間可以讓家人幫忙用艾葉煮水洗頭、洗澡,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用艾葉做藥枕或熏蒸還可以防病。
艾 草 炒 飯
艾 草 枸 杞 粥
痛經女性不妨用艾草、枸杞煮粥喝,可緩解痛經。
艾草雖好,但不宜長期食用,陰虛血熱者慎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