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地面标高處于地下水位以下時,則必須采取人工降水措施,降水的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法和井點降水法。
今天就為大家講講集水井降水法。
(1)集水井的工作原理
集水井降水也稱基坑排水,是指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在基坑底設置集水井,并在基坑底四周或中央開挖排水溝,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後用水泵抽走的一種施工方法(圖1.2.4)。
特點為設備簡單,管理維護方便,主要适應于土質情況較好,地下水不很旺的情況。
圖1.2.4-a 集水井降水立面圖
1-排水溝;2-集水井;3-反濾層;4-進水口;5-撐杠;6-豎撐闆;7-撐闆
圖1.2.5 潛水泵
圖1.2.6 離心式水泵
圖1.2.7 泥漿泵
(4)流砂以及防治
1)動水壓力
靜水中有靜水壓力,動水中有動水壓力。在地下水流同樣也有壓力,它在地下水動力學中稱為“滲透壓力”。當坑底和地下水面存在水頭差,水在滲流過程中受到土粒的阻力(T),而水則對土粒産生一種反力(Gd),這種反力叫動水壓力。動水壓力Gd的大小與水力坡度成正比,如圖1.2.8所示:
圖1.2.8 動水壓力原理圖
(a)水在土中滲流的力學現象; (b)動水壓力對地基土的影響
1、2-土顆粒
由上式可以看出,動水壓力GD與水力坡度 I 成正比,水位差越大,動水壓力越大,而滲透路程越長,動水壓力越小。
2)流砂現象
産生流砂現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動水壓力大,而且動水壓力的方向(與水流方向一緻)與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因此,土不僅受到水的浮力,而且受到動水壓力的作用,有向上舉的趨勢,如圖1.2.8所示。
當動水壓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時,土顆粒處于懸浮狀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湧入基坑,即發生流砂現象。即:
流砂宜發生在細砂、粉砂、亞砂土中。在粗大砂礫中,因孔隙大,水在其間流過時阻力小,動水壓力也小,不易出現流砂。
3) 流砂的防治:
發生流砂的重要條件是動水壓力的大小和方向。防止流砂的途徑:減小或平衡動水壓力;設法使動水壓力的方向向下;增加滲流路線和截斷地下水流。防止流砂的主要措施:
①在枯水期施工 ,減少動水壓力;
②抛大石塊, 以平衡動水壓力;
③打闆樁,增加水流途徑,減少動水壓力;
④水下挖土 ,平衡或減少動水壓力;
⑤井點降低地下水位,使動水壓力向下;
⑥攪拌樁或地下連續牆,截水,支承土水壓力;
⑦采用凍結法施工工藝[1] 。
4)管湧冒沙
此外當基坑坑底位于不透水層内,而其下面為承壓水的透水層,基坑不透水層的覆蓋厚度的重量小于承壓水的頂托力時,基坑底部便可能發生管湧現象(圖1.2.9),即:
圖1.2.9 管湧冒砂
1-不透水層;2-透水層;3-壓力水位線;4-承壓水的頂托力
式中:
H--壓力水頭(m)
h--坑底不透水層厚度(m)
rw--水的重力密度(1000kg/m3)
r--土的重力密度(kg/m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