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月經不調閉經如何調理

月經不調閉經如何調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4:53:41

月經不調閉經如何調理?每個女人都有一位“大姨媽”,從十幾歲初潮到 50 歲左右絕經,幾乎每個月都牽動着女性的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月經不調閉經如何調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月經不調閉經如何調理(調理月經3大基礎方)1

月經不調閉經如何調理

每個女人都有一位“大姨媽”,從十幾歲初潮到 50 歲左右絕經,幾乎每個月都牽動着女性的心。

它很任性,有時候來得早,有時候來得晚,有時候甚至它還不來了。它也很暴脾氣,不少女性在來月經前後還會伴随着情緒敏感、失眠、煩躁等問題。

呀,怎麼又推遲了?這次怎麼會那麼痛?最近月經量好像比之前少了,不會快絕經了吧?我可不想早更啊!别人 28 天的周期,我為什麼要40多天才來一次?這幾個月量太大了,一兩個小時就得換一片,怎麼辦啊……

因此中醫自古以來就有一套調經的方法而判斷月經情況也是分輕、中、重三個準則的,怎麼調呢?聽我慢慢道來

輕則為一般調經法,中則為活血化瘀法,重則為逐瘀通經法。又因體質、病情、氣候等不同,一人一方,辨證施治。下面我會詳細給大家講講

01輕症

一般調經法

一般調經法是運用輕度的活血藥物,使行經期排經順利,乃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月經來潮時,雖然排洩物并非全是血液,但因與血有關,是以必須通過活血以使之排出。

明清以來,四物湯被廣泛應用,至今仍然有人認為四物湯可以統治婦女一切疾病。其說雖然言之過偏,但也的确反應了四物湯在婦科中的重要性。

四物湯中的地、芍、歸、芎四味藥,具有養血調經的作用,其中地、芍養血,屬陰,歸、芎調經,屬陽。

實際上,曆來衆多調經之藥,均是以此為基礎加減而成,如先期湯、過期飲、澤蘭葉湯、芎歸調經飲、佛手散等。

本方藥性平和,使用廣泛,但下列兩種情況慎用或禁用。

一是血熱性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不易按時數律幹淨者。因本方中的當歸、川芎、艾葉均具辛溫之性,有助火之弊,服後可緻火熱加重,出血增多,故非所宜。

二是氣虛性月經過多或氣虛性經期延長者。由于氣虛不能攝血、統血,子宮收縮乏力,血液妄行而緻出血者,活血調經必緻出血更多,更長,亦非所宜。

現代女性不僅忙于工作,且多持家務,勞心過多,體質又多“血少氣多”,故心肝氣火偏旺者為多。川芎雖為調經要藥,但性溫善升,易引起心肝火旺,且川芎動血,對易出血的女性患者亦不合适,是以臨床多以赤芍代替之。

02中症

活血祛瘀法

此法較一般調經法活血化瘀的力量要大,要強,常用于月經後期、量少、疼痛不暢等病症,代表方劑有血府逐瘀湯、通瘀煎等。

張景嶽在《婦人規》中用其治療痛經,并指出:“若瘀血不行,全滞無虛者,但破其血,宜通瘀煎主之。”

通瘀煎來源于《景嶽全書》該方在新方八陣項下治婦人氣滞血積、經脈不利、痛經拒按及産後瘀血實痛,并男婦血逆血厥等證。

張景嶽運用此方,根據不同病證進行加減,不可不謂周到,的确适用于婦女血瘀較為明顯者。

03重症

逐瘀通經法

此法在調經法中逐瘀除舊之力量最大,不僅用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且用三棱、莪術等消癥散積,是通瘀方劑中的峻劑,常用于月經量少、閉經、劇烈性痛經、子宮内膜異位症痛經等,代表方劑是促經湯、逐瘀脫膜湯等。

促經湯來源于《醫統》,該方原治婦人月事不行,腰腹作痛。實際上,本方概括了溫經湯、血府逐瘀湯、脫花煎三方,凡屬瘀結較甚,經行不暢者,均可應用此方,或在本方的基礎上按病情變化而予以加減。

中醫講調經重在除舊,因此辯證調方,依症加減是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