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特别喜歡吃海鮮,但是那種帶有貝殼類的海鮮你有見過幾種呢?本期就來講講15種常見的貝殼類的海鮮,看看你認識幾種呢?
第一名很多人經常吃的就是生蚝,生蚝又名海蛎子,他是世界上最大的養殖貝類,野生的也有,但是野生的一般都個頭比較小,我們在我國的各個海岸線都有發現生蚝,它主要附着在一些石頭上面,稀缺海洋中的一些微型藻類以及一些碎屑為食物。
生蚝
第二個就是蛏子,每當海水退潮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沙灘上有一個個小孔,有很多人往小孔裡面撒一點點鹽,然後蛏子就從沙子裡面跑到外面來,因為它以為外面就是海水了,而且海水的鹽度不同,環境不适合生存,所以逃跑。所以這個時候人們就可以很省力的抓到蛏子。
蛏子
第三個就是蛤蜊,很多在海邊的人叫他小貝殼,蛤蜊的體型特别的小,主要是以水中的藻類為食,而且基本生活在淺海區,如果你喜歡趕海,有可能會發現大量的蛤蜊,而且不要蛤蜊哦,有可能他的貝殼裡面有小珍珠,抓到了蛤蜊如果是開了殼了就表示已經死了。
蛤蜊
第四種就是花甲,我們在海鮮市場,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花甲,他的個頭比較小,大概也就3cm左右,一般生活在一些淺海地區,在廣東、福建等沿海的沙灘上特别的多,特别是每年10、11月是它的繁殖季節,就更多了。一般做法就是爆炒和做湯。
花甲
第五種就是青口,有的地方叫做海虹,漁民幫它煮熟然後加工之後的幹制品就是我們所說的淡菜,它生命力頑強,而且繁殖能力特别的快,在我國的山東、遼甯、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沿海基本上石頭上那種黑色殼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青口。
青口
第六種就是海蚌,它的外形長得和蛤蜊有點像,但是會大了很多。我們簡單的理解就是生活在海裡的蚌殼和河蚌還是有一點區别的,海蚌的寄生蟲少而且味道更加的鮮美。不過體質比較虛弱的人,不建議吃貝類的海鮮。另外在煮海蚌時,不要放太多的鹽和味精
海蚌
第七種就是扇貝,我們仔細看他的外形,确實像一個扇子一樣,上面還有花紋,扇貝柱的幹制品也叫作幹貝。扇貝特别好養活,包括野生的也有很多,所以在我國的各個海域都有特别多的漁民每年都會養殖大量的扇貝,如果在煮的時候開不了口,表示它已經死了。
扇貝
第八種就是海瓜子,海瓜子的體型特别的小,因為外形長得和我們平時磕的瓜子一樣,所以叫它海瓜子,在廣東的汕頭有很多漁民喜歡養殖海瓜子,一般在9-10月份就可以采購到大量的海瓜子,隻要簡單的水煮一下,就能和磕瓜子一樣吃它的肉。
海瓜子
第九種就是鮑魚了,淺海地區比較少,有也是體型比較小的,一般大型的都生活在深海區域。鮑魚的價格不按斤賣,而是按個頭算得,我們平時所說的三頭鮑就是一斤鮑魚有3個,六頭鮑就是一斤鮑魚有6個。鮑魚的頭數越少,價格就越高。
鮑魚
第十種就是象拔蚌,象拔蚌可以長非常大,目前已知最大的象拔蚌,殼長20厘米,水管可達1.3米,而且重達3.6公斤。象拔蚌的原産地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北太平洋沿海,在98年的時候引入中國。
象拔蚌
第十一種就是貓眼螺,它的外形很好看,是一個圓圓的螺殼,一般趴在沙灘上面,我們一般在趕海的時候會抓到不少的貓眼螺,它一般是把足趴在沙灘上面,然後慢慢地往泥沙裡面伸,但是它沒有打洞的才能,所以螺殼一般都露在泥沙外面,很容易捕獲。
貓眼螺
第十二種就是花螺,花螺有些地方叫東風螺、南風螺或者叫海豬螺。花螺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因此趕海的時候白天很少碰見花螺,但是到了晚上帶上頭燈就能發現大量的花螺。廣東這邊現在已經有人工養殖的花螺,但是價格特别貴,已經100多一斤了。
花螺
第十三種就是泥螺,在浙江、甯波、遼甯的東港市能夠生産泥螺,泥螺的個頭小,殼也很脆,而且經常生活在一些淺海的沙灘上面,所以很多人去海邊的時候經常會踩死很多泥螺,泥螺的生産速度很快,一般養殖半年左右就可以上市了。
泥螺
第十四種就是辣螺,辣螺和生蚝一樣,一般都附着在石塊上面,采摘是比較困難的。一般我們在廣東、廣西這邊的海岸線下特别多的辣螺。都是等海水退潮之後,拿着一把鉗子,然後把它們一個一個的從石頭上面揪下來。辣螺一般都是水煮或者爆炒。
辣螺
第十五種就是香螺,香螺和貓眼螺的外形特别的像。但是肉是縮到貝殼裡面的,而且螺殼更加的扁,栖息的水域比貓眼螺更加深一些,我們趕海時撿到的香螺,體内的泥沙會特别多,一般都是會放水裡養殖個2-3天吐幹泥沙才能吃。
香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