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樣捕捉引力波

怎樣捕捉引力波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4:41:38

(《腕表部落》原創内容,轉載請注明出處)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這兩天的朋友圈被一個"橫空出世"的"引力波"刷屏了,以前常聽說"學會數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雖然如此,但是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經曆如此受關注的純“物理”事件,表哥看了不少相關的報道和解說,隻有一種感覺:不明覺厲。很多媒體如是報道“2016年2月11日,LSC(LIGO科學合作組織,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向全世界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并且首次觀測到了雙黑洞的碰撞與并合。”也有人比較生動地解釋“這個聲音源自于13億年前一個雙黑洞系統的合并。正如LIGO項目組發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加布裡埃拉·岡薩雷斯所言,那時“多細胞生物才開始在地球上擴散”。合并所産生的引力波信号,經過13億年的漫長旅行,于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被LIGO的兩個探測器以7毫秒的時間差先後捕捉到。”相信如果物理學的好的朋友大概可以比較準确理解這個發現的含義,但是像我這種基本已經将以前所學物理知識還給老師的人仍然感覺霧飒飒,雖然不明覺厲,甚至也會像很多朋友一樣,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而且有的科學家預言這個發現将會大大改變人類認知世界,認知時空的境界,如果這種認知屬實的話,人類對世界,對時空的認知勢必會發生改變,包括幫助我們認知時間的鐘表。雖然我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像我一樣對這個發現仍然是“雲裡來霧裡去”,略感一種朦胧之美,但是這裡面至少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未知的世界要心存敬畏,有一些力量或存在或許我們無法準确感知,但是它是存在的,而且很多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包括我們所熟悉的地球引力。

陀飛輪,“登峰造極”的機械動感藝術。

說到這裡,讓我們很多朋友所着迷的陀飛輪就要登場了,因為陀飛輪雖然很美觀,很動感,但是陀飛輪最初的問世就是為了有效克服地球引力對于當時的懷表或挂表所造成的影響,也就是走時不準,因為懷表也好,挂表也好,一般都是放在一個地方不怎麼動的,那麼就造成了機械機芯不同部位受力不均衡,所以造成鐘表走時不準。為解決這個問題,陀飛輪的原理就是将擒縱機構放在一個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圍繞軸心也就是擺輪的軸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轉,借由不停地旋轉來抵消地心引力,進而提高鐘表的走時精準性。當然,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陀飛輪的實際意義已經不大,因為手表會随着我們胳膊的擺動不斷運動,機械機芯不同部位受力不平衡的問題比較容易抵消,但是因為這個裝置實在太美了,而且是非常精密的裝置,所以很多人依然對它喜歡的不得了,雖然貌似已經完成了曆史任務(其實不管有沒有所謂的引力波),但陀飛輪也不必急着退出曆史舞台,而是在美化手表的路上作為一項傳奇功能或頂級配置存于世,興于世。而且,不論是技術起源,還是外在美觀,陀飛輪都與時空變化或時空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陀飛輪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成果之一,今天我們借此機會認識幾款陀飛輪腕表。

寶玑三維陀飛輪萬年曆腕表3797BR/1E/9WU

怎樣捕捉引力波(引力波來襲)1

說到陀飛輪一定要先說寶玑,因為寶玑是陀飛輪的發明者。這枚腕表為手動上鍊機芯,帶有陀飛輪和萬年曆等功能,小秒針置于陀飛輪軸上的設計比較有看點。除此之外,寶玑的外觀非常有辨識度,表殼采用18K玫瑰金材質,側面飾有精美的錢币飾紋,獨立焊接表耳以螺絲栓固定。另外,手工镌刻機镂刻花表盤,獨立編号、藍鋼指針和隐蔽簽名均是寶玑腕表一望而知的标志。

積家超薄大師系列Q1313520腕表

怎樣捕捉引力波(引力波來襲)2

積家也是很擅長機械表(包括陀飛輪)的品牌,這枚腕表問世于2014年,傳奇之處在于擁有陀飛輪和三問兩大“頂配”級複雜功能的情況下,而且還是自動上鍊機芯(這意味着比手動上鍊機芯更厚),機芯厚度也僅僅為7.17毫米,這一點的确讓人刮目相看,當然,這也代表着積家的制表技術。這枚腕表搭載自動機械機芯,動力儲備45小時,18K白金材質,表徑41毫米,防水30米,限量75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鍊系統由一枚配置鉑金部件的外緣擺陀操縱,透過表盤上的小視窗一覽無遺。随着腕表佩戴者的手腕動作,鉑金擺陀圍繞表盤旋轉,為主發條上鍊。

高珀富斯Invention Piece 2(新基礎發明2号)腕表

怎樣捕捉引力波(引力波來襲)3

高珀富斯雖然很年輕,但是在陀飛輪技術上非常努力。這枚腕表的8點鐘位置是一枚上下倒轉了的雙體陀飛輪,通過這枚30度雙體陀飛輪讓觀賞者可以從上、下及透過側面的弧形小窗欣賞其轉動時的美态。1點鐘位置是第二個雙體飛輪系統(非上下倒置),讓人可以從上面欣賞陀飛輪系統的正面。因為搭載了兩個雙陀飛輪系統,每一個系統均有一個傾斜的陀飛輪裝置,而兩組陀飛輪系統以一個球體差動裝置串連起來,所以又稱為“差動四體陀飛輪”。

總評:雖然我們很多人對發現引力波的感覺仍然是“不明覺厲”,但是對于我們更熟悉的鐘表領域,不論是對未知世界心存敬畏的探索,還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制表精神都是科學精神的重要體現之一。而且,随着各種發現的日臻成熟,或許會有更多有意思的改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