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西部水務環保龍頭興蓉環境(000598.SZ)發布半年報,财務數據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達31.6億元,同比增長12.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8.38億元,同比增長18.33%;扣非後淨利潤為8.23億元,同比增長19.09%。截至今年6月份末,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2.44億元,同比增長61.62%。
據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運營、在建和拟建的供排水項目規模約860萬噸/日、 中水利用項目規模102萬噸/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模1.44萬噸/日、污泥處置項目規模逾3400噸/日、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規模8230噸/日;水務環保業務規模居全國前列。
水務環保行業人士對钛媒體APP分析認為,雖目前水務環保品牌進入相對穩定的競争格局,但随着環境保護深度的持續深入、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具備規模優勢、技術實力以及強大運營實力的水務環保企業仍面臨諸多的市場拓展機遇。
钛媒體APP注意到,這已是興蓉環境營收、淨利潤持續增長的第13個年頭,從2010年完成重組以來,公司業績便保持每年持續增長的勢頭。公司營收也從2010年的6.12億元一路增長至2021年的67.32億元,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從2010年2.36億元增長至2021年14.94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對應營收、淨利潤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速。
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離不開公司的規模優勢、運營實力以及技術實力。資料顯示,興蓉環境擁有70餘年供水運營經驗、30餘年污水處理經驗,具有行業領先的運營管理能力。同時公司擁有專業、高效的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多次參與編制國家及行業規範标準。
今年上半年,公司開展課題研究44項、技改技革項目15項,新增自主專利10項。公司持續開展“智慧水務”建設,将“互聯網 ”等新興技術手段集成應用于水務業務,實現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智慧化,不斷提升運營效率與服務質量。
圖注:興蓉環境近九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展望未來,随着環保力度的加大,具備技術實力及運營實力的水務環保企業将迎來較大的發展空間。據悉,國家“雙碳”背景下,環保力度持續加大,以垃圾發電為例,相關技術規範要求等不斷提高。今年年初,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垃圾發電标準化委員會組織編制《生物質電廠煙氣淨化工程技術規範》《垃圾發電廠垃圾池技術規範》《危險廢物焚燒煙氣淨化系統技術規範》等五項具有垃圾發電特性的電力行業标準,已由國家能源局批準,于今年3月22日起正式實施。對應行業标準越發規範的同時,也意味着對運營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上述背景下,部分技術不達标、不夠規範或是運營實力較弱的水務環保企業可能面臨市場流失、甚至慘遭淘汰的風險;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更有利于技術實力強、運營經驗豐富以及規模優勢顯著的企業發展。
基于對未來發展的信心,興蓉環境啟動了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按照該計劃的業績考核目标,公司2022-2024年的業績目标分别是71億元、80億元、90億元,未來持續保持穩增的态勢。
分闆塊來看,興蓉環境旗下垃圾焚燒發電、垃圾滲濾液處理等闆塊增勢迅猛,據公司2021年年報,垃圾焚燒發電、垃圾滲濾液處理營收分别為4.08億元、4.49億元,同比增長46.12%、72.01%。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運營、在建和拟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模達到1.44萬噸/日。
“目前垃圾處理對興蓉環境業績貢獻正逐步體現出來,随着新建項目的投産,将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上述行業人士對钛媒體APP表示。钛媒體APP注意到,目前公司萬興三期項目已獲市發改委核準批複,該項目是亞洲最大垃圾協同焚燒處置單體項目。
8月12日,興蓉環境公告,公司拟投資、建設以及運營成都萬興環保發電廠三期項目,總投資估算高達57.62億元;該項目将建設6條85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線,配套3台額定 55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800噸/日污泥幹化系統、800噸/日廚餘垃圾處理系統;建設廠區配套用房、廠區總圖工程、紅線外市政配套工程等。
據钛媒體APP了解,此項目建成投産後,每天能夠處理5100噸生活垃圾,所發近400萬度電量能夠供近100萬戶家庭日常使用;疊加已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該項目的落地,有望助力成都市生活垃圾焚燒率達到100%,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焚燒發電頗獲市場看好。東莞證券數據顯示,2006-2020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量從1137.60萬噸增長到1.46億噸,複合增速達到20.00%,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快速成長。2006-2020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率從14.52%增長到62.29%,逐年攀升,垃圾焚燒逐漸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
據去年5月份發改委發布《“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要求各地加大财政資金投入力度,到2025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80萬噸/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65%左右。預計到2025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約13.81萬噸/日的增長空間。
東莞證券分析認為,在政策目标的引導下,各地有望增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以滿足不斷增加的垃圾焚燒處理需求,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有望迎來較好發展前景。(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張海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