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ID為緩緩歸的豆友今天在豆瓣八卦來了小組發帖,以自己血的教訓向大家示警,自己在去雲南旅遊的時候吃中毒了!而讓她誤食的很可能是外來入侵的危險物種——福壽螺!
盡管已被多個城市明令禁售,但是因為其價格低廉,很多黑心飯店為了賺錢依然會購入之後冒充田螺銷售給顧客食用。
四五個田螺就讓她痛不欲生?
以下是緩緩歸的描述,她在今年二月去大理旅行的期間,在古城一家飯店吃了一份“醬爆田螺”,因為感覺比自己平時吃到的螺肉大,就詢問了店主,“當時店主告訴我說是洱海的田螺,但是我吃的時候心裡打咕噜,因為它很大很脆,跟小時候吃的田螺不一樣,所以我隻吃了大概四五個。”
但是更可怕的是,大理這家飯店用福壽螺假冒田螺并不是孤例,實際上在十一年前,2006年的北京就爆發過一起受害人數接近百人的福壽螺感染事件!當時震驚全國,也是因為這一事件,才讓多城市将福壽螺列為禁售的食材。
入侵水稻等農作物,危害大,在村裡很常見!
福壽螺所攜帶的寄生蟲學名叫做“廣州管圓線蟲”,如果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首先侵襲肺部,然後随着血液進入腦部,會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與腦膜腦炎,出現頭痛、頭暈、發熱、頸部僵硬、面神經癱瘓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癱瘓、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福壽螺外觀與田螺很相似,我找了很多對比圖來看,發現真是傻傻分不清楚,特别是烹饪了之後,外觀更是看不出太大差異了。
△左邊是田螺,右邊是福壽螺
福壽螺原産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作為高蛋白食物被引入廣東,但是因為口味不佳,被廣東“吃貨”們無情抛棄,很多做了飼料,并很快從農田擴散到了天然濕地。由于其強勁的繁殖能力和适應能力,福壽螺曾造成華南、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14個省市嚴重的生态破壞。
你可能對福壽螺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也許你早就在現實中見到過它,或者見到過它産的極為美麗的、粉紅色的卵。
先來張小清新感覺十足的福壽螺卵給大家緩緩:
但實際上它已經對我國生态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各地的水田、水庫、湖泊都有福壽螺的蹤影,沒有密集恐懼症的我看着那成片的粉紅色卵塊也可以說是感覺非常的可怕了。
福壽螺和田螺的區别:
▌1、福壽螺的外殼顔色呈黃色,田螺的外殼顔色則為青褐色。
▌2、福壽螺椎尾則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長而尖。
▌3、福壽螺螺蓋則偏扁,田螺的螺蓋形狀比較圓。
▌4、福壽螺的肉顔色較淺,多為黃白色,而田螺的肉多為青褐色。
不僅僅是福壽螺,就醫一定說清楚吃了什麼!
今天說的重點是福壽螺,但我又不僅僅想說福壽螺,實際上,我們日常喜歡吃的很多東西,醉蝦、醉蟹、小龍蝦、牛蛙、田雞中,含有的寄生蟲也都非常多,一旦烹饪不熟,也是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如果自己在食用這些食品之後不舒服去醫院看病的時候,一定要跟醫生講清楚自己吃了一些什麼東西,否則一般很難聯想到是寄生蟲導緻的感染。
比如蝦、蟹和小龍蝦上常常攜帶的寄生蟲是肺吸蟲,“人體寄生的肺吸蟲,在國内有衛氏肺吸蟲和斯氏肺吸蟲兩種。浙江省是肺吸蟲特别是衛氏肺吸蟲病的流行區,該病可通過生吃或半生吃淡水螃蟹、河裡的蝦、小龍蝦等獲得。發病後,患者可能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血痰、胸痛等症狀,與結核病典型症狀極為相似。”
最後,無論是紅肉白肉,無論是養殖還是野生,生吃有風險,外食請謹慎。淡水水産一定要吃全熟的,深海水産偶爾生吃切勿上瘾。希望大家都不要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用畢生的健康做代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