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綠色礦山生态圖

綠色礦山生态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20:11:23

綠色礦山生态圖(開辟地上地下兩片沙漠綠洲)1

編者按:

唐代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奇特壯麗風光流傳了千年,也将浩瀚無邊黃沙漫天的蒼涼之景躍然紙上。大漠沉澱着曆史的塵埃,風沙卻也帶來時代的希望。幾百年來,改造沙漠的夢想從未止步。

2011年4月15日,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創業團隊來到毛烏素沙漠腹地的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安營紮寨。推沙丘、築道路、架電線、豎井架、挖井筒,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旅。36個月時間,一座特大型巴彥高勒煤礦誕生,創造了同類礦井建井工期的國内紀錄。他們用雙手建立起了一片綠洲;在傳統煤炭采掘行業的荒漠中,他們以科技為武器,在地下建成了智慧礦山的新綠洲。

近日,本報記者來到巴彥高勒煤礦,到地下600米的采煤工作面,體驗智慧礦山帶來的行業革命。

綠色礦山生态圖(開辟地上地下兩片沙漠綠洲)2

△在毛烏素沙漠腹地,山能淄礦集團建起了一片綠洲。

(1)地上采煤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

陝西榆林和内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之間,有一片面積達4萬餘平方公裡的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2011年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投巨資,在這裡建設現代化礦井巴彥高勒煤礦。第一代創業者們在風沙中前行,克服惡劣自然條件帶來的不便,2014年4月29日,一座特大型煤礦在拓荒者的手中誕生,創造了同類礦井建井工期的國内新紀錄。

如今的巴彥高勒煤礦早已綠樹成蔭,成為毛烏素沙漠綠洲的典範。在礦區内,愛惜每一株花草樹木成為工人們的員工守則。行走在巴彥高勒煤礦,茂密的植被中鳥語花香,讓人不禁有着塞上江南的錯覺。

綠色礦山生态圖(開辟地上地下兩片沙漠綠洲)3

△在毛烏素沙漠腹地,山能淄礦集團建起了一片綠洲。

這裡産煤不見煤。行走在巴礦的廠區裡,讓人想像不到這裡都是一些天天與煤打交道的煤礦人。剛剛上井的礦工,頭戴安全帽,幹淨整潔的工裝,甚至連煤灰都不多見。

據巴彥高勒煤礦礦長王根盛介紹,自礦井開工建設以來,他們把“打造綠色礦山,構建環保型企業”擺在重要位置考慮。在礦井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在礦區植樹造林面積達到116556平方米。廠區運煤道路建設有1200米長的防風抑塵網,安裝了噴霧降塵系統;建設了煤泥棚、砂石料棚、自動化砼攪拌站,建成生活污水處理站和礦井水處理站;埋設20公裡外排水管線;固體廢棄物用于回填工業場地、築路鋪墊、回填井下巷道。一個環境優美舒适、無污染、生态文明的新型現代化礦井讓每一個巴礦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果說地上的綠洲,是煤礦人改造自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見證,那麼井下“綠洲”的建設,則是一場革命,颠覆了傳統煤炭采掘行業。

“311305工作面的照明系統有點問題,請馬上處理”。 7月16日10:00許,在巴彥高勒煤礦智能化綜采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主管王際新正實時指揮井下作業。随即,監控中心員工謝海剛到場處理故障。

随着王際新指端的轉動,畫面切換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他緊盯着屏幕中采煤機的行進軌迹,輕點屏幕通過鼠标來調整311305工作面49号煤壁的液壓支護,收起支護闆,讓采煤機順利采掘。采煤機剛剛經過的48号煤壁的支護闆緩緩降下,落下的煤炭則在刮闆運輸機傳動下,快速運走。

電腦采煤、地面控制采煤,徹底颠覆了多數人對傳統煤炭采掘行業的認知,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智慧化系統?

巴彥高勒煤礦生産副礦長張忠玉說,對于煤礦而言,少人則安、無人則安。井下少一個人就少一份風險,依靠科技創新減少人員,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效途徑和治本之策。為實現這一目标,淄礦人進行着不斷探索和實踐,通過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改造讓産業煥發新的生機。“智慧化礦山就是一場革命,改變原有的生産、開采、管理和思維模式。有很多人認為煤礦智能化就是拼設備和投入,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智能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煤礦生産的重大變革。需要采、掘、運的環環智能,更需要系統持續高效運轉。”一直以來,煤礦生産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行業,通過智能化改造後,變更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消除了很多井下的工種,卻也對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巴彥高勒煤礦定位高端,與國内權威科研院所進行合作。2016年順利通過了國家863項目“綜采智能控制技術與裝備”的驗收,取得國家863項目示範工程執行報告,完成厚煤層綜采裝備人機智能技術及其融合研究與應用項目,并榮獲山東省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863項目共申請國内發明專利8項、發表論文5篇。

(2)智能操控讓安全生産看見未來

為更好了解智慧化礦山,7月16日,記者跟随礦長王根盛來到地下600米的采掘工作面。

乘坐罐籠大約2分鐘下到地下600米作業區域。記者領略到了傳說中“開車去挖煤”的巴彥高勒煤礦特色。

井下大巷道高約4米,寬約6米。在井下,人車、工程車、灑水車、清掃車、升降車、鏟闆車等各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

以打造“十五分鐘工作圈”為目的,巴礦安裝了井下智能交通物聯網系統,建立了包含車輛定位、區間測速、信号燈控制等功能在内的井下“交通管理”系統,實現了井下車輛管理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提高了車輛運行的安全和效率。參照“公交車”“出租車”運行模式,在井下設立了多個人員和物料站牌,實現了人員的集中運輸、物料的集中轉運,人員運輸公交化、物資運輸快遞化的智能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煤礦的井下支護,是一項基礎也是關鍵的設備。煤井的支護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代表着煤井的安全系數。

綠色礦山生态圖(開辟地上地下兩片沙漠綠洲)4

△工人正在操作機器進行智慧化采煤。

在巴彥高勒煤礦井下寬300米的工作面上,裝配了175套液壓支架,每套支架重達46噸,一套支架60多萬元,可以抵得上一輛奧迪Q7汽車的價格。就這樣井下175輛“奧迪”車,成為煤礦安全的保障。

采訪中記者發現,這175套液壓支架與傳統液壓支架不同。煤礦綜采工作面裝有全套智能化開采控制系統,已實現液壓支架工作面中部跟機自動化和采煤機、液壓支架、泵站、運輸設備的遠程控制和“一鍵”啟停等功能,采用智能化開采技術後,采煤工作面的綜采設備運行由智能化控制運行和人工現場巡視完成,減少了人工投入,有效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采煤機順着液壓支護頂起來的工作面進行切割采掘。要實現智慧化,就需要自動及時調整支護闆的位置,在采煤機通過後,液壓支護系統将采掘過的區域支護起來,防止沖擊地壓造成垮塌。

在正常工作的工作面上,隻有6名工人。其中一人為采煤機“司機”,司機并不在采煤機上操作,而是在液壓支架外側,用手中的遙控器來控制采煤機的方向和速度。另外一人根據采煤機的行進路線,微調液壓支護系統,而調整的工具也是手中的遙控器。可以說,采煤工人手中的工具就是遙控器。

綠色礦山生态圖(開辟地上地下兩片沙漠綠洲)5

△工人就智能化采煤系統進行介紹。

不見礦工身和影,隻見煤炭滾滾來。

煤礦排水始終是一個行業性的難題,也是制約煤礦安全生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長期以來,為解決煤礦排水的問題,行業采用的都是使用水泵來抽水。但是煤礦特殊的條件決定了抽水時間和水量是沒有規律可循的,隻能是随時有水随時抽。為此,井下有一個特殊的工種叫“水泵司機”,崗位職責就是盯着來水和水泵,随時啟動水泵抽水。

但是在巴彥高勒煤礦,水泵司機出身的生産服務中心主任孫賓,将在8月底直接取消了這個崗位。“我們通過智能化改造後,水泵可以根據來水水位自動報警,然後地面控制人員可以随時啟停水泵。我們井下一共170多台水泵,按照傳統的辦法,一個水泵需要固定一個人。如今,我們通過智慧化改造,一個人可以維護30-50台水泵。依靠智慧化改造的水泵,将電源線作為控制線,降低了維修率提高了使用效率。我們的‘水泵司機’由原來的固定崗變成了遊動崗,到8月底可以減少100人左右的用工。”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巴彥高勒煤礦智慧化探索已經取得顯著效果。今年6月份在巴彥高勒煤礦舉行的一提雙優智慧礦山建設現場推進會上,該礦的智能化建設得到了業界一緻贊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王國法表示,利用科技的進步來實現安全高效綠色開采和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實現與社會協調發展是大勢所趨。煤礦智能化建設是煤礦綜合機械化的新發展,是煤炭生産方式和生産力革命的新階段,是煤礦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煤礦智能化能讓煤礦工人更體面、更有尊嚴地工作。(魯中晨報記者 孫銀峰 通訊員 弋永傑 孫業偉 譚啟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