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秋季滋陰防燥怎麼辦

秋季滋陰防燥怎麼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4:04:12

秋燥有溫涼之分,到底要滋陰降火來潤燥,還是溫補滋養來潤燥?

承接昨天的話題,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今天繼續教你分辨涼燥,以及不同情況的涼燥有何應對食療方。

辨涼燥:症狀“幹寒”為主

深秋寒氣漸重,故以涼燥為主;因地域因素,北方以涼燥為主;平日體寒之人感受燥邪之後也多發為涼燥。

肺受涼燥之邪肺津受損,也會出現一系列涼燥症狀,幹燥症狀與溫燥類似,但無紅腫熱痛等溫熱之症,可見熱輕惡寒較重、頭痛無汗、鼻咽幹燥、口渴喜熱飲、咳嗽痰少、唇燥不渴、皮膚幹燥、舌質淡紅,舌苔薄白少津等症。

溫潤有方,各取所需

如在秋天出現風寒感冒症狀且伴随“幹燥”症狀,多是被涼燥所傷。食療宜辛開溫潤,食療方可以用杏仁、紫蘇、生姜煮瘦肉粥或瘦肉湯。

如無感冒症狀,僅是“幹寒”之症,食療宜甘溫濡養。可以用核桃、芝麻和糯米一同煮粥。

不便烹饪的朋友,可以通過适量吃些麥芽糖來溫潤秋季的涼燥。

秋日解燥食療方

适合涼燥

秋季滋陰防燥怎麼辦(秋季溫燥涼燥怎麼分)1

核桃芝麻糯米粥

材料:

核桃6顆,黑芝麻一小勺,糯米50克,紅糖适量(2人份)。

做法:

1.糯米先下鍋熬粥;

2.核桃取仁,和黑芝麻一同放入幹鍋炒香後搗碎;

3.熬至糯米軟爛時加入核桃仁黑芝麻碎,紅糖化開後攪拌均勻即可出鍋。

功效:

溫中補虛,生津潤燥。适合人群:體虛燥傷者,常見口幹咽燥喜熱飲、幹咳少痰、皮膚毛發不榮潤、大便幹、抵抗力比較差,舌質偏淡或偏白,苔幹者。一般人群秋日防燥食療一周一次,平素體虛或體寒者或感受涼燥者更适合。

黃穗平點評:

核桃仁性溫,味甘,歸腎、肺、大腸經,能補腎、溫肺、潤腸;黑芝麻性平,味甘,歸肝、腎、大腸經,能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糯米性溫,味甘,歸脾、胃、肺經,能補中益氣;紅糖性溫,味甘,歸脾、胃、肝經,具有健脾暖胃、緩中止痛的功效;上述搭配食用,共奏溫中補虛、生津潤燥之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