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與和“違” 就是錯雜、變化、殊異。很多點畫在一起,就要多樣而不雷同,豐富而不單一,要互為差異,各自矛盾,參差不齊而又共處于同一結字之中。如 “三” 字,有一種寫法是第一畫是方頭,第二畫是圓頭,第三畫則介乎方與圓之間。這樣就多樣、變化而不雷同,字形就豐富多樣了。
違與和
所謂 “和” 就是違而不犯。也就是和諧、整齊、協調、有序、一緻。在整個字中沒有越規的點畫,彼此非常親密。 “和” 的前提就是要避免各家各派不同的筆勢湊在一起,令其自然協調,那就達到 “和”的要求了。二、主與次每個字都有主筆,正如山水畫中的主峰。主筆安排妥當而合理,就大局定,重心穩了。當然,有些字還有次主筆。主筆,次主筆和餘筆互為映襯,就相映成趣了。主筆或在中宮,或在四周,要靈活對待。主筆關系到風格。取直勢的字,主筆着重在豎畫;取橫勢的字,主筆着重在橫畫。
主與次
三、 欹與正“欹” 就是險絕,不正的意思,隻是正而沒有欹,字就不生動;隻有欹二沒有正,字就不安穩。有正有欹,才既穩當而又生動。這就是追求妍。所謂取妍,就是取得欹正互生的意思。當然,也因風格不同而異,比如歐陽詢的字偏于正,李北海則偏于欹。從寫字習慣來看,點畫一般總是從左下向右上運行比較順手,而且也符合眼睛觀察重心的習慣,漢字結構的先天之美酒隐含了這個 “欹” 字。所以,這個 “欹” 字就近一步完成了漢字升華為藝術的一個重要條件。此外,即使是對稱的字,結體也不能左右絕對相同,總是參差避讓。主筆的位置,次筆的搭配,還應有所偏重或強弱。這樣,就打破了平淡呆闆的局面。
欹與正
至于 “正” ,也不能理解為畢恭畢敬,毫無姿态;反之,以欹為主,也不是欹而不穩。 “正” 是相對于 “欹” 而言的, “正” 隻是姿态更含蓄些。在整篇字中,一味 “欹側” 為尚,就使人感覺輕浮不穩重;一味地 “正”,又嫌呆闆。所以整篇的字應該遵循每個字的結體特點,因勢利導地或正或欹,時有變化,才能體現節奏感。四、虛與實虛實相生,就是點畫的合理安排,或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書法結體,俗稱間架結構,這本是建築上的術語。建築物要靠實物——磚瓦木料體現,而真正為人們使用、活動的卻是它的空間(不同形狀的空間)部位。合适的建築空間,給人以舒服、暢快的感覺。印證到書法上,固然要在實處(如點畫形态的美觀、筆勢的變化多姿等)給人以美感,但是更重要的,也是更難的,卻是要在安排好每個字的空白之處。空白的合适安排,就取決于點畫組合關系的妥帖或巧妙與否。
虛與實
尤其在寫點畫較多的字時,不但上下左右的偏旁關系要注意避免比例失調,還要把握彼此之間的适當距離和自身的粗細程度。隻是在落筆于實時,注意到虛處,才能黑白相當,虛實相生。這個規律,初學者往往不大注意。要懂得以實為主的地方,虛處則特别可貴,譬如墨迹飽滿之處,飛白特别生動,才富有立體感。因此,我們臨書時,既要按照特定的行筆軌迹及提按轉折寫出每一筆的不同形态,同時也要注意不同形态的點畫之間的妥善關系,這就是 “結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