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下方卡片,關注我
這幾天,好多粉絲給我發來這張圖。
咳咳,所以,我們這屆家長又出名了?
被全深圳人民安上了一個“會鬧”的美名。
末了,還給戴上“戰鬥力爆棚”和“銳意改革”的兩頂高帽子。
雖然,并沒經得我們的同意!
還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呢,你!
很多粉絲朋友委托我,一定要為這屆家長正個名!
說深圳家長厲害,不否認,我們大哥不說二哥。
但要說我們這屆家長特會鬧,我們就不能承認。
“醫鬧”已經臭大街了,我們這屆家長可不想當“校鬧”。
事實上, 我們從來都不是“校鬧”。
說我們會鬧,你全家才會鬧。
弄出幾次“大動靜“,還不是因為這屆娃倒黴,奇葩事都落到了他們頭上。
雖然都叫“鬧”,但鬧的性質截然不同。
#1
Dr小魚
這次中考落榜“鬧”事件,我本來不想寫,但很多家長在後台催我寫。
要知道,每個人立場不同,看法也不一樣,誰也難以說服誰。
但是他們說“不需要說服誰,隻需要幫我們表達一下我們的想法。”
一定要讓全深圳市民知道,這次的“鬧”和前面幾次“鬧”有本質區别。
我們這屆家長不背這個“會鬧”的惡名!
确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之前的幾次事件都不叫“鬧”,而應該叫“建言獻策”,“合理訴求”。
所謂“合理”,就是有法可依。
但這次的中考落榜事件,能找到可以依據的法理所在嗎?
從國家恢複中高考以來,每年都有落榜的人,高分落榜、滑檔的人也不在少數,更不要說低分落榜的。
什麼時候聽說過落榜了、滑檔了,怪學校、怪政策、怪宣傳,哭鬧着要重新錄取的事?
社會的公平,來自于對規則的尊重。
破壞規則,必然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正如這位家長說:
如果給今年落榜的考生重新錄取安排學校了,對去年落榜的考生公平嗎?
是不是往屆落榜考生都要聯合起來鬧?
有人想推翻錄取結果,想擴招高中園,就有人不同意。
你想破壞規則,就攔不住别人不準你破壞。
比如,這幾位高中園學生就極力反對。
所以,隻要不按規則行事,就必然造成更大的混亂。
#2
Dr小魚
關于這一次的落榜“鬧”事件,衆多家長認為“可以理解,但不支持”。
微博“深圳中考超話”上,學生的觀點比家長更為鮮明:
如果分數夠了,沒填志願的都能得到擴招,那550 ,560 滑檔的能不能重錄?
#3
Dr小魚
中考和高考的殘酷性,就在于“一錘子買賣”。
最後能錄取到什麼學校,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偶然,就是運氣,有人運氣好,有人運氣差。
這沒辦法,是天意。
必然,就是成績和志願。
這是我們能掌控的。
無論中考,還是高考,都是7分靠成績,3分靠志願。
要想錄取到好學校,首先要把成績抓上去,隻有分數是硬通貨。
隻要成績好,哪怕滑檔,甚至落榜, 也有大把私立學校搶着要。
衆多私立學校給550 以上學生免學費,國際學校甚至開出百萬獎學金招募高分滑檔學生入讀。
其次,要志願填得好。隻要填報合理,梯度适中,就能保障再怎麼滑檔都有書讀。
填志願是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中招錄取的規則,最低分數線怎麼劃出來的,這位中考生都研究得明明白白。
搞清錄取規則,認真分析孩子成績和所選學校情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把志願的梯度拉開。
這些都是填志願最基本的要求。
每個家長都應該認真學習,好好掌握志願填報規則,否則三年後再遭遇滑檔、落榜,又去接着鬧?
#4
Dr小魚
這屆中考生确實不容易,三年初中,三年疫情,經曆長時間網課,反複延遲開學,又經曆雙減、指标生新政……
這屆家長在陪伴孩子經曆這一切後,也變得更加強悍堅韌。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但這屆家長不是“會鬧”,更不是“校鬧”,也永遠不當“校鬧”!
請不要再用“最會鬧”來定義這屆家長,因為絕大多數的我們都不同意!
今年由于政策變化,确實有不少孩子滑檔到自己不喜歡的學校。
但他們和他們的父母并沒有去鬧,也拒絕去鬧。
他們默默拾起書本,開始更加努力學習。
因為,他們相信,中考隻是個驿站,未來三年才是人生的關鍵。
因為,他們相信,隻要今天努力,三年後必将重新笑傲。
高考成績既不按中考分數、也不按高中學校排名來确定。
三年後把自己名字寫在學校紅榜前幾位,才是證明自己最好的方式。
與大家共勉。
這屆家長,我們一起努力,YYDS!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