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生活的間歇,忙裡偷閑利用周末時間組團去了趟洛陽嵩縣白雲山,欣賞美景,愉悅心情。
在鋼筋混凝土的大方塊裡生活的當代人,每日被996、育兒、柴米油鹽、房貸,車貸等重重圍困,難得有靜谧的閑暇時光。
也許隻有像白雲山這樣的好山好水,才是大自然留給人們的最後的饋贈,在這裡你才能暫時忘記功名利祿,擺脫患得患失,思索與回歸初心!
前站: 陸渾水庫
陸渾水庫位于黃河流域伊河中遊洛陽市嵩縣田湖鎮陸渾村附近,是國家六十年代修建的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的大型水庫。
陸渾一詞,頗有曆史淵源。陸渾戎,屬姜戎一支,乃炎帝苗裔。西周初年遷到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年與申侯一道殺了那個昏庸的“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公元前638年,遷到今河南洛陽伊川。
隻有美景而沒有曆史文化底蘊,是缺少靈魂的。有美景、有人文,才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生動寫照!先在陸渾水庫下榻一晚
早上的陸渾水庫,水很清澈
一望無際的波光粼粼,令人心曠神怡。它雖沒有大海的浩渺,但“小家碧玉”的氣質,别有一番風味!它就靜靜地在那裡,不驕不躁、與世無争,仿佛在向你無聲訴說着自己的故事,望着水面,你完全可以停止思緒,靜靜感受這一份美好;沿着周圍散步,盡情享受這一份惬意!
初見白雲山
陸渾水庫隻是開胃小菜,即将開始正餐。
自駕車經過層層疊疊、驚險刺激而又峰回路轉的“山路十八彎”後,終于到了白雲山景區。
行駛在這盤山公路上,駕車都費勁,令人驚奇于當年的築路工人是如何開山辟路的,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耐力與韌勁。
白雲山半山腰的門牌
到達預定的賓館
走在山間的台階上,體驗山勢的落差,縱覽兩邊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綠色。
山間景緻,藍天、白雲、綠樹相映成趣,是那麼的和諧。隻有置身這樣空曠的天地之間,才能感受大自然的瑰麗與包容,身處自然,才能真正地靜下心來,遠離城市的喧嚣,感悟古人說的“天人合一”之道。
白雲山-九龍天橋
現在幾乎每個景區都有玻璃棧道的項目,白雲山也不例外,白雲山的叫“九龍天橋”。這個名字起得好,使人聯想到“飛龍在天”,看它的造型就像一條飛龍或一座橋橫穿空中,叫“天橋”确實形象。
走在天橋上,左右和下面盡皆是景。有陡峭的山壁、遠處的青山、俯瞰下去是潺潺的流水。在空中觀景和在地上時,是完全不一樣的視角和體驗。從空中去看,更開闊,更舒暢,人在空中,就如飛鳥一般自由自在。
你置身空中的風景,在地上的人也以你為景,正如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白雲山的山
白雲山平均海拔1800米,主峰玉皇頂海拔達2216米,不僅是洛陽白雲山的最高峰,也是河南省八百裡伏牛山的主峰,有”中原極頂”之美譽。
先說說玉皇頂之外,九龍大峽谷的山。大峽谷的山,不能算雄和險,但充滿了幽和美。它如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一樣,内斂而秀美,微笑着看着你,友好而恬靜。
白雲山的水
白雲山的水是有靈氣的,它随着山勢的高低起伏而呈現不同的形态。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有嘩嘩流淌的山間小溪,有靜谧的湖。
山水是不分家的,山塑造水的形,水賦予山的靈性。當你站在瀑布下面向上看,你會發現最柔軟的水竟可以如此有氣勢,飛速落下的強勁水流擊打着岩石,激起紛飛的大水花,讓人懷疑岩石是否能感覺到痛;空中飄散下來的小水花撲在你臉上時,是如此清涼,是如此沁人心脾。
當你看着潺潺小溪時,頓生溫柔之感;聽着咚咚的水流時,好似聽着美妙的音樂,令人如癡如醉。
當你站在湖邊,兩邊的樹林倒映在水面,在光與影的交錯中,演繹一場視覺盛宴。
有時候,我們真羨慕古人,有大把時間和閑情逸緻,去遊曆祖國的名山大川。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而折腰,寄情山水田園之間;李太白,寫過“難于上青天”的蜀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天上來”的黃河之水、“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天門山,祖國的名山大川為李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詩仙之名;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遊遍祖國名山大川,寫成煌煌巨著《徐霞客遊記》,澤被後人。
白雲山之行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駐點,短暫的休憩,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