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為什麼不當皇帝?第347篇解讀《中庸》(13)――尊重人性的處世之道:“忠恕”就是“中庸”,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孔夫子為什麼不當皇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347篇解讀《中庸》(13)
――尊重人性的處世之道:“忠恕”就是“中庸”
作者:紅嶺浸道
引子
古代先賢的著作,包含着極深刻的哲理,對個人的認知和修養作用極大。但許多人因為“文言文”難讀,就放棄了。
筆者由于機緣巧合,對“文言文”不怎麼“畏懼”,所以能夠細讀,并收獲巨大:從古人的見解中參悟出了人生大道!
因為如此,我鬥膽将自己對一些“古代經典”的解讀和體會分享給大家,使得大家再遇到這些“文言文詞語”時,能夠輕松理解。
下面是按原文順序解讀的《中庸》部分内容,不一定對,給您提供一個新視角而已。
為什麼要以“鸢飛”、“魚躍”喻其“上下察也”?
此處的“鸢飛”、“魚躍”,是以其代指天下的所有事物。“鸢飛戾天”,鳥在于上飛翔時還發現鳴叫聲;“魚躍于淵”, 魚兒在深不見底的水中歡快地遊。
不論是鳥兒、還是魚兒,都必須仔細觀察才可看得清。
《中庸》文章在這裡提到要仔細觀察“魚遊鳥飛”,就是提示讀者,天地之大,需要觀察的事物之多,必須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觀察”上,“察乎天地”已經非常艱難。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是說什麼呢?
“君子之道”,即是“中庸”。
“造”的意思是,起源與運行,“說話聲随着人的行動漸近又漸遠”稱為“造”,其聲音沒有顧忌。
“造端乎夫婦”,就是“中庸”起源于“夫婦”,連普通的“男女”“夫婦”放開自己時都可以随便做到。
這兒主要指的是“觀察”之能,普通人也能夠觀察不少東西。
“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說的是聖人君子們“觀察”的範圍和層次更高深。除了自然事物,聖人君子還能夠觀察到社會運行的規律和人心。
孔子為什麼特别強調“道不遠人”呢?
前面提到了“察乎天地”,表達的是聖人對世态人情的“察”,是對人心規律的“察”。
人在社會上,就是要與人打交道。馬克思曾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說得就是,人生在世就是與人打交道。
既然是與人打交道,則必須要“看清人性人心”,看清了人心人性,則可以“依人心人性”而走自己的“道”。走自己的道,就是聖人之道,就是“中庸”。
因此,“道”是跟人性規律相結合的,故“道不遠人”。也可以說“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為什麼舉例“執柯以伐柯”?
“執柯以伐柯”,我們知道“柯”就是“斧柄”,拿着帶柄的斧子去伐一個斧子柄,是可以“随時比量着”的。
與“行道”之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比照着他人的人性規律和人心”去行道一樣,可以随時校正自己“行道”的效果。
所以說“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這跟“執柯以伐柯”一樣的,随時調整校正自己的行事風格,從而适應他人。如果所行不适應,則必須“改”!改到“與人相适應為止”。
“忠恕違道不遠”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忠恕違道不遠”是《論語》等儒家經典中孔夫子一句如雷貫耳的經典之語。可兩千多年來,千人千解,莫衷一是。
子思在《中庸》中的解釋,我認為是非常恰當的,是反映孔夫子“忠恕違道不遠”的原意的。
上節解讀了“道不遠人”,即行道就是與人打交道,而且還要不斷調整去适應周圍的人。
怎麼去“适應”周圍的人呢?孔夫子的辦法是“忠恕”!
“忠”,通常理解為對上要忠,即要對領導、對君主要“忠實”。堅決維護上級的尊嚴和權威,即使上級有錯也要盡可能為其掩飾。
“恕”,通常是對同級别、同層次,或者對下的做法,要“寬恕”,不能苛刻。通俗地說,就是他們有錯或認知較低都是正常的。通俗地講,就是“不要與下等人一般見識”!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指的不僅僅是對下而言的,對上而言也是如此。也即,自己處于上位時,希望下位者“忠”,則自己對比自己更高的上位者也要“忠”;自己希望上位者對自己“恕”,則自己也要對低于自己的人“恕”。
自古人性不變,孔夫子從人性出發,總結出“忠恕之道”,也就是“中庸”,這是為人處世最為恰當的方式方法。
附:《中庸》相關内容:
詩雲,「鸢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