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朝聖之路》那篇文章,主要是講述自己的旅途感懷,這一篇就務實很多,隻說朝聖之路上遇到的那些人:
戶外經曆為零的法國小哥威廉嫁到巴斯克國的日本女人騎行朝聖之路的美國外科醫生分四次徒步北方之路的英國大叔......你多認識一個人,就多認識一片世界~
【旅途中第一個小夥伴】
夜班巴士前往法國邊境小鎮Hendaye,跟我一起下車的還有一個全身戶外裝備的小哥,背包,登山杖,梳一個小辮兒,彼此交換一個眼神就知道我們命中注定要結伴出發了!
他是法國人,叫威廉。我問他全名是不是威廉華萊士,他說來走北方之路的人應該都有一顆《勇敢的心》。
我們一起走過法西邊境的比達索阿河大橋,正式進入西班牙境内的伊倫,這裡是北方之路的官方起點。
不需要地圖,一路上隻要沿着醒目的黃色箭頭标記走就行,第一天的風景就超棒,走在坎塔布列尼海邊山脊上,眼前一片蔚藍遼闊。
爬山時我注意到威廉的步伐有些沉重,問了一句才知道這是他第一次徒步,對于“850km全程步行”完全沒有概念。不過我跟他有一個共識:徒步旅行不是競速比賽,毅力比體力更重要,貴在堅持。
中途我跟同伴阿芝遇到,配合她速度走得比較慢,威廉先行出發,沒想到當天晚上又在Doce Tribus朝聖者之家再次遇見。
做了攻略的威廉早就打算入住這家赫赫有名的天堂朝聖者之家,而我們則是誤打誤撞找到的。
管理員老奶奶說:“No wifi here, because here is paradise!”
【朝聖之路的騎行者】朝聖之路并不隻有徒步一種方式,也可以是騎自行車,或者騎馬。
注意自行車和馬的标識
這一路,至少在北方之路上,沒有看到過騎馬的人,但是騎自行車的卻不少。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美國外科醫生。
那天吃完午餐跟着藍底黃字的貝殼标識前往拉雷多,沿公路爬升,身後是一個騎自行車的朝聖者,這段上坡他選擇步行推車,速度跟我一緻,看上去有點吃力。
我索性停下來等他一起走,聊會兒天。他來自美國人,獨自一人來走朝聖之路,很驚訝遇到我這個中國人,因為這條路鮮有中國人走。
他是外科醫生,沒怎麼鍛煉身體就直接來走朝聖之路了,一邊說一邊指指自己腰間的大腹便便:“徒步對我來說有點難,時間也不夠,所以我選擇騎車,體力還是差勁,陡一些的上坡我都靠推。”
我說我的同伴準備也不充分,腳踝還傷了,她已經搭車到拉雷多等我了。他問我同伴傷得重不重:“Ankle(腳踝)or achilles(腳踵)?”(果然是外科醫生的專業視角)
我回答:“Ankle。”
他覺得問題不算嚴重,說:“She need rest。” (她需要休息)
我說:“She need a bicycle。”(她需要一輛自行車)
他笑了,說:“Motor one better。”(最好是摩托車)
之後上坡結束,他開始騎上自行車,說還有30多km的路要趕,先走一步,我跟他揮手再見。結果傍晚在拉雷多,人頭攢動複古遊行的街頭,居然又遇到了外科醫生大叔.
他到拉雷多趕上複古遊行節日,于是就決定不再繼續往前騎,還驚訝于我走路居然這麼快就到了。
寒暄了一下,告别時希冀江湖再見,朝聖之路永遠不缺相遇或重逢。
還有一次在阿斯圖裡亞斯,百無聊賴地走在公路上,還是上坡,旁邊有一個獨自騎行的姑娘。
她從我身邊緩緩經過時,很認真地轉過臉來對着我,微笑着說了一句:“Well Camino!”
33天北方之路上聽過無數次的“Well Camino!”,隻有這一次讓我最難忘。當時還想加快步伐跟她同行一段,無奈小姑娘的體力遠比美國外科醫生要好,上坡的速度也不慢,我步行是跟不上了。
不出意外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這個騎行的歐美姑娘,現在我也不記得她長什麼樣,但擦身而過這個問候的瞬間,我應該永遠不會忘記。
【隐居在巴斯克的日本女人】
徒步第4天,到達馬爾基納克塞門之前,因迷路誤打誤撞走進一個叫Larruskain的村子,坐落在山谷中。沒看到朝聖之路的标記,我尋思着找人問問路。
正好遇到了一戶人家在院子裡勞作,我就過去讨要些熱水,打算泡面吃。走進農家院子,發現女主人居然是日本人,她嫁過來已經在這裡生活19年了,她們的混血兒子也已經11歲了,還是母性基因更強大,小男孩還是一副東方面孔。
聊天中我說你們的孩子應該會熟練掌握西班牙語,日語和英語三種語言,男主人說:“我們不說西班牙語,說的是巴斯克語,我們是巴斯克人,這裡是巴斯克地區(Basque Country)。”
女主人說她6歲到9歲的那三年在中國上海生活過,中文名字叫蘇文,所以中文也可以說一些。
我沒好意思問她是怎麼嫁到這裡——巴斯克地區山裡一個隻有十來戶人家的村子,但他們生活真的很安逸:男主人在修剪草坪,女主人跟兒子一起給狗狗洗澡。
除了給我拿了一壺熱水,蘇文還送了我一袋日本的零食,裡邊是核桃腰果巴旦木葡萄幹,适合補充能量。
我問她之前有沒有遇到過像我一樣走錯路的朝聖者,她說:“everyday!”有些是走錯了,有些是想插近道,不過這些年來我是她遇到的第一個走北方之路的中國人。
吃完泡面之後,我休息到4點左右出發,也沒有什麼禮物,正好書包裡有幾張2019年發行的新版人民币,就留了一張10元紙币送他們當紀念。
無意中走錯路,卻撞見了陌生人的善意,看一番與世無争的田園生活。
【面包車移動超市】
到達Sebrayu的朝聖者之家時,我甚至都有點兒虛脫,白天在海邊吹風着涼,這會兒有點發燒。這家朝聖者之家地段偏僻,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沒有超市和餐廳,隻能自己做飯。
阿芝說在我到達之前,來了一輛面包車,面包車裡全是零食飲料蔬菜水果,也有香腸和紅酒,其實就是移動超市,專門給住在這裡的朝聖者提供物資補給。
她跟其他朝聖者一起買了一些吃的喝的,然後晚上大夥兒一起做飯吃,簡單但可口,還開了四瓶葡萄酒。
晚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八個人分享這頓晚餐,除了我和阿芝外,有一對老夫婦是美國來的,一個大叔是荷蘭來的,一個小夥是德國來的,還有一對西班牙的情侶。
我們所有人都是從北方之路的官方起點伊倫開始走的,隻不過出發時間不一樣,美國老年夫婦是9月5号出發的,計劃走到10月24号,老爺子說:“我們得慢慢走,畢竟是老年人”。
德國小夥跟同伴一起出發,但走了兩天他同伴就放棄了,因為受不了這麼枯燥辛苦,剩下他一個人走,也沒有計劃,每天走到累了就休息。
荷蘭大叔說自己來自荷蘭時,我就神秘兮兮地問他有沒有葉子,一桌人都笑了!美國老爺子說《朝聖之路》那部電影裡的四個夥伴中,荷蘭的那個胖子就是drug不離身,因此加拿大熟女對他印象特好。看來美國人一般都還是看過《朝聖之路》這部電影的。西班牙情侶說下午到達這裡時也是二臉懵逼,因為沒餐廳沒超市,他們也沒帶路餐,原以為要餓一晚上,沒想到有如此貼心的面包車移動超市服務,感覺是得救了!
“Salud,for our survival!”
【熱心的攝影大叔】
到達卡達韋多的Covi y Peter朝聖者之家時,天色尚早,管理員提醒每個人村子裡唯一一家超市7點半關門,我本來打算休息到7點左右去趟超市買些東西,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走在鄉村小路上,我隻是端單反相機随意拍了一張街景,結果被旁邊一個開車的大叔看到,他沖我揮揮手,示意我上車,還晃了一下手中的尼康D5300相機。
雖然叽裡呱啦一頓西語我也聽不懂,但還是猜到他的意思——“小夥子上車,我帶你去拍照,這會兒光線好!”
我也顧不上超市關不關門,先上車再說。旅途中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與陌生人的不期而遇。
他發動了車子載着我往北邊開,跟我預想的一樣,果然是帶我來到村子東北邊的La Regalina海角上去拍海岸風光,這個觀景點距離朝聖者之家還有2km多,地圖上有推薦,我覺得往返要走一個小時有點遠沒打算去,心想着明早飛個無人機航拍拍一下就好。
結果,直接被路邊大叔撿上車給我帶過來了,傳說中的心想事成啊!
傍晚的海角光線很棒,東邊的海岸線都是巨崖聳立,蜿蜒成波浪形,那是來時的路,近處的海灣海水是豔麗的墨綠色,海邊斷崖草坪上還有一個藍色的Ermita de La Regalina小教堂,夕陽逆光下一對老年夫妻攜手走過,浪漫唯美的畫面。
我跟大叔也沒啥交流,畢竟語言不通,隻是各自拍照,日落之後回到車裡,他又開車帶我回去,把我放在超市下車,彼此豎了一下大拇指,揮手告别。
心裡非常感激,是陌生人的熱心贈予我今日份的溫柔日落。
【4次走北方之路的英國大哥】
遇到英國大哥是在Mondonedo小鎮的朝聖者之家,我一度以為他是工作人員,然後他說:“我也是徒步的,這間朝聖者之家沒有管理員,等警察來了再交錢,不過我估計今天警察應該不會來了。”我說:“聽口音你是英國人吧。”他說:“是的。”我說:“你的倫敦腔太明顯了。”
之後在Vilalba的朝聖者之家青旅,又見到英國大哥,打了個招呼:“今天是漫長的一天。”他點點頭:“非常艱難。”
最後一次是在Miraz,已經到10月淡季,這個不起眼的村子隻有兩家住宿和一家餐廳,而唯一這家餐廳幾乎彙聚了所有今天到達這裡的朝聖者,毫不意外,再次遇到了英國大哥。
我坐在吧台吃晚餐,英國大哥吃完之後來吧台點了一杯啤酒,然後也請我喝了一杯。這次聊了很多:他是在英國倫敦西北部的一個小城工作,馬上快要退休。
讓我震驚的是,這是他第四次來北方之路徒步!
我一開始以為他是走了四次,後來才明白他是把整條北方之路全程分成四段,每次用一周多的假期走其中一段。
他一邊說一邊拿出自己的朝聖者護照,指着護照上的第一個戳給我看,是2017年8月在起點伊倫蓋的,那個皺巴巴的朝聖者護照已經跟随他兩年多,四次來到西班牙,而這次終于要到達終點聖地亞哥。
人生也像朝聖之路,會遇到很多人,多年之後,你早已不記得ta們的模樣,但卻會依然記得你們短暫生命交集裡的故事和溫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