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各個季節的養生湯?一到回南天,很多人都會覺得身上油膩、黏糊糊的,又總是想睡覺,渾身感覺沒勁兒,嚴重的甚至腰骨酸痛,腸胃不适,這個時候祛濕顯得很重要薏米祛濕很多人都知道,但薏米并非人人都能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一年四季各個季節的養生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到回南天,很多人都會覺得身上油膩、黏糊糊的,又總是想睡覺,渾身感覺沒勁兒,嚴重的甚至腰骨酸痛,腸胃不适,這個時候祛濕顯得很重要。薏米祛濕很多人都知道,但薏米并非人人都能吃。
專家說,從中醫的角度看薏米有“利濕”功效,但并非對所有濕熱都有效果,對濕熱程度輕的人有的一定作用,濕熱程度重的人就效果不佳。而且薏米“微寒”,長期大量吃,對身體會有反作用。
中醫講究辨證施藥,如果患者“藥證”,當然可以吃,但如果已經去除了藥證還吃,就不好了。另外對于孕婦來說,薏米是禁忌,還有體質消瘦的老人、孩子,或者濕熱傷津證、脾虛寒濕證的人,吃薏米也需要慎重。
那有沒有其他食物也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呢?當然有,例如——
土茯苓淮山豬骨湯豬骨500g,土茯苓100g,淮山100g,白扁豆80g,鹽适量,蜜棗1個。土茯苓、淮山和白扁豆都先用清水泡一泡,豬骨要用熱水煮一煮,把豬骨的油膩煮走,把全部材料,還有蜜棗放鍋裡,放入淹過材料的清水,大火煲開之後轉小火煲2小時。大火煲開後用勺子弄走油膩物。
功效:鮮土茯苓,鮮淮山煲豬骨,土茯苓除濕解毒、利關節;淮山健脾益肺、神腎生精,常用于脾虛洩瀉、虛熱消渴。而時下氣候炎熱,以鮮品煲湯,氣味鮮美清潤,土茯苓淮山煲豬骨湯有清熱生津、健脾祛濕之功,男女老少皆宜。
橫月利去濕湯這個湯不但清熱去濕,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材料:豬橫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先燒一鍋水,把豬橫利放入水中過一下水去腥;然後把豬橫利夾出,和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一同放入鍋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紫蘇沖菜浸花螺紫蘇沖菜浸花螺鮮美可口,微帶辛辣,有溫中開胃、祛濕除困的作用。
材料:鮮紫蘇葉150~200克,花螺400~500克,沖菜50克,姜絲、蔥花、紹酒各少許。
烹制:紫蘇洗淨,把葉與梗分離;沖菜切絲。在镬中加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和姜、沖菜、紫蘇梗,武火滾沸3~5分鐘後下紫蘇葉、适量鹽、油、蔥和紹酒便可,為3~4人量。
營養科專家建議:潮濕天氣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市民應加強潮濕天氣中的防潮工作,利用幹燥劑、烘幹機等手段,盡量降低居住空間的濕度,減少細菌的滋生;同時,在食補方面,要多食用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等功效的食材,如桂圓、土茯苓、薏米、百合、花旗參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