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厭學心理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厭學心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7 18:46:36

說真的,現在的父母,不容易。隻要孩子有一點風吹草動,父母立馬草木皆兵。期中考試即将來臨,等考完試後,定當有人歡喜有人愁,其中最可怕的一幕是,孩子的成績一旦沒有達到預期,家長還沒發火,孩子就蹦出一句:不讀書了,反正學不好!

家長别慌,也别忙着揍他一頓,作為父母,應該深思孩子這句話的背後,到底隐藏着什麼?

很明顯,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打擊,所以他才會覺得無論怎麼努力都沒用!

從心理學上講,這是缺少學習自信的典型表現,導緻厭學。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表象分析具體原因,無外乎這三個!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厭學心理(孩子出現厭學心理)1

一是孩子過于自信,忽視了課堂的作用。課本上的知識點,相對簡單,學習成績稍微好的學生,隻要預習一遍,就能弄明白個七七八八,而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内容,往往又是側重課本内容。

于是,有的學生,極其容易忽視課堂,覺得上課聽不聽課,效果差不太多。

看起來這是學習上過于自信,實際上是沒有端正學習态度。

要知道,弄懂知識點,跟做題目,有着很大的區别。中小學的知識點,在文科中是一些漢字的排列組合,誰看不懂?在理科中是大師們精簡後的定理,背誦也不難。

但是題目,卻千變萬化。

因此,要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才行。怎麼理解?就是哪怕你已經掌握,也要參與老師的課堂,順着老師的思路,探究知識點的“前世今生”。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厭學心理(孩子出現厭學心理)2

二是課後的團結協作。學習不是單打獨鬥,就算傳言中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那也是齊心合力,一起走到前橋,才能見到的壯觀景象。所以在課後,千萬别一個人死磕,找到同學。

同學成績比你好,可以請教;

同學成績和你差不多,可以探讨;

同學成績不如你,要記住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教會别人,不會吃虧。

有了同學,學習上才能有一份獨到的快樂,雙方相互鼓勵,共同成長。

說到底,孩子大多數心理現象,都是因為很多事情自個兒憋着不和人說。同學就是很好的傾訴對象,這能有效的避免厭學心理。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厭學心理(孩子出現厭學心理)3

三是孩子的努力,不過是看起來罷了。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孩子學習上努不努力,誰最清楚?不是孩子自己,也不是家長,而是老師和同學。

熬夜學習,這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努力。孩子在家熬夜,一定會影響第二天的上課狀态。何不珍惜零碎的1分鐘呢?

1分鐘,可以記住一個公式,可以背一句古詩詞,可以讀十幾個英語單詞……

1分鐘很多,吃飯有,睡覺有,下課後,上學有,放學有……

無數個1分鐘加起來,大家才會真的對你豎起大拇指,說你好努力!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厭學心理(孩子出現厭學心理)4

厭學厭學,可得搞清楚,究竟有沒有學好,沒有學好,談何厭學?所以父母得知孩子有厭學心理後,要先分析,再進行正确疏導,最後把孩子的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效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