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的山是什麼山?山,漢語一級字,讀作shān,最早見于金文 ,其本義是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的部分,因為山是高聳的而引申出"大"的含義,又引申出墳墓、隐居之處等含義《說文解字》認為是"宣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鄂爾多斯的山是什麼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山,漢語一級字,讀作shān,最早見于金文 ,其本義是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的部分,因為山是高聳的而引申出"大"的含義,又引申出墳墓、隐居之處等含義。《說文解字》認為是"宣也"。
說起山,在人們的印象中有高山、群山、奇山、荒山、山坡、山林等。描寫山的詞有千山一碧、萬山叢中、千姿百态、山石壯膽、山明水秀、山清水秀、山高樹茂、青山綠水、聳立雲霄、雲霧纏繞、奇峰聳立、巍然屹立、山勢雄偉、群山簇立、千山萬嶺等等。
提到鄂爾多斯山,不僅全國大部分人不知道,就連鄂爾多斯人很多人也驚訝,鄂爾多斯還有山?充其量不過是山梁吧!其實,鄂爾多斯市不僅有山,而且還有好幾座山。
神山:為東勝市、準格爾旗的界山。蒙古語名“拉白烏拉”,意即蝸牛山,以山形得名。古年山上有原始樹林。清起,達爾扈特人伐其木材制作“蘇勒德”(成吉思汗陵園内的古軍旗,即纛)杆子,并禁封山林供其專用,遵為“神林”。後又有一神漢,将山頂幾株大油松樹奉為“綠野大仙”(或“綠葉大仙”),供作“神樹”,由此得名神山。此山舊為達、準、郡三旗界山,今為東勝之天然屏障、呈西北一東南走向,圍約15公裡。主峰海拔1,584.6米。整個山脊僅有一處隘口,溝通東西,名“神山豁子”,呼(和浩特)東(勝)公路經此。隘口山崗上設有廣播、電視發射台。
道勞岱山:在伊旗蘇布爾嘎蘇木駐地北6公裡處,與東勝市交界。道勞系蒙古語,意為七。此山由相連的七個小山峰組成,由西南向東北延伸,長約6公裡,寬約2公裡,最高海拔1,661米。山上多有匈奴墓葬。
阿日色爾山:在伊旗納林陶亥鄉東部,石灰川以東。阿日色爾系蒙古語,意為皺褶的山,以山面皺形得名。面積約90平方公裡,最高海拔1,431米,最低1,332米。
蘇吉山:系蒙古語,意為胯山。因山形若胯骨,故名。在烏審旗陶利蘇木東南部。為南北延伸的士山梁,圍長約23公裡,相對高度50米左右,海拔1,355米。據《中國曆史地圖集》标注,古“契吳山”即指此山。公元五世紀初,大夏國王赫連勃勃曾由統萬城(距契吳35公裡)北遊名山一契吳,大加贊美此地山水之麗。
蘇布日嘎山:在鄂旗新召蘇木駐地東北3公裡處。海拔1,506米,面積2平方公裡。蘇布日嘎系蒙古語,意為塔。山上曾建有佛塔,1857年被回民起義銷毀。
格舍山:位于鄂旗新召蘇木駐地西20公裡處。面積約二平方公裡,海拔1,473.3米。格舍系蒙古語,意為碑、或僵硬。傳說,當地暴君冰充汗派差役去給百眼窯衆神供早茶,當馬跑至此山底時,因路遠四肢僵直不能行走,從此稱格舍山。 阿拉特圖山:位于阿爾巴斯蘇木駐地西25公裡處。海拔1,536.5米,面積12平方公裡。阿拉特圖系蒙古語,意為有金之山。相傳,山裡有金色的石頭,很美麗,故名。
其凱勒山:位于阿爾巴斯蘇木駐地西北40公裡處。面積約10平方公裡,海拔1,667.4米。煤炭資源豐富,建有煤窯10孔,年産原煤30萬噸左右。其凱勒系蒙古語,意為深淵,山中有深溝,故名。曾訛做千裡山。
馬石頭山:位于鄂旗查布蘇木駐地西51公裡,在鄂托克旗與甯夏陶樂縣交界處。海拔1,197米,方園四平方公裡。山上有片巨石形似馬頭,故名。
阿爾巴斯山:大部分在鄂托克旗北部,是鄂爾多斯高原西北天然屏障。北自杭錦旗巴音恩格爾蘇木査幹提格,南至阿爾巴斯蘇木包日陶勒蓋,跨越杭錦、烏海、鄂托克三旗市。全長110公裡,寬15至20公裡,面積約2,00平方公裡。山中蘊藏着豐富的礦藏,以煤為最多,還有鐵,鉛、石灰岩等。山區已設有公烏素煤礦、摩爾溝煤礦、棋盤井煤礦、千裡山鋼廠、桌子山水泥廠等工礦企業。此外,還有一百多種中草藥和青羊、盤羊、狍子、石羊等稀有動物。阿爾巴斯系蒙古語,漢譯有兩種說法,一說豹子之失音,二說參差不齊之意。主峰為烏仁都喜,統稱桌子山。
桌子山:蒙古名烏仁都喜山,是阿爾巴斯山的主峰,面積約六平方公裡,海撥2,149米。烏仁德喜,意為巧鐵匠的鐵砧,因山頂平而似砧子或桌子,故漢名稱桌子山。(傳說:姚拉德爾磨達爾罕打鐵于此山頂,死後,他用過的風箱懸挂在懸崖上)。
敖楞哈日山:蒙古語意為黑色的多山頭。漢語稱“老楞豁子”。因有七個山頭連接成片,從遠處眺望呈黑色,故名。在杭錦旗诰繞柴達木、伊克烏素兩個蘇木交界處。海拔1,378米。
阿塔木山:在杭錦旗亞斯圖蘇木北部,鄰接敖愣哈日山梁。海拔1,382米。據《鄂爾多斯蒙古七旗地圖》标注名叫“阿格它音呼舒”,意為駿馬的山咀。據說,當初此山咀系本旗舉行駿馬大賽的起跑點,故名。“阿塔木”為阿格嘎的變音。
鄂爾多斯市的山梁有:
多爾奔溫都爾山梁:大部在鄂托克旗中部。東至杭錦旗浩繞柴達木南梁,西至查布蘇木,橫貫兩個旗、六個鄉、蘇木全長130公裡,寬六至十公裡,面積800多平方公裡。是鄂爾多斯高原南部毛烏素沙漠和北部梁地草原的分水嶺。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爾奔溫都爾系蒙古語,意為四條高梁或四天路程的山梁。相傳清朝皇帝召見蒙古各旗王爺時,鄂托克旗王爺因事延誤了四天,當皇帝問罪時,王爺說,他來時經一山梁,這裡草木叢生,荒無人煙,虎狼成群,他竭盡全力突破重重危阻,才越過此梁,但還是延誤了四天。皇帝聽了信以為真,免了其罪。從此,遂稱多爾奔溫都爾。
布特根梁:位于阿爾巴斯蘇木駐地西44公裡處,面積14平方公裡,天然牧場。布持根系蒙古語,意為駝羔。相傳,成吉思汗一峰白駝出生在這裡并牧草于此,故名。
幹查木敦錫裡:位于鄂旗巴音陶亥鄉駐地東北5公裡處,面積17平方公裡。幹查木敦錫裡系蒙古語,意為獨木山梁。梁上原有一棵百年榆樹,一九七七年被雷擊,故名。
布德日山梁:在伊旗蘇布爾嘎蘇木北境與杭錦旗交界處。阿布德日系蒙古語,意為箱子,以山形呈四方形得名。長寬各約8公裡。最高海拔1,516米。
浩雅爾腦木很山丘:在杭錦旗錫尼鎮西南10公裡處。海拔1,335米,舊名“浩雅爾朝崩”,意為兩座相連的山頭。今名意為兩座溫順的(山)。相傳,清末本旗王爺在此祈求水土溫和而得名。
毛烏聶格:山丘。在台吉召鄉駐地東南11公裡處。毛烏聶格系蒙古語,意為壞狐狸,來曆不祥。此處有西南向東北的一道土山,面積約6公裡,山上有連續三座土丘,西丘海拔1,524米。
毛烏聶格:山丘。在公尼召鄉駐地東4.5公裡處。賽烏聶格系蒙古語,意為好狐狸,來曆不祥。此處有連續三個突出的士山丘,平均海拔1,508米。
壩梁:地處準格爾旗北部。在布爾陶亥鄉南境。由西向東橫貫一道山梁,海拔1308米,長約20公裡,寬5公裡,為旗内南北分水嶺,壩源于蒙語達壩,漢語借用與梁連用,意為山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