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06:51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于丹趣品茶韻第十二集)1

無論如何忙碌,手邊總可以有一盞茶,除了解渴,還可以養心——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遠古山林,感受到清風浩蕩。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

“人在草木間·趣品茶韻”茶文化專題講座由著名文化學者于丹主講。讓我們在緊張忙碌中,在茶的陪伴中,讓心靈澄淨清澈。

▼往期精彩回顧▼

于丹《趣品茶韻》|第一集:茶不求精而壺亦不燥

于丹《趣品茶韻》|第二集:茶聖與《茶經》

于丹《趣品茶韻》|第三集:一杯清茗,十年塵夢

于丹《趣品茶韻》|第四集:和·敬·清·寂

于丹《趣品茶韻》| 第五集:烹茶煮茗辨世情

于丹《趣品茶韻》|第六集: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

于丹《趣品茶韻》|第七集:喝出一盞茶的前世今生

于丹《趣品茶韻》|第八集:且盡盧仝七碗茶

于丹《趣品茶韻》|第九集:清醒之茶:洗盡古今鉛華

于丹《趣品茶韻》| 第十集:格調之茶:面對世界的名片

于丹《趣品茶韻》|第十一集:力量之茶:臨危從容

人在草木間·趣品茶韻12- 柔韌之茶:外化而内不化

茶味有千般萬般,你能喝懂的是哪一種呢?這都跟當下的心境有關。

我們現在的生活旦暮晨昏節奏太快,絕大多數人不敢懈怠,從早到晚一張緊繃繃的滿弓,就像2020年最流行的詞“打工人”。但是我們要知道,繃得太緊會怎麼樣?弦滿弓易斷,人也是一樣的,外在節奏再緊張,心裡要懂得張弛有度,勞逸結合。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于丹趣品茶韻第十二集)2

曾經有一位武士路過一間弓箭坊,看見櫥窗裡面有一張特别耀眼的弓,繃得滿滿的,弦上架着一支箭,這張弓從木質到雕花,一切都符合他理想中完美的樣子,這武士就很激動地沖到店裡跟老闆說:“我要買您櫥窗裡那張弓。”老闆說:“抱歉,那張弓是樣品,怎麼能賣呢?能賣的,都在牆上挂着,您自己去挑。”

這武士就一張一張弓看過去,發現牆上挂的弓都松松垮垮的,哪張弓都不夠漂亮,他就又回頭跟老闆說,我可以多付你點錢,我一定要那張樣品弓,因為隻有它完美。老闆這個時候就笑了,他說:“您知道它為什麼在櫥窗裡嗎?是因為它24小時都繃着,看着有力,其實早就沒有韌性了。擺在櫥窗裡的樣品就是一個完美的廢物,你覺得24小時繃着的弓還能用嗎?真正能使用的弓都是松弛的,松弛才是一種涵養着的狀态,讓弓弦保持着柔韌。”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于丹趣品茶韻第十二集)3

這個道理我們今天想一想,固然生計不易,2020年更不易,但是我們是一團怨氣地去抱怨,還是自己給自己一點調節,這就看我們心裡邊那張弓是什麼樣子。工作的時候,奮鬥的時候,盡責任的時候,我們人人都得拉得滿滿的,但是我們總還得有放松的時候。

放松,要依托一點儀式感,咱們不能随時都去郊遊,都去度假,太奢侈了。但是每天喝茶一泡一泡緩緩釋放的茶香裡,這弓弦是不是能不知不覺地松下來呢?

大家可能會說:世事不可預料,心要都變得這麼柔軟,我怎麼擔當?但是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成長裡意志越來越堅強,心靈越來越柔軟,這兩者不矛盾反而是平衡,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我們怎麼去穿越千難萬險?但如果我們沒有柔軟的心,又怎麼去感知這個世界的慈悲溫暖,感知這個世界的愛和美呢?要是能讓堅強的意志和柔軟的心靈結合在一起,未嘗不是一種生命通達的境界,這裡面的悟性就像慢慢溢出的茶香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于丹趣品茶韻第十二集)4

我看見過一個比喻說,生活本身就是一鍋滾開的沸水,它不會因為特别垂青每個人就變成溫泉,每個人進入社會,受的都是這100度滾水的煎熬,人雖然不能選擇水溫,但能夠選擇自己生命的質地,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選擇跟誰相處的方式。

我們做一個實驗看看,三鍋滾開的沸水,往裡面放三樣不同的東西。

第一個鍋裡面放一個生雞蛋,第二口鍋放一根生的胡蘿蔔,第三口鍋,咱們權且撒一把幹茶葉,都蓋上蓋子,讓沸水去煮它。相同的時間之後,揭開蓋子來看三口鍋:

第一口鍋裡面的生雞蛋原本是流動的、柔軟的、鮮嫩的,但煮這麼久再剝開蛋殼,你就發現蛋清變硬了,剝開蛋清,蛋黃也變硬了,這不就是被生活煎熬的,很多人煮成了鐵石心腸,已經不共情,不慈悲,容易以偏概全,容易心生埋怨,這就是被生活煮硬了的心。

咱們再看第二口鍋。胡蘿蔔生的時候鮮亮亮有款有型,可煮這麼長時間,那就是爛乎乎的一灘胡蘿蔔泥。在生活裡我們也經常遇到一些特别善良本分、随遇而安的人,在單位要聽領導的話,在家裡一切都為孩子疲憊到忽略自己,自己還有什麼夢想,這就是被生活煮軟了的人。

除了這種硬邦邦和軟綿綿的狀态,我們的生命還有第三種被煎熬以後的狀态嗎?我們權且看看第三口鍋,這一把幹茶葉,投進沸水之前,形狀難看,幹巴巴的分量最輕,但是沸水的煎熬,那些幹燥的皺巴巴的葉子恰恰在煎熬裡變得滋潤了,豐美了、舒展了,更重要的是它在實現自我的同時,也把無色無味的這一鍋水變成了濃香的茶湯,這難道不是我們生命跟這個世界相遇的最好方式嗎?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于丹趣品茶韻第十二集)5

《莊子》裡說過一句話,叫做“外化而内不化”。所謂“外化”,我們怎麼主動去适應社會的規則,接人待物不違禮俗,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什麼叫“内不化”?一個人在順應着各種外在規則的同時,還不失去自己的初心和職守,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外化而内不化。我們為其有外化,才能跟世界跟周圍的人和諧相處,不磕不碰;而為其有内不化,心靈才豐滿,才能堅守着夢想,才有自己擁有希望的未來

如果說外化支撐了我們的現實,内不化就承諾了我們的理想。

如果用莊子的觀點來看,生雞蛋變成熟雞蛋越來越堅硬,它倒是做到内不化了,問題它外也不化,就不能跟世界融合了;胡蘿蔔倒是做到外化了,問題是它心也化了,就失去本真了;而茶葉真的是外化而内不化。

人生如茶,真正富于建設性的生命,能夠做到自我成長,就算跟一個殘酷的世界相遇,也能讓煎熬本身變為一種成全。

主講人介紹

茶文化與個人文化修養(于丹趣品茶韻第十二集)6

于丹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同時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典中的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産生廣泛影響。先後在我國内地、港台地區,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進行千餘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并掀起了海内外民衆學習經典的熱潮。著有《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于丹•遊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于丹〈論語〉感悟》《于丹·趣品人生》《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于丹·字解人生》《有夢不覺人生寒》以及《此心光明萬物生》,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國内累計銷量已達600餘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餘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僅外文版銷量已近40萬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