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4 23:13:44

小編前幾日和朋友無意中談到了《道德經》的相關篇幅,近日再次讀到《道德經》,感觸頗深,故選了一篇小編喜歡的篇幅與大家分享,望君笑納!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道德經上善若水)1

首先,小編要向大家介紹下《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想必大家對老子已經是相當熟悉了,但小編還是想簡單介紹一下他。

  •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道德經上善若水)2

下面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不争無尤。

  • 上善若水。

  • 水善利萬物而不争,

  • 處衆人之所惡,

  • 故幾于道。

  •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夫唯不争,故無尤。

它主要講述了:最善的德行就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争,它居于衆人所不齒的卑下污濁之地,因此它最接近于“道”。至善之人能謙卑自處,内心深沉甯靜,與人為善,說話真誠守信,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發揮專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唯其有謙卑不争的美德,所以他才不會出現過失。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道德經上善若水)3

老子認為水至善,它甘心居下,謙卑自處,無言地滋潤萬物從不争競,它柔軟無比,但同時堅強有力。老子認為它最接近于道。大道正如水之無定形,曲折隐晦,大道正如水之柔軟,曲申自如,方圓自如。所以說“上善若水”。

聖人像水一樣,低調謙卑,内心沉靜,擇善而從,與人為善,善解人意,善心善行,善政為民;同時,善于發揮專長,潛居抱道,并善于把握時機。其軟弱曲折不正如水嗎?其内斂堅強、果斷從容不正如水嗎?

正因為聖人的沉靜低調和知禮崇卑,清靜無為,與世無争,知方圓進退,所以他不會與人産生矛盾,不會樹敵,不會有過失,在自然無為中達到無所不為。

現實中,那些看似謙卑懦弱、事不争先的人,也許最強大;那些看上去鋒芒淩厲、凡事好勝争強的人,往往經不起打擊。前者勝于溫柔曲折,後者敗于強直冒失。雖說事在人為,但并非為而即成。道有其自身規律,隻有順其自然,适其道,得其時,才能成功。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道德經上善若水)4

司馬光曾言:争者,事之末也。與物無競,莫之怨惡,何過之有?故特美之。

範應元也曾提到:水之為物,得天一之氣,無定形而靡不通,故潤萬物者莫潤乎水,乃善利也。遇方則方,遇圓則圓,何争之有?上善之人,則微妙玄通,常善利于人物而不争,故善亦如水。衆人好高而惡下,水獨處之,上善之人常謙下也。有此之德,故近于道。易六十四卦,惟謙卦有吉而無兇、悔、吝。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道德經上善若水)5

由此可見,從道之人無所不善,故謂之上善。夫水常處污下,不與物争,故萬物莫不得其利,蓋近于道矣。故上善之人若此水德,其居世若水之在地,其用心若水之淵回,其施與若水之潤澤,其言語若水之信實,其為政若水之清靜,其行事若水之任器,其變動若水之應時。夫唯常處污下,故人莫得而挫;夫唯不與物争,故物莫與之争。《易》曰:謙者,德之柄。水得之矣。

所以,任何鋒芒畢露、勇猛向前的張揚行為,最後往往铩羽而歸,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可見,做人做事,光憑滿腔熱情和意氣風發是遠遠不夠的,凡事應該沉住心氣,沉穩而行,欲速則不達。

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秘密(道德經上善若水)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