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推薦的洗眼液靠譜嗎?近期,洗眼液成了一大新爆品,以“可以深層清潔眼睛”“洗出眼睛裡的髒東西”“洗出少女眸”等為賣點,不僅登上了一些美妝App,還被部分明星“種草”而在電商平台上,有的賣家月售量甚至超過10萬件,部分電商更是按照“功能”分成了“抗菌消炎”“緩解疲勞”“去紅血絲”等(10月20日《北京青年報》),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網絡上推薦的洗眼液靠譜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近期,洗眼液成了一大新爆品,以“可以深層清潔眼睛”“洗出眼睛裡的髒東西”“洗出少女眸”等為賣點,不僅登上了一些美妝App,還被部分明星“種草”。而在電商平台上,有的賣家月售量甚至超過10萬件,部分電商更是按照“功能”分成了“抗菌消炎”“緩解疲勞”“去紅血絲”等。(10月20日《北京青年報》)
對于這類網紅産品,有權威專家認為,“醫學上的洗眼應該是用活水清洗。将洗眼液倒在杯子裡扣在眼睛上晃動的操作,無異于‘死水浸泡’,犯了大忌。”可以看出,這裡的大忌,主要指的是操作方式。不規範的操作,不僅起不到其所标榜的作用,反而會使得眼皮、睫毛、眼表的細菌垃圾混在洗眼杯中,再随着洗眼的動作混入眼表角膜,造成感染。
該産品除了操作上犯忌,在其他方面還有多處犯忌。比如,作為一種非醫藥産品,卻宣揚具有治療功效,為廣告法所禁止;洗出來的液體變得渾濁,本是因為人的淚液裡含有脂肪以及一些酶導緻,是每個健康人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但該産品借此宣揚“洗出眼睛裡的髒東西”,這是在欺騙消費者。
此外,“抗菌消炎”這個作用不一定全是“好作用”,因為随意“抗菌消炎”也有危害,可能導緻局部菌群失調等副作用,這一點過去在“抗菌香皂”上已讨論得很充分,現在的香皂極少宣揚抗菌作用,通常隻是說抑菌,原因就在于此。淚液中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物質,具有清潔、殺菌作用,假如洗眼液也能“抗菌消炎”,反而可能殺了不該殺的菌,讓緻病菌獲得更多生長繁殖的機會,導緻感染。
隻要一聽是網紅産品,很多人就跟風購買,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風氣,似乎不這樣,不足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跟風趕時髦,緊跟社會熱點走,隻要把握好分寸,本也無可厚非。但需要強調的是,一些有損健康的産品,不能随意跟風趕時髦,其他産品錯買錯用,最多不過是浪費一點錢,有損健康的産品一旦錯買錯用,付出的可是健康的代價。
這說明,消費者跟風搶買網紅産品,要具備基本的健康素養,至少應該區分普通商品、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等不同産品的分類及質量要求,不能被廣告宣傳誤導。若出現普通商品宣揚治療功效,要明白這屬于虛假宣傳。唯有提高健康素養并具備較高的警惕性,消費者方能在網紅産品層出不窮的當下,維護好自身利益。
有一種現象格外值得重視:現在網紅産品你方唱罷我登場,變換的速度之快,讓人目不暇接。當一款産品被發現存在虛假宣傳、以次充好、欺詐營銷等問題,有關方面打算對其展開調查時,該産品早已銷聲匿迹,讓監管撲了個空,而新的熱點又起……網紅産品玩虛假宣傳的“快閃”,監管與打擊的招數也要以快制快,否則,消費者頻受網紅産品的坑害,就在所難免。(羅志華)
來源: 中國青年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