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施耐德公司的優勢

施耐德公司的優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4:32:07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偌大的會場裡坐得滿滿當當,前排就坐着來自施耐德電氣、亞馬遜雲科技、中科創達、亞信安全、清華大學全球産業研究院的相關負責人,工信部國合中心代表也通過視頻連線參與。他們是當天的考官,随後,10家創新技術企業陸續登台,展示了關鍵設備預測性維護、生産排程、無人控制系統、工廠數字化碳管理等制造業場景下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經過半年多的創赢計劃營培訓、場景探訪與聯合方案開發,這場答辯相當于初創型企業在孵化平台的“畢業典禮”,是其與工業巨頭聯手開赴綠色智能制造市場的起點,也是國内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縮影。

曾幾何時,大企業的封閉式創新大行其道:這一理念認為成功的創新需要企業全過程強有力的控制,企業必須自行研發技術并生産、銷售産品,提供售後服務、财務支持。該思路用封閉的資金供給和有限的内部研發力量确保技術的保密和壟斷,曾聲名顯赫的GE實驗室、貝爾實驗室、杜邦實驗室等企業實驗室都是典型。但随着市場整體創新速度加快,下遊應用市場越來越精細化和個性化,大企業的開放式創新成為潮流。

“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擁有全部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包括我們在内。”在前述近日舉行的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上海總決賽現場,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對澎湃新聞等媒體說道。該公司擁有180多年曆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工業集團之一。伴随工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應用場景進一步細分化,開放的創新平台已成為巨頭們保持“大象起舞”能力和強化市場地位的重要補充。

施耐德公司的優勢(180多歲的工業巨頭施耐德電氣)1

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上海總決賽現場

龐邢健表示,初創企業加入大企業的創新陣營,兩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不意味着小企業會失去自己的優勢和主權。這是一個共赢的局面,助推初創企業快速成長的同時,促進施耐德電氣在整體解決方案上的完整性。”

工業領域的細分場景龐雜、細碎,老牌工業集團的強項在于全球化的研發實力,經過數十年并購、分拆、重組積累起來的覆蓋廣泛終端市場、貫穿全生命周期的業務組合,以及市場、渠道和品牌優勢。初創企業則對長期聚焦的某些細分領域技術有更深入的洞察、快速叠代、整體更靈活,但在市場開拓、戰略制定上經驗不足。大小企業間合縱連橫、嵌入式合作,才能打通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後一公裡”。

為此,施耐德電氣從2020年開始舉辦“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每年面向中小企業發布具有挑戰性、貼合市場熱點的應用場景,對報名企業層層選拔後進入加速營。2021年3月,第二屆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啟動。創赢計劃的每個聯創團隊,由施耐德電氣内部員工組成的聯創小組,行業和技術領域的專家導師,兩家聯創合作夥伴的創業公司以及參與聯合創新的客戶相關人員組建。

龐邢健表示,要構築這樣一套創業孵化與技術創新平台僅靠施耐德電氣一家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在首屆基礎上擴充出更全方位的“導師”陣容,比如雲服務供應商亞馬遜雲科技、專注于嵌入式人工智能算法的中科創達、網絡安全軟件供應商亞信安全,學界資源清華大學全球産業研究院等,本屆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的共同主辦方還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

“挖掘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對于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此次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的目标之一。”工信部國合中心副主任李毅锴在當天緻辭中表示,“自身能力再強也打不了幾個釘”,此次與施耐德電氣等合作夥伴共同開展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目标之一就是在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之間進行協同共生、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的實踐,有意識地培育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生态體系。

本屆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中,最終摘得桂冠的上海輝度智能系統有限公司開發了水泥行業關鍵設備預測性維護系統。該系統上線一周,就分析出設備運行中的異常狀态。客戶一開始不太相信,因為人工巡檢時并未發現這個問題,還以為是聯創方案有問題。但當用戶配合地進行實地檢修後,發現故障确實存在,這也大大增強了客戶對于數字化系統的認可和後期的積極配合程度。

現實中水泥工廠設備維護工作的狀态大多屬于“故障性搶修、人工定期巡檢、定期預防性維修”模式,欠維修過維修同時存在,通過設備預測性維護可以減少設備異常導緻的非正常停工次數、抵禦潛在生産風險。施耐德電氣一直在為客戶提供水泥智能工廠的解決方案,但智能工廠的整體架構缺少一個重要構件,即設備預測性維護。與輝度智能合作的聯合解決方案,補上了這一環。

輝度智能CEO許躍華對澎湃新聞表示,該公司是一家聚焦于工業物聯網、AIoT的企業,核心團隊都是技術背景出身,但“創業過程中一直陷入很強的技術思維裡”,“作為初創企業,我們有很多劣勢,唯一的優勢是在細分行業裡的某些獨特技術,市場、資源、渠道和行業經驗上存在明顯短闆。我們也服務過很多歐洲客戶,但訂單都不大,所以我們也在尋求合作夥伴幫助我們開拓市場。”

許躍華認為,在綠色智能制造創赢計劃中施耐德電氣的行業專家與聯創各方從技術、市場、渠道、品牌等方面提供了支持,最終産品是聯創團隊一起磨合出來的,“施耐德電氣的技術規模比我們大無數倍,但聯創過程中是很平等的合作夥伴關系,沒有你是大企業、我是小企業或是甲乙方的區分。”

施耐德電氣與加入聯創生态圈的初創企業将共同開拓市場,合作模式靈活。龐邢健介紹,既可以向客戶單獨提供聯創合作夥伴開發的應用或産品,也可以将聯創合作夥伴的産品打包進施耐德電氣的解決方案,“未來的合作方式既是技術上的合作夥伴也是商務上的合作夥伴。”

數字化離不開“朋友圈”,大企業創新更需要朋友圈。龐邢健說,不光是工業領域,很多領域的跨界融合已經變成現實,“沒有一個企業能長期在一個圈子裡邊玩,我不出來,别人也進不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共創其實是在原有體系提供的系統或解決方案一時無法滿足客戶更新要求的情況下,引入其他方合作夥伴,向客戶提供更整體的方案與交付。”

責任編輯:李躍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