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年底“清零”該不該取消#
“這是個保險的時代,這是個抱團取暖的時代,這是個生活中不敢有閃失的時代”,對農村人來講,沒有社保和商業保險,新農合就成了抵禦重大疾病風險的最好方式。
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疾病會在什麼時候來臨,如果沒有新農合的保駕護航,一旦得了重大疾病,對一個家庭來說,将是緻命的打擊。
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新農合的功能不斷優化,增加了報銷比例、簡化了異地報銷程序及降低了報銷門檻等,讓患病的農村人,切實感受到了新農合帶來的諸多好處。
然而,随着新農合費用的逐年增高(從2003年的10元/人到如今的320元/人),這給很多農村家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以平均一家四口人計算,每年就要繳納1280元的費用,畢竟和城市人口相比,農民缺乏更為穩定的收入,當大家覺得自己不會生病時,特别是嬰幼兒、青少年、青壯年和自感時日無多的老人群體,棄繳現象越來越嚴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三農專家鄭風田表示,2019年我國新農合參保人數為10.2億人,2020年下降到9.98億人,就全國層面而言,每年新農合參保人數按不低于2%的比例遞減。
由此可見,新農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出現越來越多的斷繳現象,也值得充分重視,對于生活條件一般的農村家庭,大家往往以賭的心态來衡量新農合和疾病的關系,尤其是繳納了十餘年新農合而沒有啟動報銷門檻的農村家庭,大家感覺到這麼多年的新農合都白交了,畢竟發生大病的概率較低,在正規醫院看病貴的前提下,小病一般選擇在小診所就醫,而小診所又沒有報銷的能力。
對此,鄭教授認為,有人認為新農合費用上漲是斷繳的主要原因,有人認為新農合斷繳逐年增多是因為新農合費用的年底“清零”,年底“清零”對于大多數一年沒生一次病的農民來說,感覺新農合白買了。
那麼,針對逐年上漲的新農合費用,如何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新農合年底“清零”模式到底合不合理,未來能取消嗎?
針對這樣的疑問,筆者認為,新農合年底“清零”模式,現階段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但可借鑒以下三種模式進行參考:
1、參考車險模式
對于多年未發生報銷行為的參保人,可逐年降低繳費标準,或在當年繳費金額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補貼。
2、納入養老金模式
對于多年未發生報銷行為的參保人,其繳費累計可按比例計入養老金,從而讓參保農村家庭積極參與進來,既做到了病有所醫,又做到了老有所養,兩全其美。
3、分檔繳納模式
應将新農合分檔繳納,而不是按人平均分攤,所謂的分檔繳納,就是将身體健康、且發病率較低的群體劃分到低檔繳費群體,将發病率較高的群體,按正常繳費模式即可,這樣做的目的,既激發了年輕群體的繳費積極性,又确保了高危人群的參保權益。
當然,探讨新農合費用年底“清零”的模式還有很多,除了以上三種,你認為還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改變模式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