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公園很清新
中午吃飯,兒子不太餓,邊吃邊玩,磨磨蹭蹭。奶奶喊他快點把粥吃掉,兒子煞有介事地喊我一聲說,媽媽,奶奶剛才說的把豬吃掉,難道是要我吃掉一頭肥胖的豬嗎?
兒子的黑色幽默逗得大家都哈哈哈哈笑成一片。
有一次,晚上帶娃們在樓下打羽毛球,突然兒子問我“媽媽,你有秘密嗎?”這家夥的,直接給我整懵了。三歲的孩子何出此言?也許,他是想了解秘密是什麼意思。
不一會兒,場地旁邊來了一條狗狗。當時兒子正在跟我打球,揮舞的球拍突然因為狗狗停下了,狗狗也突然頓了一下,沒敢動。
對峙中,兒子楞在一旁問我,狗狗為何不走了?我說小狗狗怕你打它,所以不敢走了。正說着那邊走過來一個顫巍巍的老太太,兒子已經開始準備打球了。
看這架勢,老太太專門停下來等兒子揮球拍,結果兒子也摸不準會不會打到老奶奶,半天不敢動。老太太确認安全後就晃悠悠地走了。
轉眼兒子特意跑過來告訴我,媽媽,我停下了,沒有動。我馬上肯定他的行為,是的,兒子真棒呢,知道停下讓奶奶先過去。兒子補充道:也讓狗狗過了,沒有拍到它。
孩子的眼裡任何生命都是一視同仁,這些尊重和教養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形成的。不用刻意去教,他自己就知榮辱,懂進退。
有時候,兒子跟我聊天,會突然話鋒一轉,來一句“你怎麼這麼兇?”給我吓一跳。問他為何這麼說,他說櫻桃艦長裡面葡萄小朋友這麼說的。原來是哲思之旅中講的一個故事台詞。最近他總是有意無意地複述聽過的故事,然後還念念有詞,不懂的馬上就要求助。
說完這句話,然後問題來了:“媽媽,兇是什麼意思呢?是胸口的胸嗎?”
我說,不是胸口的胸,而是兇巴巴的意思,就是說話很厲害,讓人害怕的意思。他緊接着就追問了,“那白雪公主的後媽就是那樣的嗎?”
聽到這裡我噗嗤一聲笑了起來。看來他的記性還挺好嘛,無論是理解音頻故事,還是聽我平時講話。
偶爾面對女兒頤指氣使的樣子,我氣不過就會拿她和白雪公主後媽比較。看來這些都被兒子默默吸收裝進腦子裡了。
陽光灑下 欣欣向榮
兒子馬上要入園了,每天聽我分享老師發來的新消息,笑逐顔開又滿心期待。
自從知道自己分在了小一班,他逢人就說“我是在小一班呢”,語氣裡滿是自豪。
而且現在說話也開始變換各種花樣。當他想要喝牛奶,他會喊我說“媽媽,我想要喝牛~~”
我知道他的小心思,故意問他,“你要喝一頭牛?!”
每當這時,他就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說“不是牛,是牛奶”。
作為一個資深小話痨,兒子每天嘴巴不停,如果不理他也沒關系,他自己會不停地自言自語。我在旁邊實在是被吵得受不了了,就說他睡覺時間能不能不要說話了。
“媽媽你都不跟我說話,我隻好自己說了。”說罷就馬上就位躺好自己的位置,更神奇的是,一會兒就能完成自主入睡了。
這段時間實在是過于專注自身,無暇顧及倆娃。女兒在學校有同學們和老師的陪伴,倒是沒受什麼影響,回到家的狀态比之前疫情被關在家裡看起來好多了,開朗熱情,能言善辯,跟弟弟各種互動。
可是,兒子我能感受到他開朗背後的焦慮。畢竟,第一次離開家,全天面對不同的環境和群體,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兒都是陌生的。分離焦慮多少都會有一點。
尤其是每晚洗澡的時候,他都特意強調水不能太燙,不能把水澆在頭上。但是好像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聽不懂他說的話一樣,讓他覺得燙,潑一臉水,焦躁緊張,委屈都來了,哇哇哭一場又一場。而大人此時甩臉色、斥責,更加重了他内心的焦慮。
我在另一個房間光聽着就感覺挺難過,挺愧疚的。沒有人能領會他的内心真意,他的實際需求也沒有人看到。除了看不到,還一次又一次地給孩子貼标簽。兒子一次次的委屈和自我消化讓他太壓抑了。。。
其實之前我對兒子唐僧式的念叨特别反感,每當那個時刻來臨我就條件反射式想要逃。當時隻覺得自己聽到念經就很煩躁,全然忘卻了我面對的是一個孩子。他也許要的是一個認可和安慰。而我卻隻覺得他絮叨,揪住小問題不放。
而且,兒子通常會說出來自己的委屈,如果不能被人準确識别的話。這一點,我還是挺認可他的做法的。這麼小的孩子,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很優秀的水準了。
自己的委屈,不甘願自己白受。而是用語言表達出來,指出對方的錯誤,哪裡惹他不開心了,同時說出内心期待,對方需要怎麼做他才能結束這場糾結的拉鋸戰。
看來,在馬上逼近的入園時間到來前,我需要調整一下跟孩子的陪伴時間了。晚上的親子時間還是不能壓縮,更不能省卻。唯有這種聯結,才能治愈内在不斷承壓的委屈小孩。無論任何安排都不能顧此失彼,舍本逐末。
無論如何,無論任何安排都不能顧此失彼,舍本逐末。無論多忙碌,對孩子來說,媽媽的陪伴都不能缺席。
海棠果已經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