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聲波的産生
1
聲音的三個基本要素
頻率:每秒振動的次數。可聽聲的頻率在20-20KHz
波長:聲源完成一周的振動,聲波所傳播的距離。可聽聲的波長在17m-17mm。
聲速:每秒鐘傳播的距離。聲速與溫度有關,c=331.4 0.6t m/s,其中:c=fλ。
2
頻譜
通常噪聲都是由許多頻率組成的複合聲。聲音不同,其組成的頻率和能量的分布也不同。正因如此,才能區别各色各樣的聲音,聲音的這些組成頻率和能量分布的關系,稱為這一聲音的頻譜,不同的聲音具有不同的頻譜。
例如,用頻率為橫坐标,以聲壓級為縱坐标,即可做出此聲音的聲譜圖。
3
聲壓
有聲波時媒質中的壓力和靜壓力的差值。單位為Pa。
4
聲屏障的聲繞射原理圖
對于一個無限長聲屏障、點聲源的繞射聲衰減為:
聲屏障的繞射損失計算示意圖
從上式中可以看出,聲屏障的繞射損失完全取決于菲涅爾指數N,即取決于聲源和受聲點之間的聲程差,聲程差A B-d越大,λ聲波波長越小(頻率越高)則聲屏障的繞射損失越大,也就是說聲屏障的效果越好。
04
消聲原理
消聲原理是利用吸聲材料和護面材料及隔聲材料設計成一定結構——消聲器來降低噪聲的一種方法。對所有的空氣動力性噪聲,噪聲源采取消聲治理後,要求既要有适宜的消聲量(即聲學性能),同時對設備的運行不能有明顯的影響(即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消聲器是一種既能使噪聲得到有效的衰減又能保證氣流正常通過的一種設備。
阻性消聲器的消聲量參照以下經驗公式計算:
05
吸聲原理
利用吸聲處理在噪聲傳播途徑上進行控制是一種傳統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當室内聲源發出的聲音遇到牆面、頂棚、地坪及其它物體表面時,都會發生反射現象。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各種材料時,都會發生一部分聲能被反射,一部分聲能向材料内部傳播并被吸收,一部分聲能透過材料在向外傳播。在噪聲源周圍設置了隔聲圍護結構的内側壁面上做必要的吸聲處理,不但可有效加強隔聲圍護結構的隔聲量,而且可降低室内的混響聲達3~8dB(A),同時改善操作人員的操作環境,起到一定的勞動保護作用。
房間内做吸聲處理後的最大吸聲降噪量一般參照下式計算:
房間内做吸聲處理後的平均吸聲降噪量一般參照下式計算:
06
阻尼減振
降噪措施在薄闆隔聲維護結構的隔聲背闆上塗刷特殊配比的阻尼材料能有效增加隔聲結構的内阻尼,它能使隔聲構件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從而減少了構件的振動,因而阻尼對提高隔聲構件尤其是薄闆隔聲結構的隔聲量有明顯的作用,特别是低頻共振時的隔聲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