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秋風一陣涼,梧桐葉落百草黃。劉禹錫所說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詩人,我今兒又見着了,那便是僅留一首傳世之作的晚唐詩人唐溫如。
也有人說,唐溫如是出生在元末明初的亂世,曆史卻全無記載。因詩作列入了《全唐詩》中,暫且默認他是唐朝人吧。
洞庭湖
唐溫如路過的“龍陽縣”,就是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洞庭湖的東南方向有座青草山,那裡有片與洞庭湖相勾連的水域名曰“青草湖”。
詩人走的是水路,究竟是返鄉途中還是四處遊覽的緣故我們無從得知,文人心性,觸景生情,為那片湖光山色題了首詩《題龍陽縣青草湖》,全詩無一個“悲”字,甚至還有好夢酣睡,字裡行間卻透露出了悲傷、感慨和失意落寞。讀之仿若看見一位滄桑的儒士。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詩意解讀千年前的青草湖夢境那一年深秋,唐溫如孤零零地站在簡陋客船的甲闆上,蕩漾在波光粼粼的青草湖中,看遠山遍地草木枯黃,如同此刻的心情,拔涼拔涼的,也不知何處才是歸途?
秋天的洞庭湖
客船忽地震蕩下,順利進入洞庭湖水域,離開了群山的懷抱,空氣中的風再無遮擋,夾雜着絲絲冷意撲面而來,讓人禁不住打了個寒戰。
西風是苦澀的,吹拂着洞庭湖水,隻有淡淡漣漪,如同垂垂老矣的人那般提不起氣力。(苦澀的風吹痛臉龐的感覺,像……)
在船上不過才一個夜晚,清晨醒來卻生出許多白發,這是為什麼呢?傳說裡的湘妃聽聞虞舜南巡時死在蒼梧之野,因為無法立刻追随而去,日夜啼哭,淚灑青竹而成斑駁之色,着實悲哀難抑。在唐溫如的筆下,湘君一夜白頭,可見洞庭秋色是何等的蕭瑟!
美人遲暮,英雄路短,心中不可自抑的傷感随着這滿湖秋色擴散開來。該怎麼辦呢?借酒澆愁。
滿船清夢壓星河
從白天到黑夜,唐溫如喝醉了,以至于眼前的景色都模糊了,分不清楚頭上是水還是天,堕入沉沉的夢鄉,仿佛身在星光璀璨的銀河中蕩漾徘徊,星輝觸手可及。
可惜,這就是個夢。夢醒以後呢?夢裡有多歡欣喜悅,夢醒就有多苦澀落寞。
唐溫如:但願長醉不複醒唐溫如大約讀過李白的《将進酒》,用“但願長醉不複醒”來形容此刻的心情再合适不過了。為何看到秋天就傷感呢?艱難的劉禹錫都說過“我言秋日勝春朝”,唐溫如生活在晚唐時期,藩鎮割據,王朝沒落,一個出身卑微的文人報國無門,即使有再多的雄心壯志也沒有發揮的空間(實屬推測,因史料沒有記載,估摸着并沒有什麼顯赫家世)。
因此,唐溫如眼中的秋天,見不到田間農人的碩果累累,隻有王朝的衰頹、吏治的腐敗,如昨日黃花般枯萎,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因而借酒澆愁。
夢裡光芒璀璨,沒有凡塵俗世的紛紛擾擾、欲望驅使、明争暗奪,至于夢見什麼了,我們無從得知。隻不過詩人的情感太過濃烈,以至于原本虛無缥缈的夢有了重量,一個“壓”沉甸甸的,仿佛那就是讓人不願意醒來的真實世界。
結語虛實相間,夢與現實,徒留無限怅然與迷惘,切合那個時代前途未蔔的王朝困境。不願醒來是一種逃避,不再醒來興許也是解脫。
唐溫如隻留下這首詩,至于經曆如何、生活如何,通通消失在滾滾向前的曆史車輪裡,也許未來某一天會再揭開,也許不會,但那份無助的心情透過這首詩便能感受得到。
你的生活裡,是否也經曆過想要逃避的日子?
我是@晴空莽莽,閑來讀詩,感謝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布你的見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