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曆史上的偉大成就# 科拉超深鑽井在勘探界裡是一個巨無霸般的存在,它是前蘇聯時期所進行的一項超級工程,根據蘇聯的曆史記載,科拉超深鑽井垂直深度達到了驚人的12262米,這個記錄至今還沒有被超越,是現如今垂直鑽孔最深距離保持者,因在超深鑽井勘探方面需求比較少的原因,這一記錄将還會保持一段時間。
蘇聯人開挖科拉超深鑽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
在上個世紀中期,世界格局為美蘇兩大超級大國争霸的局面。這兩個國家在不同領域展開了較量,相互之間也互有輸赢。但在1969年美國人首先打破了種微妙的僵局,他們把人類第一次送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蘇聯人在太空争霸戰中敗下陣來。
為了挽回自己的顔面,蘇聯人把目光轉上了美國人曾經失敗過的超深鑽井上,試圖打敗美國。如是蘇聯人在1970年就開啟了科拉超深鑽井的這個超級工程,他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和美國進行所謂的“競賽”。
蘇聯人搞的這個科拉超深鑽井目的很簡單,他不是為了勘探石油以及礦脈,而是為了搞單純的科學研究。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面子工程,他們祈求在項目進行中,能夠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讓蘇聯人在地層研究中完勝美國人,從而達到平衡雙方科研平衡的目的。
蘇聯人在科拉超深鑽井開挖後,到底發現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蘇聯人最初把科拉超深鑽井的目标定為連現在科學技術都不敢輕易嘗試的15000米,按計劃将在科拉半島同時開挖3個鑽孔。在3個科拉超深鑽井中,其中一個鑽孔最深記錄保持在12262米,上部直徑達92cm,下部直徑為21.5cm。
随着科拉超深鑽井鑽孔500米、1000米、5000米的往下勘探,蘇聯人也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他們首先發現了鑽孔的泥漿中冒出大量的氫氣;在6000米處發現了微生物的化石樣本;并在地層9500米深處發現了大量含有黃金和鑽石的地層。
蘇聯人這次的勘探科學實驗,最有價值的發現就是地層9500米深處黃金含量竟然高達80克/噸,這對于從事黃金開采行業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天然黃金寶庫。
80克/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在地表層中,當達到4克/噸的黃金含量時就可以符合開采的标準。這次蘇聯人發現高達80克/噸的黃金含量确實是非常罕見的。(80克/噸就是說在開采中,每噸土石渣裡有80克黃金的含量)
蘇聯人為何在科拉超深鑽井達到12262米後,就停止了往下鑽呢?
我們來看一下科拉超深鑽井蘇聯人給出的數據,從1970年開始到1983年的13年時間裡就鑽到了12000米,離目标15000米還差3000米。最後完成的262米是從1983年起到1993年,這262米就花了整整10年時間,平均每年26.2米的深度,這個效率真可謂是慘不忍睹。
當蘇聯于1991年12月26日正式解體後,俄羅斯人接替了科拉超深鑽井的科研工作,到了1994年,科拉超深鑽井官方正式宣布停止進一步往下鑽,理由是經費不足。該項目停止往下鑽後,科研工作一直持續到2006年資金耗盡為止。到了2008年,科拉超深鑽井口被厚重的金屬蓋給蓋了起來。
除了資金不足以外,讓科拉超深鑽井沒能繼續往下鑽的一個最重要原因,那就是地層深處塑性問題。當時蘇聯人在7000米以前是非常輕松就可以搞定的,但越往深處,地層深處的岩石已經不是上面的那樣堅硬了,當鑽頭下去以後,在運動的岩石往往會把鑽頭給卡死和卡壞,當換好鑽頭重新下去後,下面的鑽孔已經變形了,又得重新開始,周而複始,真是讓科研人員發狂。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蘇聯人和俄羅斯人無法解決在地層深處溫度高達300多度時,鑽頭無法持久的問題,高溫的地層讓鑽頭在轉動時,磨損是非常快的,當一個鑽頭下去以後,沒轉動多久鑽頭就徹底報廢了,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在更換鑽頭當中。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當科拉超深鑽井鑽到12000多米時,碰到了一個斷崖式的大洞穴,随後科研人員對洞穴進行了勘探也得不到一點有用的結果,對于未知的東西人類一向是有所畏懼心理的。
終上所述,俄羅斯人在接過科拉超深鑽井後,因為資金和各方面技術,以及在需求上而選擇放棄繼續往下挖,是非常明智之舉。而在9500米處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也同樣是因為技術和成本問題,不得不讓一些對黃金鑽石觊觎的人放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