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重要嗎?當然了!
身體經過一晚上的空腹狀态,急需營養補給,來維持整個上午的能量供應,以保障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長期不吃早餐,營養自然跟不上,這無疑是在透支健康。
近日,《美國心髒病學會雜志》(JACC)刊登了一項前瞻性研究:不吃早餐與心腦血管死亡風險增加顯著相關,尤其是中風相關死亡。
研究作者、愛荷華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Wei Bao博士稱:不吃早餐可引起血壓升高、食欲改變、還會導緻血脂水平的有害變化,導緻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針對此項研究,第十三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0CC)期間,上海市醫學會主辦了一場“健康心早餐”活動,多位心血管專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内科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
吃對早餐能護心
有人說早餐是‘一天中最初的期待’,而随着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對早餐卻少了些期待,為了趕時間,大多數人,不是湊合兩口,就是和午餐兩餐并作一餐。
不吃早餐可能會導緻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風險,所以我們才要向公衆普及早餐的重要性,提高我國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水平;
同時也提醒大家:不管什麼工作崗位,無論有多忙,都不要忘記吃早餐。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美國心髒學院院士霍勇:
早餐要吃得像皇帝
“俗話說,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
為什麼如此看重早餐呢?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一頓飯距離上一餐有十個小時左右,需要補充更多能量。
空腹時間較長會導緻早晨血壓升高,而常年不吃早餐,會導緻相關激素的紊亂,更容易暴飲暴食和肥胖,也會造成血脂水平波動。
相關研究發現,吃早餐有助于降低血壓,進而防止血管堵塞等各種心血管事件。
看到這裡,吃早餐的人笑了,不吃早餐的人慌了,但又馬上找好了借口:每天上班那麼匆忙,起床那麼難,哪有時間吃早餐啊?
其實,認真吃一頓有靈魂的早餐并不難,隻需注意三個方面。
(1)保證三類物質的攝入
①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有:谷物(如大米、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高粱)、水果、蔬菜等。
早餐可以吃粥、面條或者饅頭花卷等,一定要有,并且保證一定的量。
② 蛋白質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雞蛋、牛奶和豆制品,牛奶最好熱飲。
③ 蔬菜
蔬菜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蔬菜種類,烹調方式以清炒、水煮為主。
(2)早餐不适合吃的食物
肉類:清晨起來,消化系統剛“複蘇”,肉類雖然能提供蛋白質,但會加重胃腸道消化負荷,不利于人體功能恢複。
蔬菜沙拉:蔬菜固然好,但早餐要以溫熱為主,所以沙拉醬不宜過多食用哦。
鹹菜、油炸食品:鹹菜作為“調味品”食用,量要少;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脂肪含量較多,不宜天天吃哦。
(3)定時定量
經過一晚上的休息,胃腸道從“休眠”進入活躍狀态,這個狀态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長期定時吃早飯,養成習慣,有利于功能狀态的轉變。
另外,早餐不宜吃太多,以免增加胃腸道消化壓力,可以在早、午飯之間吃些水果、酸奶等作為加餐。
#夏季養生正當時#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