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種可傳染、流行的十分嚴重的性病,不僅危害自身健康,還危害家人,傷及家庭。了解梅毒的發病原因,可以有效的預防梅毒的發生。那麼梅毒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呢?
梅毒三期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梅毒可以分為三期,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潰瘍或硬下疳;二期梅毒的皮膚粘膜損害及淋巴結腫大;三期梅毒的心髒、神經、胃、眼、耳受累及樹膠腫損害等。梅毒的發病原因可以分為先天帶毒和後天傳染兩類。
1、先天梅毒的病因:先天梅毒是指是從患梅毒的孕母妊娠4個月後,由母體血液中的梅毒螺旋體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内,即在胎兒期患上梅毒,生下後叫新生兒先天性梅毒。
病因:梅毒螺旋體經胎盤傳播多發生在妊娠4個月後,胎兒感染與母親梅毒的病程及妊娠期是否治療有關。孕母早期梅毒且未經治療時,無論是原發或繼發感染,其胎兒幾乎均會受累,其中50%胎兒發生流産、早産、死胎或在新生兒期死亡。存活者在出生後不同的年齡出現臨床症狀,其中2歲以内發病者為早期梅毒,主要是感染和炎症的直接結果。2歲後為晚期梅毒,主要為早期感染遺留的畸形或慢性損害。
2、後天梅毒的病因: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早期梅毒:病期2年以内傳染性較強,包括一期,二期及早期潛伏梅毒。晚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傳染性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潛伏梅。
當梅毒侵入人體後,經過2-3周潛伏期(稱第一潛伏期),即發生皮膚損害(典型損害為硬下疳)這是一期梅毒。發生皮膚損害後,機體産生抗體,從兔實驗性梅毒的研究證明,梅毒初期的組織學特征是單核細胞侵潤,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細胞浸潤,13天達高峰,随之巨噬細胞出現,病竈中浸潤的淋巴細胞以T細胞為主,此時,梅毒螺旋體見于硬下疳中的上皮細胞間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細胞的内陷或吞噬體内,或成纖維細胞、漿細胞、小的毛細血管内皮細胞之間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結中。
三期梅毒怎麼治療?
三期梅毒也成晚期梅毒,三期梅毒患者皮膚粘膜損害,典型病變為結節性梅毒疹和樹膠腫。體内神經系統、心血系統及肝、脾、骨骼均可出現病變,嚴重影響各髒器功能,造成殘疾甚至喪失生命。
1、良性晚期梅毒(血管、粘膜及骨等)治療:可予以普魯卡因青黴素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60萬單位,共15次,總劑量900萬單位。或用苄星青黴素每周肌肉注射一次,每次240萬單位,共三次,總量720萬單位。 對于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梅毒不用苄星青黴素而用普魯卡因青黴素,每天肌注一次,每次60萬單位,至少20次,總劑量1200萬單位以上。
2、先天三期梅毒的治療:兩歲以上的先天梅毒治療方法可按成人的相應病期進行,其用量不超過成人的劑量。
另外還可以使用“免疫平衡療法”,它是根據當前梅毒螺旋體的特性,創新研制出的一種創新治療新技術。該療法針對實際臨床梅毒新病理特征和危害特點進行殺滅梅毒螺旋體,達到治療的目的。該療法在清除梅毒螺旋體,防治梅毒複發方面擁有明顯療效,同時在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平衡方面也有獨殊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