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避孕藥能防癌? 那也不能當飯吃

避孕藥能防癌? 那也不能當飯吃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8 23:55:01

  2015年,一項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長達50年的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可以降低I、II型子宮内膜癌的發生率,降低相對風險為0.76,而長期使用10~15年後,服用口服避孕藥婦女的患病風險比未服用婦女降低了一半。這種保護作用甚至在停藥後的30年内都存在。

  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因為避孕藥可能通過在卵泡期使非對抗性雌激素減到最低,起到保護子宮内膜的作用。此外,對于絕經期女性而言,絕經期激素治療中的孕激素降低了雌激素對子宮内膜癌形成的不良影響,從而降低子宮内膜癌的發生率。研究估計,口服避孕藥的使用使得約4億小于75歲的女性免受子宮内膜癌的傷害。

  既然能防癌,就一直吃下去吧!

  是藥三分毒,千萬别忘記它還有另一張臉。

  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避孕藥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可以導緻靜脈血栓。如果長期服用避孕藥物,同時又是久坐不動的婦女,患上靜脈血栓的風險非常高,甚至有可能發生肺栓塞的風險。同時,避孕藥與乳腺癌發病之間的關系也并不明确。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需要服用避孕藥的話,不必談藥色變,大可以安心地規律服用藥品。避孕藥并不是妖魔鬼怪,大家也不必戴有色眼鏡去看待任何一個藥品。隻要運用得當,正規的藥品都可以服務于人們,讓健康随行。

  避孕藥究竟有哪些副作用

  月經是生理上的循環周期,育齡婦女和靈長類雌性動物每隔一個月左右子宮内膜發生自主性增厚、血管增生、腺體生長分泌以及子宮内膜崩潰脫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變化,反映了女性性腺及内分泌系統的生殖器官功能上的協調和身體狀況的穩定。

  而服用避孕藥物(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等)來幹預或延緩子宮内膜脫落出血,通過打亂原有的内分泌規律人為地強行延緩經期,必将引起内分泌紊亂和失調,破壞少女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造成月經障礙,嚴重者可緻閉經和終身不孕,有時還會出現肝腎損害等症狀。

  避孕藥實際成分是雌激素(主要是己烯雌酚)。己烯雌酚是一種人工合成、作用頗強的雌激素,主要用于治療卵巢功能不全、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及絕經綜合征等。

  大量濫用避孕藥(即雌激素)潛藏着許多隐患,長期濫用會釀成嚴重後果,特别是誘發乳腺癌,危及生命。目前已有足夠證據說明這類疾病與濫用雌激素有較大關系。

  對于月經初潮後未超過兩年的女生,她們的神經内分泌軸未完全成熟,自身規律的月經生理周期還需要逐步完善,容不得任何外來的幹擾;若服用至少10天的大量雌激素類藥物來推遲月經期,反而亂上加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