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很重要,很多的老年人會出現睡眠障礙,晚上會出現失眠的現象,這嚴重的影響到了身體健康,所以平時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體變化,要注意調理方法,老年人出現了睡眠不好應該注意調理,今天就介紹一下老年人睡眠不好怎麼辦?
老年人睡眠不好怎麼辦?
1.與年齡一起流逝的睡眠
我們大家總有一個誤解:随着年齡的增長睡眠就減少是正常生理現象。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康教授說,其實不然,老年人是失眠的易患和高發群體,65歲以上人群中,有35%50%的人經常受到睡眠障礙的困擾,是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這與老年人的生理病理變化和生活起居密切相關,衰老過程與睡眠質量和數量的變化有密切關系。
老年人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退行性變,導緻睡眠周期節律功能受到影響。老年期激素分泌水平發生較大的變化,褪黑素和生長激素分泌下降導緻體内激素水平失衡,引發相應的睡眠障礙,如各期的睡眠減少。彭康解釋,但同時,長期用藥、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會給老年人帶來一定的睡眠障礙。比如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藥物,長期服用,對睡眠有明顯影響。
精神、心理因素更是一大睡眠殺手。彭康談到,一方面,各種環境變化較中青年時期明顯增多,如退休、喪偶、失去親友、患病、無人照料等事件,随着年齡增長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由于體力、精力下降,有些身體與精神因素的作用容易被強化。由此造成老年人多發孤獨感、焦慮及抑郁表現。有關研究表明,老年人由于心理、精神因素而發生的失眠高于因疾病、藥物副作用等導緻的失眠。
所以,應當加強對老年人失眠的關注。
2.越想睡越焦慮
睡眠質量越來越差,老人們因此而憂心忡忡,結果陷入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惡性循環之中。
其實,老年人要以坦然的心态接受睡眠形态随年齡增長而不斷變化的事實。陳秀華介紹說,由于過分的擔憂,很多老年人總希望通過使用催眠藥來解決睡眠問題,于是想方設法地吃安眠藥、看醫生,希望恢複原來的睡眠時間。但由于各種鎮靜催眠藥本身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單純依靠藥物來改善睡眠狀況并不合适,而且會因為焦慮、煩惱而更進一步降低睡眠質量。
3.睡眠時間超長也會催人老
老年人睡眠不足影響健康,但要是走向另一極端過分戀床,睡眠時間過長,同樣也是不可取的,彭康提醒說。生理學家認為,60-70歲年齡的,每天的睡眠時間以6-7小時為宜,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不宜超過6小時。睡眠時間過長,體能下降越多,進而使身心兩方面加速老化。研究調查表明,每天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老年人,不僅沒有顯示出精力充沛,反而情緒低落、動作笨拙、出現反常心理,且可能變得愈睡愈懶。建議采取散步、聊天、遊玩、娛樂等較為積極的方式休息,這樣做不僅會使身體很快得到放松和恢複,而且可以延緩身心老化。關注老年人睡眠就是關心老年人的健康。
4.睡眠作息順應自然
我們傳統醫學提出天人合一的睡眠觀,順應自然去睡眠作息,當白晝陽氣盛而陰氣盡時,開始醒覺,當白晝盡而夜晚來臨時則應睡覺。
除了睡覺時間順應季節時間,陳秀華還建議,老年人要端正心态,勿過分焦慮和擔憂,調節好自己的睡眠時針,按時睡覺、起床。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睡前運動按摩,睡前做2~4小時的輕微體力勞動,如打八段錦、太極拳等,在睡前按摩安神助眠的穴位:安眠、三陰交。晚飯不飲酒,睡前數小時内不喝咖啡、濃茶,應少吃點零食或,可喝杯溫牛奶或喝點蜂蜜水。不要在睡前或失眠時吸煙,尼古丁是刺激劑,會擾亂正常睡眠。平時還可多吃些安神甯心的藥膳,如百合、蓮子、紅棗等。
大家應該注意老年人的身體調理方法,避免老年人出現心理壓力,而且要注意護理事項,傳統養生,對老年人來說也非常重要,平時需要注意午睡的方法,不要睡的時間太長,到了晚上容易影響到睡眠,平時老年人需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态,要注意睡前緩解壓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