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普及艾滋病知識,自1988年起WHO将每年的12月1日定為艾滋病日。今年的艾滋病日的主題内容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中國疾控中心的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提出的數據,我國現有的艾滋病病例數約57.5萬人,2015年新出現的病例9。7萬人中,有1.4萬人是15-24歲的青少年。而在北京高校進行的随機調查顯示,90%學生普遍認為“艾滋病離自己生活很遠”,甚至根本不知道傳播途徑。特寫下此文,以盡綿薄之力。北京電力醫院耳鼻咽喉科趙亮
1、艾滋病的前世今生
艾滋病在醫學中的專業名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縮寫是AIDS,中文音譯而得“艾滋病”。國外最早正式報到艾滋病是在1981年,美國疾控中心報道了多例卡氏肺囊蟲肺炎和卡巴氏肉瘤,這些是以前很罕見的免疫缺陷疾病。到當年的8月已出現了70餘例,當時還不了解究竟是何原因導緻了這種情況,就統一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一直到1983年,法國的巴斯德研究所才分離出導緻艾滋病發病的“罪魁禍首”,一種逆轉錄病毒,當時稱呼比較混亂,後來才被統一稱為HIV病毒。而我國最早報道艾滋病是在1985年,由協和醫院發現的一例外籍人士。從發現到蔓延全球,僅僅30餘年的時間内,這麼個小小病毒已造成至少2500萬人的死亡,防治艾滋病已是全球人類面臨的共同話題。
2、HIV是如何殺人的
艾滋病的元兇是HIV,一種特殊的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中,通過親密接觸傳染給他人。HIV感染了人體後主要破壞免疫系統,這點是HIV最陰損的地方。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抵禦外界入侵,清除内部叛亂分子。被HIV破壞後,各種在正常人體内很少緻病的細菌,真菌開始肆意猖狂作亂,人體内部開始不受監管的長出各種各樣的腫瘤。最終直接導緻死亡的不是HIV,而是由HIV一手造成的各種感染、各種腫瘤。
3、艾滋病如何防
看似兇狠的HIV其實自身相當脆弱,在56℃下30分鐘、100℃下20分鐘就徹底死翹翹了,連極常用的75%的酒精和漂白粉都可以将其殺滅。日常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用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娛樂設施等普通生活接觸不會感染HIV。而掐斷HIV傳播的途徑就可以大幅度減少艾滋病的出現,目前公認的傳播途徑有性接觸(尤其是男性同性之間)、輸血及血制品者、吸毒者公用注射器和HIV感染母親哺乳。
4、艾滋病治療
艾滋病在發病初期死亡率極高,在經過數年來的摸索,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在臨床上的廣泛實施和應用,艾滋病已不再被認為是一必死性疾病,經過有效抗病毒治療後的艾滋病患者死亡率與很多慢性疾病的死亡率接近。當下的艾滋病是一種可以治療、但極難将病毒完全清除的慢性疾病。NBA中著名球星“魔術師”就是其中的代表,自1991年宣布其患艾滋病至今,經過抗病毒治療依然存活。當然,付出的代價是終結了籃球生涯和使用高昂的治療藥物。
如果你了解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識,那麼AIDS就會遠離你。反之,可能就會離你很近。尊重生命,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