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9 12:35:20

【摘要】轉義複詞是一類特殊的複合詞,它主要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單音節詞素構成,相較于原來的詞素義,轉義複詞的詞義出現了較大的轉化。轉義複詞最先出現在古代漢語中,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則繼承和發展了古漢語中的轉義複詞。本文通過對羅列出的現代漢語中的130個轉義複詞進行曆時的考察,具體分析了古代漢語對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的影響,同時側重從認知語言學的的角度,利用隐喻和轉喻理論對轉義複詞的曆時的轉義過程作出具體分析和認知方面的闡釋。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兩個意義相反的字能組成一個煥然一新的詞語)1

一、轉義複詞在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中的界定

古代漢語中,有一類特殊的複合詞值得注意,它“是由兩個意義相對或相反的單音節詞素合成的,其複合詞的意義既不同于兩個詞素中的任何一個,也不是兩個詞素意義的簡單相加,出現詞義轉化的現象,這種複合詞叫做轉義複詞”。

比如,在古代“消息”原是指單音節詞“消”和“息”的并列,可以被看成是一個短語。“消”的意義是消亡,“息”的意義是生長。如《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高亨注:“消息猶消長也。” 漢代孔融的《肉刑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繩之以古刑,投之以殘棄,非所以與時消息也。”此二例中的“消息”均指消亡生長意義的複合,也可以認為其義即為變化。但是後來“消息”的意義不再僅僅隻是變化的意思,慢慢地有了其它的意義,比如音訊,征兆。例如漢代的蔡琰《悲憤詩》:“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裡。”這裡的“消息”指的就是“音訊”。而宋代的陳與義的《懷天經智老因訪之》詩中:“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 其中的“消息”則應該為解釋為“征兆”。

由此可見“消息”這個詞在古代确實經曆了一個詞義引申轉化的過程,經曆了由一詞一義轉化到一詞多義的變化。像這樣的詞即是較為典型的轉義複詞。這樣的詞還有春秋、尋常、方圓、寒暄、出入等等。

那麼,在現代漢語中是否還有這樣的轉義複詞呢?應該說是有的!


在現代漢語的詞彙劃分中,從構詞法的角度把詞彙一般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再由合成詞劃分出複合詞,而複合詞的定義一般是由詞根和詞根構成的詞。在複合詞中,根據詞根和詞根組合的方式,一般又可分出聯合式、偏正式、述賓式、述補式、主謂式、量補式等六個大類。其中聯合式複合詞中的幾類特殊複合詞往往受到較多的關注,比如同義複合詞、反義複合詞以及偏義複合詞。而我們所說的轉義複詞事實上也包含在聯合式複合詞中,但卻很少有人研究!究其原因,這是由轉義複詞在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的不同地位造成的。

在古代漢語中,轉義複詞的定義是較為明确的,其地位是基本上被認可的,然而在現代漢語中我們會發現轉義複詞的定義出現困難,因而在考察詞彙在古漢語中的意義和現代漢語意義的曆時的轉化繼承關系時,很少人單獨抽出轉義複詞作為對象研究,而是放到一個更大或更容易的視角考察,比如考察基本詞或者複合詞,反義複詞和偏義複詞。

其實,在古代漢語中,轉義複詞的定義可以歸納為兩條基本标準

(1)轉義複詞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單音節詞素構成。

(2)轉義複詞的意義不同于兩個構詞詞素中任何一個的意義,也不等于兩個構詞詞素意義的相加,也即詞義出現轉化。

第一條标準排除了隻由一個詞素構成的單音詞還有聯綿詞,也排除了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多音節複合詞,當然這類詞本身在古代漢語中就極少。

第二條标準是最核心的标準,它規定了轉義複詞隻能是意義相對于原來的詞素義有轉化的詞語。如果複合詞的意義相對于原來的詞素義沒有轉化,則不能被認為是轉義複詞,而應該看成是兩個詞的并列或者短語,比如愛憎、安危、悲喜、存亡、得失、剛柔、供需、好惡等等,而像前文所列的消息、春秋、尋常等詞語則可以被認為是較為典型的轉義複詞。

可是這些古代漢語中被認為是典型的轉義複詞,其在現代漢語中往往它們的原意已經不再使用,而它們的引申義和轉化義成為了這個詞的基本意義,那麼,這些詞還能算做現代漢語的轉義複詞嗎?還有在現代漢語中一些詞語,它們也是由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素構成,其詞義相較于原來的詞素義也不同,例如開關、好歹、反正、橫豎、操縱等,這些詞在古代可能隻是表示反義并列的短語,而在現代漢語中它們的意義卻經曆了較大的變化,并且這一變化應該是在近代以來發生的,這不同于那些在古代就已經經曆了意義的轉化并且一直保留其轉化義到現在的轉義複詞,如前文所列出春秋、尋常等詞。

那麼它們算不算轉義複詞?應該說,不論是古代漢語中的典型的轉義複詞,還是現代漢語中新出現轉化意義的由相反相對的單音節詞素構成的詞彙,借鑒古代漢語對轉義複詞的定義,也即前文所述的兩條标準,我們可以認為它們都是轉義複詞。

值得指出的是,轉義複詞和偏義複詞是比較容易發生混淆的,和轉義複詞一樣,偏義複詞也是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素構成,但是它的兩個詞素中有一個意義是不起作用的,僅僅是陪襯,也即是詞義發生偏落的現象。比如妻子、國家、窗戶、人物、睡覺等等。這類詞在現代漢語中大概30個左右。而區分轉義複詞和偏義複詞的關鍵則在于轉義複詞的詞彙義相對于原來的詞素義是經過了轉化的,而偏義複詞的詞彙義仍然保留在它的某一個詞素義中。

但是有些詞可能很難區分,比如“動靜”這個詞,我們一般認為“動靜”是偏指“動”的偏義複詞,但是其實它也是一個轉義複詞,相對于原來僅表示運動和靜止意義的詞素義,這個詞還可以表示情況及消息的意義,例如那邊有點動靜。這些既屬于偏義複詞又可以劃為轉義複詞的詞語還包括長短、燈火、甘苦、好歹、緩急、面目、是非、兄弟、行止等。

二、轉義複詞在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的分布與構成

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前文所論述的古代轉義複詞的标準,定義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并羅列出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而事實上對現代漢語而言,其轉義複詞的标準跟古代漢語是基本一緻的,判斷一個詞是否是轉義複詞最基本的仍然是看它是否由兩個意義相反相對的詞素構成,同時看它的詞彙義相較于原來的詞素意義是否出現轉化。

根據這兩個标準,本文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列出了130個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可以說轉義複詞和偏義複詞一樣應該是一個閉合的類,這裡所列的詞彙雖然不能一一列出現代漢語中全部的轉義複詞,但基本上包含了轉義複詞的絕大部分,這些詞也是較為典型的轉義複詞。

暗淡 标本 彼此 筆墨 裁縫 長短 沉浮 乘除

唱和 出入 尺寸 操縱 遲早 出納 春秋 出沒

雌雄 旦夕 大小 動靜 東西 得失 燈火 多少

反正 風浪 分合 腹背 方圓 夫婦 父母 俯仰

幹支 骨肉 甘苦 剛柔 廣狹 貴賤 綱目 規矩

紅白 好歹 厚薄 緩急 晦明 橫豎 寒暄 黑白

呼吸 呼應 加減 進退 斤兩 江湖 進出 經緯

經濟 開關 開合 口舌 來往 來回 冷暖 離合

留别 裡外 領袖 面目 眉目 明暗 買賣 矛盾

内外 皮毛 輕重 前後 起伏 起落 清濁 親疏

強弱 枯榮 兒女 日夜 收發 上下 始終 升降

生熟 生死 深淺 伸縮 首尾 水火 水陸 疏密

順逆 死活 天地 頭尾 瑕瑜 虛實 聽說 吞吐

萬一 尋常 早晚 左右 手腳 深淺 盈虧 曲直

是非 手足 兄弟 消息 行止 雲雨 炎涼 雅俗

陰陽 幽明 有無 遠近 源流 宇宙 皂白 朝夕

縱橫 漲落

考察以上所列出的轉義複詞,可以發現轉義複詞詞素基本上由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性質的詞素構成。其中,形容詞性詞素的轉義複詞44個;動詞性詞素轉義複詞37個;名詞性詞素轉義複詞43個;其他諸如數量詞尺寸、尋常、萬一等。如下表: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兩個意義相反的字能組成一個煥然一新的詞語)2

由上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轉義複詞詞素構成基本上是由三類詞性的詞構成的,即名詞、動詞、形容詞。這是由于古代漢語的單音節詞在産生之初基本上就是這三類詞性,而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詞素都是由古代漢語繼承下來的,所以其在構成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古代漢語的影響。

其實,轉義複詞受古代漢語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詞素的構成上,事實上現代漢語中的轉義複詞的轉化引申義多數在古代漢語中就已經完成了轉義轉化,而在現代漢語中新出現轉化義的轉義複詞則相對較少。

對前文說羅列出的轉義複詞做一個統計,從下表可以發現在古代就已經完成轉化引申的複合詞約有113個,占總數的87%;而在近現代新出現轉化義的複合詞隻有17個,僅占總數的13%。這些詞包括标本、裁縫、操縱、出納、反正、進出、開關、矛盾、上下、始終、聽說、萬一、早晚、經濟、橫豎、好歹、死活。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詞有的在古代就已經是轉義複詞了,隻不過在近現代才新出現了轉化的意義。這也進一步說明近現代才出現轉義的轉義複詞相較于從古代漢語繼承的轉義複詞而言是相當少的。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兩個意義相反的字能組成一個煥然一新的詞語)3

三、轉義複詞的轉義類型分析及認知解釋

如果對前文所列出的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進行考察的話,會發現基本上對所有的轉義複詞而言,其意義轉化都經曆了一個大緻相似的過程。用圖示來表示的話,如下圖: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兩個意義相反的字能組成一個煥然一新的詞語)4

如圖所示,所有的轉義複詞在最開始都要經曆經曆一個由短語變詞的過程,也即是要從一個由意義相對或相反的并列式短語變為一個複合詞的過程,這其實是很容易解釋的,古代漢語詞彙是單音節詞占優勢的,而現代漢語詞彙則是多音節雙音節詞占優勢,漢語詞彙經曆了一個由單音節詞占優勢變化為雙音節詞占優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單音節詞由詞變為詞素,再由詞素構成一個新的複合詞,對轉義複詞而言,就是短語變詞的過程。

對轉義複詞而言,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不單單是短語變成了複合詞,原來的意義其實也經曆了一個較大的變化,即原來的短語表示相反或相對的并列意義,變成一個複合詞後,其詞義也會經曆一個轉義過程。

例如,筆墨原指毛筆和墨汁的并列意義,在最初它可以理解成一個短語,《漢書·揚雄傳下》:“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為主人。” 再後來筆墨由一個短語變成了複合詞,這期間它的意義也随之變化為文字、文章或其它詩畫書文作品。漢代王充《論衡·亂龍》:“子駿漢朝智囊,筆墨淵海。”清代袁枚《随園詩話》卷二:“漢魏名人筆墨俱在,淮南王劉安隸書最工,自曹子建以下,稍近鐘王風格。”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兩個意義相反的字能組成一個煥然一新的詞語)5

這裡要指出的是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并非隻是單一的鎖鍊式的,由A到B,再由B到C,這樣的過程,例如筆墨、消息、尋常;它還可以是放射式的,由A到B,由A到C,由A到D,例如寒暄、領袖;甚至可以是兩種方式交叉的,由A到B,由B到C,再由B到D。由于文獻材料的缺乏和難于統計分析,對轉義複詞的曆時變化往往顯得過于散亂而難以描寫,而不少轉義複詞的曆時變化過于複雜,這也加大了研究的難度。但是這并不意味着這樣的轉義變化就是毫無規律可言的,事實上這種意義轉化的過程是可以有理據的,關于這種轉義過程的理據分析,可以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做出闡釋,具體來說這種轉義過程的完成依靠兩種主要方式——隐喻和轉喻!

隐喻和轉喻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兩種重要的認知方式,在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事實上,轉義複詞的引申轉化基本上都能從隐喻和轉喻中找到認知理據。

轉義複詞轉義過程中隐喻方式的使用,主要可以分為結構隐喻和方位隐喻兩類,其關鍵在于兩個概念領域存在着相似的關系,由一個概念領域向另一個相似的概念領域進行投射,形成隐喻關系,這樣也就形成了轉義複詞的一次意義轉化。

相較于隐喻,轉喻也是轉義複詞意義轉化的重要途徑,二者是無所謂孰輕孰重的。在轉義過程中,隐喻和轉喻互為補充,共同構成轉義引申的兩種重要的認知理據,也共同完成了轉義複詞意義轉化的過程。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和轉喻在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中,對轉義複詞的轉義結果是有一定差别的,具體地說,隐喻所導緻的的意義變化多不會引起完成轉義的轉義複詞的詞性變化。而轉義複詞轉義過程中轉喻方式的使用相較于隐喻方式而言,則往往會導緻詞性的變化,由此也導緻了原詞語法功能的變化!

不過,雖然由轉喻所引起的部分轉義複詞的詞性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卻仍然是較為淺層的,仍然是實詞和實詞之間的轉化(由動詞轉為名詞),而有一類詞則走得更遠,它們的詞性變化是由實詞向虛詞過度的,具體的方式是通過語法化的方式,例如,好歹、死活、橫豎等,已經有人詳細讨論過這種詞的轉化過程,不過多是由單個詞入手。而站在轉義複詞的角度則能更清楚地理解這種轉義變化,可以怎麼認為,轉義複詞的轉義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逐步深入的過程,而在這種過程之中,隐喻和轉喻起了最為重要的作用。

具體的過程如前圖所示,首先,在轉義複詞産生之初,它是一個由意義相對或相反的詞素構成的并列式短語,在轉變為轉義複詞後經曆了一個由短語變為複合詞的過程,在由短語變為複合詞的同時,其詞義也經曆了一個引申和轉化,而這種轉化正是通過隐喻和轉喻的認知方式實現的,但是整個過程并未結束,在轉義複詞中有較少的一部分詞繼續沿着這樣一個轉義途徑深入地演化,最終借由語法化的方式完成了由實到虛的轉化,也相應地實現了語法功能的變化。而轉義複詞的這種轉義過程也是符合人類由實到虛、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發展過程的。

形容兩個文字很相似的詞語(兩個意義相反的字能組成一個煥然一新的詞語)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