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說“飯氣攻心”,
說的是自己一吃飽就容易犯困。
這是為什麼?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張北平主任醫師說,這可能是脾胃虛弱!
人在飽食後,脾胃開始工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氣血留注于胃腸,上輸頭目的氣血就會相對不足,頭目失于濡養,故餐後容易出現困倦嗜睡的表現。
張北平表示,其實,脾胃虛弱的人,除了餐後犯困以外,還可能出現平時精神疲倦,做事缺乏活力,大便質稀,大便次數增多,胃口欠佳,飯後早飽,餐後腹部脹滿隐痛等臨床表現。
如果有以上這些症狀,脾胃虛弱怎麼辦?
張北平表示,可通過調整飲食習慣,并适當食用些健脾益胃的食療湯方,進行調養。
調整飲食習慣,具體包括:
1. 吃飯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有助消化,可以減少脾胃的負擔,可幫助逐漸恢複脾胃功能,同時有助于營養的吸收。
2. 忌過飽,少食多餐
進食過度的食物,出現飽脹感,則胃腸消化吸收需要更多的氣血,會加重飽食後犯困症狀。少食多餐,有助于脾胃功能正常運作,減少餐後犯困的情況出現。
3. 飯後百步走
餐後不要久坐,也不要因為犯困而去睡覺。可以選擇飯後緩慢散步,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減輕脾胃運化功能的負擔;
同時,散步也加快了氣血運行,上輸頭目的氣血也會相應增加,減少犯困的出現。
但張北平提醒,飯後不宜劇烈運動,以免引起腸胃不适,出現腹瀉、肚子疼等症狀。
日常食療方猴頭菇清雞湯
猴頭菇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具有暖胃健脾、補血益氣的功效;
雞肉含有豐富氨基酸、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
兩者一起炖煮食用,可改善脾胃虛弱。
山藥炖排骨
山藥具有健脾益胃、補腎益精的功效;
排骨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鈣質、水溶性膳食纖維等物質。
兩者炖湯可以逐步提升脾胃之氣,達到補脾益氣的效果。
小米粥
小米是一種較易被人體消化系統吸收利用的食材,具有健胃消食的特點。
對于脾胃虛弱者,食用小米粥可以通過減輕脾胃運化功能負擔,達到健運脾胃的功效。
文/ 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