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廣州老城區東山口一帶,因為修新的地鐵口,會拆除兩條老街。
其中一條,就是美食雲集的廟前直街。
這個消息着實讓人有些遺憾,畢竟東山口不僅是廣州的網紅地标,于我而言,更是一段難以割舍的回憶。
前幾年剛回來廣州工作的時候,我曾經在東山口租住過一段時間,出門拐個彎,就是廟前直街。
憑着一碗冬陰功貴刁屹立30幾年的澳泰美食、聞着味兒就走不動道的肥佬牛雜,都是我日常打卡的食堂。
若是發了工資,就會去街角低調的成隆行奢侈一把。
來一碗蟹粉拌面,一籠蟹黃湯包,再加一碗清甜的桂花酒釀年糕,吃得滿口鮮香,心滿意足。
成隆行的前身,其實是一家專門賣蟹的特産店,從源頭把控食材品質,所以他們家的蟹菜,品質都相當高。
要說有什麼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他們家的蟹粉湯包,比起我在江南吃到的,還是“矜持”了許多,蟹黃用得比較少,包子皮也偏厚了一點。
記得以前在揚州喝早茶,吃到的蟹粉湯包,那才叫驚豔!
小蒸籠裡穩穩坐着一隻大湯包,端着走兩步一晃蕩,每一下都晃在人心尖上。
燈光下細看,薄而韌的包子皮裡盈盈透出一抹橙黃,好貨都在裡頭呢!
吃這種大湯包,店員一般會給你備上一根吸管,先把一包鮮湯喝掉。
但我總覺得隔着吸管就差了點意思,一般會直接對付它。
輕輕吹散熱氣,在包子邊緣輕咬一個小口,将整隻湯包的精華慢慢地吸溜進嘴裡。
湯汁豐腴鮮甜,每一口都是人民币的味道,滿足!
大湯包吃起來雖然痛快,但舍不得常吃,隻能偶爾解饞。
要是一大家子過蟹秋,我更推薦經濟實惠些的蟹粉鮮肉小籠包。
和大胖墩湯包相比,小籠顯得精緻秀氣得多了。
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再蘸點姜絲醋,麻溜地扔進嘴裡。
吃起來鮮中帶嫩,比蟹粉湯包多了一分肉的彈性,再嚼就是蟹膏的甜韌,不得了。
滋味美,做起來也沒想象中的難。
拆分開來不過就是面皮包着蟹粉、豬肉末、湯凍這三樣,将它們按1:1: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就可以了。
本期菜菜課堂的重點,是爆汁關鍵——湯凍。
講究的店,會煨了雞高湯後再來熬豬肉皮,一套功夫下來得花小半天。
我們家庭做法倒不必如此大動幹戈,拿雞爪和豬皮一起煮就成了,食材很好買,上菜市場就能買到。
剛好上次做烤雞架還剩了點雞骨架,我也一并放進去增加點鮮味。
凝結後的湯凍,攪碎了混進蟹粉鮮肉餡裡,包好上籠一蒸,就會化成一汪鮮湯。
上海生煎包的收口朝下,而小籠的收口則是朝上,面皮一褶褶相疊,最後留一個圓圓的小口。
外頭店家一般會在包子頂的洞口塞上蟹黃,除了方便分辨内餡,也自示自家的蟹粉小籠是真材實料。
瞧着像是迷你火山口奔湧而出的岩漿,頗有些可愛。
關于擀皮和提褶,我的經驗是多練幾次手。
包得不好看也無傷大雅,畢竟包子有肉不在褶,實在不行,幹脆捏成蟹肉爆汁餃子,大家吃得開心就成~
- 蟹粉鮮肉小籠包 -
[ 食材 ]
湯凍:雞爪400g 雞架1付 豬皮100g 香蔥2根 姜片3片 料酒1小勺 清水1.5L
蟹粉鮮肉餡:後腿肉200g 鹽4g 蚝油10g
生抽15g 細砂糖6g 生姜末15g 香蔥水10g
食用油15g 蟹粉200g 雞湯凍200g
小籠包皮(半燙面):中筋面粉250g 開水60g 清水70g
此配方可以制作32-35個小籠包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湯凍
1.起鍋,加入焯過水的雞爪、豬骨,再放入2個蔥結、3片姜、1.5L開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炖40-60分鐘
2.炖煮20分鐘後,将煮爛的雞爪煎碎,能更好地釋放膠質
再加入100g焯水後并切成細條的豬皮,繼續開小火熬制40分鐘
3.熬制好的高湯,撈出雞骨,将豬皮連高湯倒入攪拌機打碎
4.将打碎湯汁過濾回鍋中,小火熬煮3分鐘,邊熬煮邊撇去浮沫,讓雞湯凍更加清澈不腥
熬煮好的雞湯凍倒入密封盒,室溫晾涼後放冷藏凝固
雞湯凍冷藏可保存3-5天,冷凍保存一個月,冷凍過的雞湯凍需再次煮沸,凝固後再使用
5.凝結的豬皮凍,使用前需剁碎或用料理機打碎,越細越好
蟹粉鮮肉餡
1.大碗裡放入200g豬肉末,加入4g鹽、10g蚝油、12g生抽、6g糖、15g生姜末、10g香蔥水,順時針攪拌上勁,再加入15g食用油鎖住調味
香蔥水:香蔥和清水按1:1混合,将香蔥揉出味後浸泡10分鐘,再過濾掉香蔥即可
2.調味好的鮮肉餡、蟹粉和雞湯凍,以1:1:1的重量比混合攪拌均勻,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成團後會更易包餡
如果沒有蟹粉,可以做成鮮肉小籠包,鮮肉和湯凍按1:1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即可
蟹粉鮮肉小籠包
1.揉面盆裡倒入250g中筋面粉,慢慢倒入60g開水調成絮狀,再加入70g清水擠壓成團,揉成一個粗糙的面團,蓋上濕布松弛10分鐘
将松弛好的面團轉移到揉面闆,揉2-3分鐘,可以更輕松揉成光滑面團,再蓋上濕布松弛15分鐘
揉面的步驟可用廚師機替代,揉成光滑面團後蓋上濕布松弛15分鐘
2.松弛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切成10g大小的劑子
3.揉面桌撒粉,先将劑子壓扁,邊轉邊擀,擀成中間厚四邊薄、直徑約8cm的面皮
4.擀好的面皮放在手中,中間填入餡料,提褶包起,褶子至少16折,最後收口
小籠包一般皮8-10g,餡料則填入20-25g,大概是1:2的重量比
若面點新手不太會提褶,隻需簡單收口即可
5.蟹粉湯包:
取200g純蟹粉(蟹肉 蟹膏),加入5g鹽、5g糖、1g胡椒粉、5g生抽、10g姜末、15g蟹油拌勻,再加入200g雞湯凍,攪拌均勻後即可開始包湯包了
此配方可以包2個大湯包,一般是40g的面皮,搭配120-160g的餡料
6.包好的小籠包放入墊了蒸布/油紙的蒸籠裡,放入上汽的蒸鍋蒸12分鐘
如果是大個的蟹粉湯包,蒸制時間需20分鐘
蒸好的蟹粉小籠包,建議搭配姜醋食用,先吸湯汁再蘸姜醋吃肉餡和皮
做好的小籠包可冷凍保存一周,想吃的時候取出,無需解凍,直接蒸熟即可
掀開蓋的那一刻,鮮香熱氣直接撲面而來。
姜絲醋早就預備好了,筷子也忙不叠地往蒸籠裡伸,提溜夾起,小籠忽地下墜,是湯餡在作祟。
來來來,我先忍住嘴,給各位看官們欣賞下這橙黃鮮美的湯汁!
金燦燦的蟹粉也随之而出,蘸點蟹醋一起吃,酸香、鮮香、脂香三香合一,滋味濃郁,吃完了,還唇齒留香。
近年來,拆與建,一直是城市發展中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前陣子成都桂花巷的百年老桂花樹被砍伐的新聞,看得人扼腕歎息;
最近因為重修地鐵口,東山口也變成了熱門話題,工作室不少小可愛都打算再去附近逛吃一番,抓住和它的回憶。
不過,早上剛好看到廣州地鐵發了公告。
說就社會各界的反饋,已經決定不拆署前路上的陳樹人紀念館、越秀圖書館等地标性建築,也算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