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陽光家庭才能出陽光孩子

陽光家庭才能出陽光孩子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3 14:51:25

  當我見到小強時,着實地吃了一驚:瘦瘦高高、目光呆滞,活像一根電線杆。我們面對面沉默良久,我開口與他講話。這個18歲的大男孩竟不敢與我對視,答話也隻是“對”、“不”。小強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個“怪人”。我帶着這樣的疑問向他的老師、同學了解,他們告訴我:“是啊,小強特别怕見人,平時不和人講話,上課也總低着頭,生怕老師會提問他似的,下課總是躲得無影無蹤,或在廁所裡打上課鈴才出來,怪怪的、讓人琢磨不透。”

  這小夥子怎麼了?是什麼原因?這使我産生了興趣。原來,很大程度上是他生活的環境所緻。

  小強的父母都是醫生,在他1歲時父親便出國去了,他再次看到父親的時候,已經是15歲了。那次,父親是回來辦離婚手續的。望着小強一臉冷漠的表情,父親說:你怎麼一點都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樣。從此,小強再不肯見父親一面。小強從出生後,由爺爺奶奶帶到鄉下的老家撫養。爺爺奶奶是那種沒有文化、生活簡單、不愛出門的老人,他們隻是喂飽他,不讓他凍着。小時候,小強也愛纏着老人問這問那,無奈老人見識不多,翻來覆去講的故事就是武松打虎,慢慢地,小強話也越來越少了。

  到了上學的年齡,小強回到媽媽的身邊。媽媽對他的學習抓得很緊,每天除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外,還規定做各種同步課外練習。老師反映小強上課注意力分散、成績差。媽媽聽到這些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每天要為小強出一份數學和語文試卷。小強從上小學起,即使在假期,也沒有玩的時間,當着媽媽的面,總是一副受驚吓的樣子。這種簡單、一相情願的管教,造成小強一方面膽小、孤僻,另一方面,當着媽媽特别是外人的面,特别乖,一副喜歡讀書的樣子。初接觸他的人,都會覺得這孩子聽話、懂事。小強小時候對媽媽的打罵隻是求饒或幹脆不吭氣,上初中後,開始公然對抗媽媽的打罵,每當媽媽打他罵他的時候,他就對打對罵。後來發展到無緣無故朝媽媽亂吼,要麼見東西就摔。近來,每當放學後或雙休日,便找個借口或幹脆不說就躲到外面去。他媽媽提心吊膽、四處找尋,已經毫無辦法,每天隻祈禱小強不要吸毒、不要犯法、不要闖禍,至于他學習成績的好壞,根本沒法考慮。

  小強的種種表現,使我非常擔心,因為這孩子有很嚴重的心理障礙,不治療後果不堪設想。他的姑姑問我,小強會不會得了抑郁症,我說完全有這種可能。抑郁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一般多發生在性格内向的人。當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損害或遭受挫折後,精神宣洩的渠道又被堵塞,容易造成這種心理障礙。小強有如一葉擱淺的小舟,無法順利向前——

  那麼,怎麼幫助他消除心理障礙呢?小強這樣内向、孤獨的孩子,蔭翳長期籠罩着的心靈世界,看似緊緊閉鎖着,似乎在極力拒絕、躲避他人的靠近,其實他最缺的是充滿人文關懷的尊重和理解,最渴望心靈有個安全停靠的港灣,最需要有人傾聽他訴說心中的煩悶、憂郁、委屈,最渴望釋放情感,使精神壓抑從根本上得以解脫。因此,走進他的心靈世界,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是最有效的幫助。遺憾的是,小強并沒有得到這種最有效的幫助。他在最親近的人面前,仍然得不到理解和尊重,依然感受不到溫情和呵護。得到的隻是簡單、粗暴的指令,令人生畏的怪罪。于是,他心靈的大門緊緊關閉了。重新打開,需要花很大的精力,要有豐富情感的注入,才能幫助他找回失去的信心和勇氣。

  痛苦的心靈獨白

  為了打開小強的心結,我開始接近他、關心他,終于有一天,他向我傾吐了他的苦悶、徘徊、怨恨……

  “媽媽動不動就說:若不是她管我,我早成了馬路上的癟三。可我倒希望自己是沒有父母管的孩子,這樣我就有自由了。

  “媽媽幾乎天天唠叨她一個人帶着我如何辛苦,好像應該把氣撒在我身上,天天沒完沒了的發火。人家說婦女50歲是更年期,可是她今年才45歲。爸爸遺棄她不是我的過錯,憑什麼我要做她的出氣筒。

  “媽媽隻知道要我學習、學習,她管我越緊,我就越讨厭學習,可有時又不得不應付她。

  “媽媽總是說:你爸爸不要你了,你還不争口氣,讀不好書,我這麼多年白辛苦了。本來沒有爸爸我就感到低人一等,她再這麼反複說,我受不了這種刺激。

  “媽媽總是抱怨我:你怎麼不像别人家的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這麼差的成績你還有臉見人嗎?成績不好我也很難過。我在心裡拼命地求她别說了,可是她還是說個不休。我感到隻有離開媽媽,才能松口氣。

  “媽媽把她離婚後不嫁人說成是為我做的犧牲,她隻顧自己宣洩,每天有倒不完的苦水。

  “每次我拿回考卷叫她簽字,她就歇斯底裡地大聲呵斥,她難道不知道,我也是人,我也有自尊心嗎?

  “盡管媽媽在生活上對我百般照顧,我卻一點也不感到溫暖。

  “媽媽整天把我關在家裡,這不準、那不準,不讓我踢球,連看會兒電視、玩會兒電腦都不讓,我都快被她逼瘋了。

  $SplitPage$

  “從小到大,媽媽總是對我說:你一定要、必須要、不準之類的話,像夢魇般驅趕不掉,我郁悶得要窒息了。隻有當媽媽不在的時候,我才像逃出籠中的小鳥。

  “有時候我想跟媽媽說心裡話,剛鼓起勇氣,卻被媽媽陰沉沉的臉打消了。”

  小強的母親錯過了和孩子溝通的大好時機,使孩子想敞開的心扉又關閉了。這個一直處于緊張、焦慮中的孩子,心裡是一片空虛和寂寞的陰影,再加上家裡令人窒息的空氣,學習上的失敗感,于是他的性格越變越内向,精神壓抑越來越嚴重。這樣的孩子如果交上壞朋友,就很容易走上歧途。我暗自慶幸小強還沒走到這一步。經過多次交往,我終于取得小強的信任,我發現小強很喜歡打籃球,便送了一個籃球給他,他高興地笑了。在球場上我看到了小強被壓抑得太深、太久的天性出現了青春期的朝氣和活力,我的眼眶不由得濕潤了。

  小強的故事是有一定典型意義的,從中我們可領悟到,長期生活在孤獨中的媽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情緒失控,正是情感智力存在問題的表現,也是許多家庭悲劇産生的原因。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強,幼年時候,缺乏父母親情的滋養、科學的早期教育,他面對的是封閉的生活環境,其結果便使小強與同齡孩子相比,在情感、個性、智力方面皆有缺損。和媽媽同住後,由于母親遭遇生活變故之後,性格扭曲,不能以樂觀、積極的處世态度和生活方式來面對人生,把自己的心理陰影帶給孩子,一味按自己的期望去塑造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她雖關注孩子的成績,卻不懂得還要關注伴随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動态,使孩子的天性漸漸泯滅,出現逆反行為,與大人的期望相悖。當她發現孩子厭倦學習、性格乖戾、不服管教時,又心急如焚、痛苦萬分、束手無策。由此可見,要改變這種現象,決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首先必須為小強營造一個溫馨、寬松的家庭環境,才有希望使小強扭曲的心靈回到正常發展的狀态。

  陽光家庭才能成才陽光孩子

  當我把小強向我傾吐的内容告訴他媽媽時,她震撼了。“我沒日沒夜地為他操心,為了他,我什麼苦沒吃過?現在反倒成了罪狀。”小強媽媽在我面前淚雨滂沱。這個長期處于郁悶中的女人,臉上有着和年齡不相稱的紋路,大而無神的眼睛,依稀殘存着年輕時的風韻。我理解她的苦衷,這個不幸的女人起先全力支持丈夫,獨自承擔起撫養孩子的責任,被丈夫抛棄後,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當心裡煩悶的時候,特别是孩子讓她失望時,她隻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可沒有想到,無休止的抱怨,形成惡性循環,事情變得越來越糟。我鄭重地對小強的媽媽說,你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生活在陰雲籠罩中;另一條路是和昨天告别,走出陰霾世界,讓心理充滿陽光。選擇前者,勢必會徹底毀掉這個家,毀了自己,更毀了小強;當然,選擇後者,意味着要咬緊牙關,走出心靈的沼澤地,塑造自己具有堅強、開朗的個性。如果你是一個具有堅強心靈的人,你就會把失去看作一種擁有,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打擊或坎坷,都會平靜地理性地去面對,那就沒有不可驅散的陰影。

  在引導她傾吐内心苦悶之後,我用認知治療,使她接受積極的人生态度。小強的心理不可能在短期内健康起來,作為母親,一定要知道: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大人選擇了抱怨,兒子就容易自暴自棄。明白了這一點,我相信小強的媽媽不會拒絕陽光,家裡也會射進陽光,小強也一定會成為一個陽光男孩。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

  天下望子成龍的父母,除了抱怨孩子不争氣以外,是否也應該經常自問:你是否清楚孩子的自身條件?你是否了解孩子每個階段成長中的心理特點?你是否給予孩子所需要的關懷與尊重?别以為孩子有時和大人對抗時毫不示弱,其實,他們的心像一個蛋殼,表面看來個性極強,但内心十分脆弱,不經意地一碰,就會碎裂。時光不會倒流,我提醒那些依然處于迷茫中的家長:不要盲目地提高期望值,讓一個脆弱的心靈去背負精神重擔,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那才是光明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