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第一次接觸摩托車時,就會出現,這也搞不明白,那也看不懂,尤其是在一些大神級别車友的描述下,會讓我們越來越迷糊。
但事實上摩托車的組成結構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尤其看了本文内容你就會發現,這個由上萬個零件組成的機動車,其實也是蠻好理解的,可能還會有一種拆開想看一看的沖動。
一,靜态首先,摩托車從基礎組成結構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它們分别是發動機,車架,附件。
1.發動機,其中發動機是集成率最高的一個總成,它内部主要由内燃機和變速箱組成。
而内燃機根據散熱形式以及缸體布局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很多種,但萬變不離其宗,這一闆塊無非就是一個壓縮,配氣,傳輸的工作分配。而變速箱相對其實會更為簡單主要是由變速齒輪和離合器組成的。
當然對摩托車發動機進一步細分的話,還會有一些額外的零部件,比如機油泵,平衡軸,啟動裝置,散熱系統,發電機等等。
2.車架,車架主要包括基礎框架和行走機構,在現如今的大多數摩托車上它不存在更多的電氣化輔助裝置,基本上都是一些材料各不相同的硬件。
例如,一體成型或者編織式的各類車架,不同形式和規格的減震器,刹車套件,以及輪毂,輪胎和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的轉向系統。
3.附件,附件在整個摩托車中屬于一個雜項,它會涉及方方面面,除了一些我們比較容易看到的外觀件以外,一些電氣原件,線束,儀表,燈泡,以及輔助設計都可以包括在這個項目中。
二.動态如果我們把摩托車進行工作狀态的結構分類,其實也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個部分,它們分别是動力總成,操控總成,電氣化系統。
1.動力總成,負責産生動力并進行傳輸。它主要由供油系統,内燃機,變速箱,傳動組成。其中發動機和供油系統負責産生動力,變速箱負責強化動力,并起到二級傳輸的作用,而傳動系統工作模式相對比較單一,隻負責終端的動力輸出。
2.操控總成,這裡所謂的總成是對于各類操作部件的一種整合叫法,并且它們隻有在駕駛人員的合理操作下,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例如何時加油,換擋,何時刹車,降速,何時轉向,掉頭,都是操控人員說了算,在沒有電氣化輔助系統介入的前提下,它們沒有自我思考和應對的能力,換言之操控總成其實就是車架上衍生出來的一些功能。
3.電氣化系統,這套系統既是硬件方面的又是軟件層面的,我們既能看得見,摸得着,又無法直觀感受它們的存在。比如車輛啟動就會供油,發電,點火,并且燈光及一些輔助配置都會處于待工狀态(ABS,TCS),儀表也會顯示車輛實時情況。
但我們能夠直觀感受到的隻有儀表的數值,而發電機,供油系統的工作,點火時間和強度的變化,以及ABS等的監測我們根本是感覺不到的,尤其對于新型車型而言,我們的騎行過程是多個系統協同合作後的效果。
通過以上的介紹,你還會認為摩托車的組成結構複雜嗎?
前半部分将會幫助我們對摩托車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而後半部分則會進入動态層面的認知,所以不要把摩托車想得太複雜,它其實就是在自行車上裝了一台發動機,隻不過它的整合能力會比較強,精細化程度會比較高。
這也是為什麼本來就非常簡單的一個“物件”,真正到量産狀态和使用階段時,别人能玩得爐火純青,而我們卻隻能是一知半解,達不到更高水平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們了解清楚的同時,也不能過于地小看這個很有樂趣的工具和玩具,還是要心存畏懼合理使用,安全騎行。
我是《騎士分享》摩圈一菜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