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的大山之中,生活着大量的我國第四大少數民族——苗族同胞,他們在漫長的曆史中,從中原慢慢遷徙進我國西南地區的大山之中,他們至今仍較為完整的傳承着屬于自己民族的服飾、建築、節慶、習俗,所以我們到貴州旅行時,總能看到成片的苗族村寨,看到大量身着盛裝的苗族兒女,看到他們跳着歡快的民族舞蹈。
苗族,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一個頑強而偉大的民族,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屬于自己的文字,他們的文化一般都通過歌謠進行傳承,所以他們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從小會說話就開始學習唱歌,會走路便開始學習跳舞,唱歌跳舞在其它地方講究開賦,但在苗族卻已經根植于他們的生命之中,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說舞蹈是苗家人的生命,那麼蘆笙便是他們的靈魂,因為幾乎所有的苗族舞蹈都離不開蘆笙的伴奏(好像隻有少數古歌似乎不需要伴奏),所有的舞蹈都要踩着蘆笙的節奏,倘若沒了蘆笙的伴奏,舞蹈便沒了靈魂,大家可能也跳不整齊,跳不出那種感覺。
蘆笙是苗族傳統的簧管樂器,是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征,苗族蘆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詞、曲、舞三者融為一體,保持了苗族曆史文化藝術的原始性、古樸性。看到蘆笙的形狀,估計大家腦海中會聯想到古代的一個典故——濫竽充數,您還别說,苗族的蘆笙跟古代的竽确實有一定的“血緣”關系,竽可以稱得上是蘆笙的先祖,因為蘆笙起源于中原,後來才傳入少數民族地區。
在貴州黔東南的雷山縣,我們看到很多苗族男子都會蘆笙,上到八九十歲的老爺子,下到剛會走路的孩童,他們都能熟練的吹奏蘆笙。關于蘆笙的由來,當地的朋友說他們家鄉還流傳着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在古時候,人們制作蘆笙是為了把年趕走(類似于漢族的放鞭炮),蘆笙做得越響,年就越害怕。趕走了年,村民才能安康,莊稼才能豐收。老人說響的蘆笙可以把村子裡一切不如意的随風吹走,換取村民來年的健康幸福與莊稼的大豐收!
在雷山縣的朗德苗寨,我們看到參與演出的演員(全是寨子裡的村民)中有一些年齡很小的孩童(如上圖),看上去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但是卻吹得像模像樣的,不愧是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民族。
除了年齡小的兒童,大家再看看上圖的老爺子,白須飄飄,仙風道骨,看上去已年過八旬,依然能吹動高達五米的蘆笙之王,像他這樣的年紀,在城裡早就退休頤養天年了,但在苗寨中卻每天還要參與蘆笙的演奏,而且一天要演兩場,這要不是真愛,誰還會如此這般?
再看看上圖,一排看過去,十來位苗族老爺子,哪一個不是年逾花甲,甚至古稀之年,不僅跟着年輕人一起參與演出,而且還手持那麼大的蘆笙邊跳邊吹,這要是在城裡,吹了一輩子的蘆笙,每一位都是資深的老藝術家了。
有的可能會說,會不會隻是做做樣子?然而如果你在現場看了他們的表演可就不會這麼認為了,人多或許有人濫竽充數,但人少的時候怎麼做得到呢?看看上圖的老爺爺,脖子上青筋暴起,腮幫鼓鼓的,顯然已經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表演之中,享受着吹奏蘆笙帶來的樂趣。
翻開曆史的書卷,蘆笙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而廣泛用于民間則可以追溯到唐朝,當時貴州的少數民族人民開始制作蘆笙,并湧現了不少的優秀蘆笙吹奏家。南宋範成大《桂海虞衡志》:“盧沙瑤人樂,狀類蕭,縱八管、橫一管貫之”。明代錢古訓《百夷傳》:“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幹為宴”。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載雲南滇中苗族“每歲孟春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并肩舞蹈,終日不倦”。到了清代,文人陸次雲在其所撰的《峒溪纖志》一書中寫到:“(男)執蘆笙。笙六管,長二尺。……笙節參差吹且歌,手則翔矣,足則揚矣,睐轉肢回,旋神蕩矣。初則欲接還離,少則酣飛暢舞,交馳迅逐矣。”
在朗德苗寨,我們看完演出後特地找到一位參與蘆笙演奏的阿哥,向他請教關于蘆笙的問題,他說他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一般半年後就能非常熟練的演奏。然後蘆笙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長,他說對于他們而言蘆笙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樂器,還是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過蘆笙能使豆蔻年華的青年,互相了解,産生愛慕,繼而結為伉俪。如果蘆笙都吹不好,是很可能找不到對象的,所以,蘆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聖的,珍貴的,離不開的。
經過短暫的溝通,渝帆提了請他簡單的教我幾個音符,讓我試試看能不能學會,于是這位阿哥還真的耐心的教了起來,首先他教我雙手怎麼握,每一個手指該放哪一個位置,吹什麼音符,應該松開哪個手指,聽起來似乎挺簡單的,但做起來卻并不容易,就如同我們以前開始學習五筆輸入法一樣,先要背字根,然後知道每一根手指頭要負責的按鍵,然後再根據不同的字符去敲擊相應的按鍵,練習多了,方才熟能生巧,形成條件反射,看到文字或想到音符便能第一時間做出相應的反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