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村裡建起了箬葉加工廠,箬葉收購價每斤4.2元,每斤明顯比去年高了1元多。村民多的一天能采100斤,少的一天也能采到60斤,而且全部是當場付錢。到現在僅采箬葉我就賺了5000多元了。”在福建省光澤縣寨裡鎮太銀村箬葉加工廠邊上,剛稱完箬葉的關下組村民雷啟土說。
俗話說:靠山吃山,地處大山深處的太銀村,早年靠着人均20多畝毛竹山,家家過上富足的日子。因為有竹山的活幹,有竹山的錢賺,村民很少外出打工,太銀村也成為全縣基本無外出打工、無留守老人、無留守婦女、無留守兒童的“四無”村。
近年來雖然毛竹價格不斷回落,但太銀人靠着村黨支部書記吳禮财牽頭成立了“高海拔蔬菜産銷專業合作社”,種植300多畝紅芽芋,以及竹荪、木耳、茭白等經濟作物,去年合作社收入160多萬元。105個村民以田、以資、以勞入股合作社,既賺取勞務工資,又參與合作社分紅,人均增收1.5萬元。正因為有了接替竹産業的其它産業,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毛竹價格再次走低,但太銀村民的收入并未受太大的影響。
多産業齊頭并進,讓太銀人規避了單一産業發展帶來的風險,也讓太銀人體會到不同産業協同發展重要性,于是,今年他們又将目光盯上了遍布毛竹山上的野生箬葉。太銀村有2萬多畝竹山,山内長有大量的箬葉。近幾年,箬葉價格一路走高,可村裡沒有收購加工廠,往年村民采收的箬葉都要送到幾公裡外的鄰村收購點去,不但浪費時間,收購價格還得受制于人。
今年,村兩委班子決定在村裡集資成立箬葉收購加工廠,129戶村民,每戶入股1萬元。“讓129戶村民入股,并不是我們缺少資金,而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讓大家共同分享生态資源帶來的紅利。”吳禮财說。加工廠現在已收購鮮箬葉90萬斤,每2.3斤的新鮮箬葉可制成1斤幹葉,市場售價每斤12.5元,目前已銷售幹葉2萬多斤,獲利30多萬元。
除了箬葉加工廠,今年太銀村還投資成立了鮮筍壓榨廠,按1元1斤的價格向村民收購新鮮春筍,之後通過專業設備壓榨曬幹後制成明筍幹。目前,廠裡已加工筍幹9000多斤,按去年市場行情,每斤36元,産值可達30多萬元。“往年春筍除部分長成毛竹外,其餘的隻能爛在山上,有了這個加工廠,春筍破土時,村民每天可挖春筍300多斤,僅此一項,不少村民就增收4000多元。”吳禮财說,“同時村裡拿出25萬元入股該廠,按1分利息獲取固定分紅,也能為村财增加一筆收入。”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
來源:寨裡鎮人民政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