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效學方面,即胎兒對藥物的反應,與新生兒和兒童并無很大差異,但藥代學方面有其特殊點:
(1)大多數藥物經胎盤轉運進入胎兒體内:
(2)胎兒肝、腦等相對較大,血流多,6O%血流進入肝髒,所以肝内藥物分布較多,肝髒代謝能力很低,胎兒的藥物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能力缺乏,故某些通過肝髒結合而解毒的藥物易中毒。胎兒血腦屏障功能較差,藥物易進入其中樞神經系統而受影響。胎兒血漿蛋白較母體低,可使自由型藥物增多。
(3)胎兒腎排洩藥物的功能甚差而造成胎兒體内藥物積累。因此,藥物可以影響胎兒大腦、神經系統、外生殖器官的發育。孕婦在懷孕最後一周時用藥應特别注意,因為某些藥物對胎兒在分娩時會産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而且胎兒成為新生嬰兒時,必須完全承擔藥物代謝和消除的負擔。但此時嬰兒不完善的代謝系統還不能迅速而有效地處理和消除藥物,所以藥物可在嬰兒體内積累并産生藥物過量的表現。早産兒代謝作用更不成熟,危險性就會成正比地增加。
在妊娠中晚期應用下列藥物對胎兒有很大危險:
口服抗凝藥--可使宮内出血、死胎及流産;抗甲狀腺藥物--可使胎兒甲狀腺腫脹,甚至可引起新生兒窒息;利血平和心得安--可使胎兒心動過緩,甚至在産後或産時發生新生兒循環障礙;鍊黴素等氨基甙類抗生素--可損害胎兒第八對顱神經;異煙肼--可發生新生兒腦病;四環素--可影響胎兒骨骼和牙龈發育;嗎啡成瘾性鎮痛藥--可使胎兒成瘾。
此外,酚、孕酮、蛋白同化激素、口服降糖藥物、雄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妊娠後期引起子宮收縮可緻流産的藥物如麥角堿類、瀉藥、奎甯、奎尼丁等都不宜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